英汉亲属称谓差异跨文化对比
2015-03-01舒柳
文/舒柳
英汉亲属称谓差异跨文化对比
文/舒柳
世界上不同社会的血缘关系在客观上是一样的,但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于反映这种血亲关系的亲属称呼却是不尽相同的。本文希望能通过对英汉两种不同语言背景下的亲属称谓的对比,探究其背后文化的差异,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亲属称谓;英汉;文化;比较
何为称谓?《现代汉语词典》中将称谓定义为“人们由于亲属和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例如:父亲、师傅、老师等。”由此可以看出,称谓是针对人而言的,具有社会性。事实上,人类文明产生之后,由于交际的需要,称谓应运而生,称谓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关系的一种符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正因如此,称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在称谓的背后,往往凝聚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渊源与风俗习惯。
大多数的学者在文献中将称谓大致分为社会称谓和亲属称谓两种,社会称谓一般用于交际性场合,而亲属称谓一般用于有亲属关系的人之间,是家庭团体之中的内部称呼,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亲属称谓。亲属称谓是指对血亲、姻亲的称呼,或是具有血亲关系、姻亲关系的互称。世界上不同社会的血缘关系在客观上是一样的,但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于反映这种血亲关系的亲属称呼却是不尽相同的。本文希望能通过对英汉两种不同语言背景下的亲属称谓的对比,探究其背后文化的差异,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一、英汉亲属称谓上的差异
1、长幼尊卑的差异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处于对生产力的要求,所以传统中国一向提倡家族聚居,所以,三代甚至是四代同堂一点也不稀奇。在如此复杂的家庭背景之下,势必会衍生同样纷繁复杂的亲属称谓。如图一所示,在汉语血亲关系的亲属称谓中,长幼秩序是区分得非常明显的,例如“伯父、叔父”专门表示父亲的兄长和弟弟。在古时,对于兄弟的区分更为繁复,有“伯仲叔季”之别,《史记·管蔡世家》中记载:“武王同母兄弟十人,……其长子曰伯邑考,次子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冉季最少。”虽然除了大哥二哥以及最小的兄弟之外均称为叔,但是长幼的秩序还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英语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长幼是没有十分明显的区分的,例如“sister”通指姐姐和妹妹,而没有长幼的区别,只有性别的差异,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英语多以名字直接称呼而不用专门的称谓。
在汉语中,称谓语在作为词语使用的时候,它的结构特点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定是先主后次,先尊后卑,先长后幼,例如:祖孙,父子,婆媳等。而在英语中,往往用名字或者昵称,晚辈对于长辈也可以直呼其名,例如男子对于他的岳父就可以直呼其名,这并非不礼貌,反而可以体现出他们之间的关系融洽。反观之在汉语中,恐怕没有多少人敢直呼“泰山”的大名。
2、父系母系的差异
结合表一与表二观之,汉语的亲属称谓,对于父系和母系的称谓有非常明显的区别。例如:称父亲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为“堂兄弟或堂姐妹”;而称母亲兄弟姐妹的子女为“表兄弟或表姐妹”。“表,外也”,在中国,由于女子终究会出嫁从夫,所以就成了“外人”因此亲戚也就是外戚。在此处,“堂表”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还在于姓氏是否相同,通常“表兄弟”之间,姓氏几乎都是不相同的。并且在称呼的数量上,父系的称呼要明显多于母系称呼,父系会有“伯仲”之分,而母系的称呼则统称为“舅舅”,由此可见汉语的称谓是重性别分内外的。而在英语中,则没有这样的差别,男方与女方的亲属称谓都是一样的。例如在汉语中如此清晰的“堂表”关系,在英语中就直接用“cousin”一词来代替,甚至连性别的区分也没有。
3、细称与泛化
综合图一与图二,在汉语的亲属称谓中,不管是血亲关系还是姻亲关系,所有的称呼都是单一而不重复的;而在英语之中,这种称呼是非常泛化的,例如在姻亲称谓中,没有“岳父岳母公公婆婆”的差别,而是直接用“father-in-law和mother-in-law”来表示,有极强的通用性。虽然这种称呼不详尽,但是由于在英语的口语中经常直呼其名,所以称谓也并不觉得不清楚或者是不够用。
图一:血亲关系
女性:(夫妻中的女方)(祖辈)外祖父外祖母舅祖父(舅公)姨祖母(姨婆)GrandfatherGrandmotherGranduncleGrandaunt(父辈)父亲母亲舅父(舅舅)姨母(姨妈)FatherMotherUncleAunt(平辈)哥、弟姐、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BrotherSisterCousin(晚辈)内侄姨甥内侄女姨甥女NephewNiece
图二:姻亲关系
二、英汉亲属称谓差异形成的文化因素
1、历史文化: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
