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分析综述

2015-02-28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事务管理事务高校学生

王 军



中西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分析综述

王 军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7)

目前来看,西方研究者以“服务”为核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理论依据,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实用的管理模式。国内高校学生管理研究尚未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认识,但是引入西方研究理论,构建服务型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学生管理走向的一种共识。本文以期能够为高校学生管理理论与实务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高校学生管理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学生管理;中西比较;研究综述

一、西方国家学生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综述

西方国家学生管理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发展完善形成两种特色鲜明的模式。美国模式被称为学生事务管理,是以学校为主导的管理模式,范畴与我国学生管理概念相类似。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的研究起步最早、成果最集中、成果最突出,是世界各国,尤其是我国重点学习借鉴的管理模式。法国模式是将学生管理剥离出去,学校只负责课堂教育,其他事务由社会机构承担,由此形成独特的模式。

(一)美国高校学生管理研究综述

美国学生管理,通常被称为“学生事务”或是“学生服务”。其性质与内容对应于我国的学生管理。

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是一种典型的高校主导的学生管理模式,这种主导性体现在学生管理的专业性和规范化。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实行的是典型的分权制体制,是集权的、高效的垂直管理模式,地位超然,一般来说会设置一名主管副校长,全权负责学生事务。并且设立学生事务部作为专门机构,专门对专制副校长负责,一方面,是作为高校的正式行政部门,另一方面,就是负责学生各项事务的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模式呈现出一种上下连贯、主次分明、各司其责、协调顺畅的特点,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管理的效率。

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作用,通过学生的广泛参与,确保了学生管理各项事务的公平性。各种非赢利性的学生组织积极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决策还是管理,处处都体现着学生的利益和意志。并且非赢利性的学生组织可以很顺畅的与主管学生事务的副校长以及学生事务部进行交流,确保意见的表达。

通过专业性和规范化,美国高校充分将院校的主导作用展示清晰。美国全国性的教育组织对院校的学生事务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并制定了一套指导性的文件,作为基本的学生事务规范,各个院校也针对自身情况,制定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生事务管理规定。而且各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也都是具有专业的学生事务背景的研究生,特别是行政管理学方面的专家。另外美国高校非常重视“一对一”服务,注重保护学生个体的基本权益,通过设置多种多样的服务咨询机构,吸引学生以各种形式沟通,充分发挥专业指导的特性。

(二)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学生管理研究综述

法国、德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的高校基本不承担非学术性事务的管理,学生事务主要依靠社会机构来完成。以法国为例,高校学生管理的最大特点就是社会化运营。这一点与美国大相径庭,法国认为高校就应该专注于学术研究,其他的工作应予以剥离,交给社会化的其他机构负责,高校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设置一个专门办公室,专司负责与社会化机构进行协调。

法国的社会化机构包含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地区大学事务中心”,是各个地区的大学生事务领导机构,简称为库斯;第二个层次是“大学事务中心”,是法国教育部直属的,领导各库斯的、带有强烈企业色彩的、自治性组织,简称克努斯。

克努斯和库斯构成了整个法国高校学生管理的组织架构。克努斯更多时候以一个研究和指导者的身份出现,一方面是研究大学生需求,另一方面是检查各库斯的工作,管理相关的财务。其本身是不介入学生事务的。库斯主要负责对学生的服务,包括奖助学金、住宿、文化和社保等学生事务,接受政府补贴。克努斯和库斯共同接受法国教育部的监督。

法国的克努斯和库斯充分体现了高效率,通过社会化提供服务,确保了服务的质量高。并且避免了机构重复设置,以及机构功能重合紊乱的状况,工作规范有效。

二、国内高校学生管理研究综述

伴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管理的内容、模式、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吸引了大批研究人员和学生管理工作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大量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的观点被引入学生管理领域,开拓了学生管理的研究视野。

(一)高校学生管理概念研究

学术界和学生工作领域一般不使用与“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相对应的“学生工作管理”,而是笼统地用“学生管理”或 “学生工作”来表示我国高校学生事务及其管理。我国研究人员和学生管理人员在实际研究中,时常把学生管理和学生事务、学生事务管理、学生工作作为同义词使用。如胡志宏就认为,学生工作是指那些直接作用于学生,由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养成、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心理、性格素质和指导学生正确地行为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学生事务和学生事务管理的提法源于欧美,20世纪90年代后期逐步被我国教育界认知和接受,国内研究人员对此也有研究,有学者认为,学生事务指的是学生非学术性活动或课外活动,学生事务工作指的是学生课外的一切活动及其管理。有学者综合中美两国的不同情况,并充分考虑我国学生工作的特征,将学生事务管理的概念界定为:高等学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活动。同时,还认为学生管理从广义来讲,其概念的基本含义是与学生工作、学生事务管理一致的。基于此,可以认为高校学生管理,是指高校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为了实现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法规,科学地,有计划地组织、协调、指挥学校内部的各种财、物、时间、信息等因素,规范学生学习、思想、生活、行为的活动,是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在校阶段的管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德育管理)、学习、学籍管理(智育管理)、生活、行为管理、组织管理以及课外活动管理等。

