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问题探析

2015-02-28祁凤华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生活化思政目标

祁凤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问题探析

祁凤华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邢台 05403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问题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高校思政政治教育过于注重专业化教育,在生活化教育上有所欠缺,虽然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能让学生站在理论的高度上分析各种思想政治问题,但这样却与实际生活相脱离,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主要对高校思政教育生活化的内涵、现状及实现途径进行了研究,以期通过本文提供相关研究经验及依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生活化作为近年我国学术研究的热点,遍及各个学科,但大部分都处于初级研究阶段。高校思政教育的生活化是思政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现阶段思政教育被提及最多的名词,但对思政教育生活化的内涵却只仅处于一个概论阶段。对于许多高校而言,在思政政治教育方面仍过于注重专业化教育,以课本为主,包含众多的理论知识,比如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在生活化教育上有所欠缺。虽然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能让学生站在理论的高度上分析各种思想政治问题,但这样却与实际生活相脱离,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一定的实际意义。高校思政教育的生活化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它会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各种影响,会对社会产生各种影响,所以高校思政教育生活化是必不可少的。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内涵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就是将教育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等生活化的问题进行结合,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中心,关心大学生的生活情况、了解这个时期大学生对自身所处环境产生的心理,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其基本的内涵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逻辑切入点。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紧紧贴近于生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以社会作为支撑,理解生活、关注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反思。同时思想政治的教育还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生活认知,使其在引导下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的生活;第二,将“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价值导向。马克思曾说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而不是对学生的约束和改造。从目前来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人才,并且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三,将理论与实践紧紧联系起来,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时间途径,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在生活中开展教育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引下不断让学生积累经验,在生活中学会反思,并在这个基础上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培养自己的良好道德品质。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要遵守三个原则。首先是人性化原则。人性化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心、尊重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并且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素质。其次是教育目标的现实化原则。这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为基础,不可把教育目标理想化。在关注学生实际生活的同时,还需要对国家利益和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充分的考虑,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大、过假及过空泛。另外则是教育内容的具体化原则,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深入学生的生活中,就需要将思想政治的理论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

二、以“生活化”为理念考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脱离生活实际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过于理想化

某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理想化。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某些老师为了实现或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对于榜样进行宣传。在宣传过程中夸大其词,把人格完美化,反而忽略了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学生听完以后,只觉得这种人离自己很远,他的精神境界自己一辈子也达不到,听听也就算了,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这种过于注重理想化的教育,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理论知识的重视;另一方面则是高校教育普遍视思政教育为工具,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工具。这种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反而忽视学生思想和政治方面素质的培养。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强,教学手段单一

在各个高校中,许多思想政治教育依然注重于理论的讲解与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与现实生活脱轨,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单一的原因之一。而教学手段单一主要原因就是高校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重视,虽然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课程设为必修课之一,但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在认识上就缺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自然不会研究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缺少层次性和时代性

虽然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到来和不断深入,各个高校的政治理论教材不断地改进和推新,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速度极快,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未能及时出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层次性比较差,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初中和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同、重复,理论层次不高,让学生没有新鲜感。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本身就包含了许多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加之教师讲授时未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结合,学生也就无法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

三、以“生活化”为理念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构建合理的目标体系

1. 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辩证性,确立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发展、社会价值与个人发展、个人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各个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在完善学生的个人发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尽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社会的热点事件进行结合,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保证学生接受的教育内容能与其日常生活辩证的统一。这样,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后,就不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论知识上,而是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2.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性,进行针对性生活化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中学的教育,更突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其生活也离不开社会。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生活内容结合的同时,需要进一步上升到社会的层次,并根据所教学的内容进行针对性教育。比如在讲述《市场经济基本特征》时,教师可以采取以小见大的方式,先讲学生平时生活与市场经济有关的话题,之后再针对学生的市场生活内容,与时下中国市场经济特征相联系。这样,学生就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市场经济,同时还可以认识到市场经济与当下社会的关系。

(二)及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1. 根据时代的发展,完善和调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高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要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基础,紧跟时代的脚步,根据时代发展需求,不断更新和完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以基本的思想道德规范为基础对学生或公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需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除此之外,各个高校还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行职业伦理道德教育、生态环境道德教育以及网络道德教育等。

2. 重视学生的生活状况,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是目前各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发展目标。对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充分的考虑,关注高校生的生活状况,并在其生活过程中提供正确的引导。首先就是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以及指导学生了解自己专业的发展情况。其次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交友状况,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掌握沟通技巧,最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消费行为。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构建教育方式的生活化

1. 注重社会实践在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相脱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践性不高。对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或教育者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上学习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和信念,通过道德实践来学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其坚毅的品质,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紧紧地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2. 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生活中许多内容都与网络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真正实现教育学生的教学目标,各个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工具手段。通过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设计教育网页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同时实现资源共享的目标。

总之,将社会实践作为依托,正确地反思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根据国家、社会、集体等生活实践,重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和新状态,并且据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

[1]赵红梅. 大学思政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及其实施策略[J]. 现代交际(下半月),2012(1).

[2]胡风霞.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3]吴海霞,崔科峰. 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维度[J]. 学理论,2012(17).

[4]王翔. 生涯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11(6).

[5]李胜伟. 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走向生活的思考[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6).

(责任编辑姚仲仁)

Analysis on Life Proble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QI Feng-hua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Xingtai, Hebei 054035, China)

Life problem of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ow, many colleges take too much emphasis on specialized education, and lack of education on life, although this kind of education can strengthen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students, making students to analyze variou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ssues from the height of the theory, but this was divorced from real life, lack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focuse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connotation of life, and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alizing approach have been studi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levant research experience.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fe; research

G641

A

1008—6129(2015)01—0042—03

2014—11—27

祁凤华(1977—),女,满族,河北承德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生活化思政目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