在漫长的五千年文明中,中国经历了将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封建的等级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汉语的亲属称谓词特别强调男女有别,宗族有别,这种尊卑的观念与封建社会崇尚宗法等级是分不开的。中国的宗法制度即血缘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维护世袭的统治秩序的一种方式,它强调“三纲”“五常”“人伦十义”,因此也就导致了嫡庶有别、男尊女卑的现象。《红楼梦》中王熙凤初见黛玉时说过一番值得玩味的话“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一个嫡亲的孙女儿,怨不得老祖宗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寥寥几句话,却充分展示出了中国古代的嫡庶的亲疏之分。而对于男女之别,在古代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女子从小就被教导“三从四德”,男子则是一家之主,掌管“生杀”大权。男子的宗亲称谓“内亲”,而女子的亲属则称为“外戚”,《礼记·大传》云“同姓从宗,合族属,异姓主名治际会,名著而男女有别。”虽然经过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这样的宗法等级观念已经淡泊许多,在中国的现代社会并不会再有这么多的“条条框框”,但是思想仍旧是具有延续性的,反映在亲属的称谓之上就是重视区别内亲和外戚,并且有着严格的等级秩序,不可逾越。
而在西方国家,以英美为例,它们也曾经历过奴隶时期与封建时期,也曾等级制度严明,但是由于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的猛烈冲击,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美国的《独立宣言》中曾写道“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Liberty,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这种追求平等的观念反映在亲属称谓之上就是长辈与晚辈之间,男女之间地位平等,他们大都愿意以朋友的姿态平等相处。西方国家并非是重“尊卑”,而是重“尊重”,虽然他们以姓名相称,但是这是一种平等的姿态,正如他们的序言中宣告的“人生而平等”。
2、社会文化:孝悌观念的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由于家国同构,国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家庭的放大,所以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家伦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家庭伦理的放大,社会在某种层面上是讲究“人治”而非“法制”。那么,这就需要道德观念的约束,而“孝悌”观念对中国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孝经》曾云“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梯,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从古至今,国人一直认为孝悌之道乃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是人民必须要遵循的天然品行。《易传》也曾说过“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又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君臣然后礼义有所措。”对父母的恩带是每一个中国人自幼便知道的常识,这是一种道德的规范,是一种社会文化的深层次影响。作为社会关系在某一层面的反应的亲属称谓来说,有这样的长幼之分,辈分之别也就理所应当了。这实质上是反映了中国人的治国思想,以德治国,自然顺理,天下太平。
西方国家并非缺少我们推崇的孝悌之义,只是见仁见智地将这种“义”一并转换成了“love”,父母之爱、兄弟之爱,这种爱是受尊重的,是平等的,当然也是无私的。所以,直呼其名非但不是表示贬低,反而是一种亲昵的体现。
3、地理文化的影响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东边是难于逾越的太平洋,西南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喜马拉雅山,西北是一片大沙漠,中国在某种程度上是与外界隔绝的,但是这里的气候宜人,有大片可供耕种的土地,因此,中国因地域的限制而形成了农耕的文化。农耕文化是小家庭自给自足的,它需要大量的生产地,也就造成了一个家族或者是一个部落聚居的情况。这样庞大而又繁杂的家族,它的亲属称谓一定是繁琐而又细致的,所以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中国亲属称谓的多样化。
而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例,虽然面积辽阔,但是适合耕耘的土地实在是少之又少,而且四面环海,这也就养成了西方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传统,这样很容易就凸显人在改造自然中的积极作用,强调人的作用,这也是也是西方人本观念如此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大都地广人稀,很少以家族的方式聚居在一起,通常的观念是子女成年之后理应离开父母寻求自我的发展,由于聚少离多的基本现状,因此旁系血缘的关系会相对淡薄,因此笔者大胆的推测这也是导致英语称谓泛化的原因之一。
三、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而称谓语作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下的风俗习惯和礼仪规范。汉英的称谓体系产生于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它们差异甚为明显,也相当极端,西方人觉得中国人繁琐扭捏,中国人觉得西方人野蛮粗俗,我们无法评议哪一种称谓体系更为科学或者说更为合理,因为这都是不同的文化所带来的差异。称谓语仅仅只是文化投射的一个小小的方面,但是知微见著总能帮助我们在未来的跨文化交际中大放异彩。
[1]骆明弟.《汉语亲属称谓之文化性初探》.贵州文史丛刊.2008.4
[2]李存安.《英汉亲属称谓差异中的文化底蕴》.宜春学院学报.2009.12.第31卷
[3]缪冬生.《中西亲属称谓比较》.考试周刊·文学语言学研究.2009.第40期(下卷)
[4]舒大刚.《至德要道-儒家孝悌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6.1
舒柳(1992-),女,汉族,重庆市合川人,硕士研究生,单位:四川大学研究生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