(二)高校学生管理目标的研究现状

有学者认为,我国当代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总目标应该是:端正教育思想,加速管理改革,实现学生管理的科学化,为培养和造就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能独立思考、有献身精神、有开拓思想、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创造最优化的成才环境和成才条件。具体内涵包括要用改革推动大学生管理工作,实行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的一体化,实行“全员管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等。另外一种主流的观点认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就是与教学活动等其他活动一起,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还有学者认为,高校学生管理的任务,首先是贯彻和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其次是通过管理,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再次是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高校学生管理研究新视角研究现状

高校管理中大量运用了管理学的理论。例如,在管理架构上,就采用了典型的职能制结构;在管理的方法上,大量使用了法约尔的管理的五项职能14条管理原则的内容;重视环境因素对学生管理的影响,倡导环境育人。这些管理学理论,基本架构了当前高校的学生管理的脉络。例如,为了满足社会、家长、学生的需求,高校根据事务分类设置机构,有相当多的高校单独设置招生就业处,来单独负责招生和就业方面的事务,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社会科学部、学生资助办等等部门都负责具体的事务,形成了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

而且由于政府的投入不足,大量引入了多方力量办学,为了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高校普遍引入了契约理论、质量管理和办学效益的相关理论。有学者认为,高校收取了高额的学费,从法律意义上,已经构筑起了“契约”关系,按照契约精神,学生除了义务之外,还享受有法律规定的合法权益;还有学者认为,学生是高校这一公共组织的“顾客”,有权对学生管理提出更多的要求。高校不再是高高在上、“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学生不仅是在“接受教育”,也是享受教育公共服务的“顾客”,高校内设机构在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过程中,要根据顾客的需要,组织提供服务,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客户,保证顾客满意。并且,为了保证就业率,高校还引入了“质量管理”,通过ISO国际认证,确保“产品”(毕业生)的质量,以赢得就业市场的肯定和接受。例如,广西机电职业学院构建校园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企业 ISO9000 标准与教育领域的有效对接。

这些理论,大大促进了高校学生管理的发展,拓展了学生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无法妥善解决的问题,近年,针对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问题并存的现状,有不少研究者开始反思高校注重管理,在以人为本和职业素质教育方面的缺失。教育部范唯处长明确表示:“如果问学校的产品是什么?十有八九的回答是:学生。而我的观点是:学校的产品是课程!学生应该是学校的用户。产品,是你要塑造他,你要通过他实现为用户提供服务,你主动,他被动,而且往往被工具化和标准化;用户,是你的服务对象,是“上帝”,是需求提出方,他主动,你被动,而且往往成为一个实体机构兴衰的重要甚至主要助推力量。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人在谈以学生为本,而实际往往差距很大。”有学者认为,要加强课堂教育的职业素质理念渗透,将浓郁的企业气息和职业特征融入教学活动当中;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大力解决当前高校学生闲暇教育不足的问题,广泛开展扎实有效的学生管理,动员学生主动参与参加,吸引企业参与,构建校企合作的校园文化氛围,来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这种反思,在强调专业建设的同时,也将以人为本和职业素质教育的问题同样抛给了学生管理。高校专业课程教育之外的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才是以人为本和职业素质教育发展最广阔的天地。

有学者认为,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部分高校已经发展到在校生人数超过一万人,部分院校达到数万人规模。要求高校学生的需求由高校全部解决,既加重了管理负担和运作成本,又无法显示明显的效果,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势在必行。

三、综述评价

西方高校学生管理非常注重以服务促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学生管理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高,此外大量吸收学生参与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吸引企业等社会资源积极参与提高效率,保证了西方高校学生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国内高校学生管理经历了较大的观念转变,研究者进行了很多有价值的探索,在以人为本开展学生管理方面也取得了共识,取得了一些基于当前形势的学生管理理论与方法。随着大学招生竞争加剧以及学生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多,国内高校也需要不断创新学生管理理念和模式,构建服务型的学生管理模式,吸引更高质量的生源,西方高校学生管理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值得研究和借鉴。

[1]司金鹏.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08.

[2]刘行.高校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构建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0(6).

[3]方巍.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与启示[J].高教与经济,1994(4)

[4]蔡国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界定——中美两国高校学生管理术语之比较[J].扬州大学学报,2000(2).

[5]莫晓云.论大学生管理目标的定位[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6]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EB/OL]. http://www.edu.cn/20050331/3132843.shtml.

[7]程子杰.简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法律关系[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8]范唯.专业是高职学校的品牌和灵魂[N].中国青年报,2012-08-08.

[9]王军,韦秋瑜.论高职生闲暇教育[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责任编辑 王傲冰)

Review of the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s Theory and Practice Studi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Universities

WANG Jun

(Guangxi Technological College of Machinery and Electric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7, China)

Nowadays, the western countries have formed a systematic and practical management mode which took "service" as the core and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e research of student management in domestic universities has not yet formed a more unified understanding. However, introducing the western research theory and building a service-oriented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mode has gradually become a consens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some enlighte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management are provided in order to give some reference to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s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provide.

students' management;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research review

G645.5

A

1008—6129(2015)01—0045—04

2014—12—20

王军(1982—),河南焦作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事务管理事务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CAS生涯服务专业标准述评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河湖事务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基于OCC-DA-MCP算法的Redis并发控制
以主体性思维成就内生式管理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基于网络开放平台提升高校学生生活事务管理有效性:上海高校“易班”平台实践应用的思考
基于优先级的多版本两阶段锁并发控制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