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三巧”提升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2015-02-28浙江省安吉县皈山乡中心小学王晓敏
□浙江省安吉县皈山乡中心小学 王晓敏
利用“三巧”提升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浙江省安吉县皈山乡中心小学王晓敏
校园物质资源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广阔的活动空间和鲜明的学校特色,是品德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儿童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她真实鲜活地为品德课堂教学提供多味素材,让品德课堂真起来、活起来、大起来,能积极健康地促进儿童道德智慧的生成。在实施品德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有意探索校园物质资源的有效巧借、巧引和巧用,尝试将学校独特的物质资源与《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进行结合,努力提升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促进学生道德的生成、发展。
品德课堂利用“三巧”提升效率
校园物质资源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广阔的活动空间和鲜明的学校特色,是品德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儿童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她真实鲜活地为品德课堂教学提供多味素材让品德课堂真起来、活起来、大起来,能积极健康地促进儿童道德智慧的生成。在实施品德课程的过程中,笔者有意探索校内物质资源的有效巧借、巧引和巧用,尝试将学校独特的物质资源与《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进行结合,努力提升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促进学生的道德的生成、发展。
一、巧借校内景点,激发爱乡情感
加强学生的爱国、爱乡教育是品德教学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而培养孩子的爱国热情首先从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开始。只有以热爱学校为基础,才能延展和开拓,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感。皈山乡是安吉县出名的文化之乡,有多处文化遗产在民间广为传颂。“尚书文化”、“孝文化”和“农耕文化”是当地民间文化的精髓。有不少故事在群众中津津乐道。特别是“尚书励志”故事和“郭巨埋儿天赐金”的孝敬故事,在小学生中有一定影响力。学校挖掘地域文化优势,将其融入到学校的建造之中,形成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景观,这些是学校校园文化的精髓,是激励学生热爱美丽魅力的学校的良好的课程资源,是不可多得的教学素材。
【案例1】当小导游。
笔者在教授《品德与社会》第六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我来做个小导游》时,就让学生以当小导游的角色去认识、了解校园,深刻领会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激发热爱学校的情感。课前,笔者按小队形式八人一队组建小导游团,每人负责介绍一个景点。分好角色后小导游们就分头行动,了解景点的主题、故事、意思,然后写好导游词。第三步,就是课堂模拟,由一个个小导游向全班同学介绍校园的景色,在体验小导游的角色中感受校园文化的真善美的精神内涵。在此基础上活动进行延伸——小导游介绍自己的家乡。第四步,小导游们再次分小组调查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去搜集相关的图片及故事,介绍自己的家乡。第五步,在当地导游的介绍下,踏上参观自己家乡的路途,让这些家乡的景色深深地映入自己的脑海。活动最后,还可以写写“我为美丽乡村发展献计献策”活动。让学生通过“找一找、写一写、说一说、游一游”一系列活动,抒发对家乡名人、名景的发自内心的自豪之感、钦佩之情,从而激发了学生活动的欲望;在汇报研讨活动中领会为建设家乡、造福家乡立下功劳的人们的精神品质,促进学生对道德认识的内化,极大地激发了爱校爱乡的情感。
【思考】学校的美景是校园文化精神内涵的重要载体。只有以爱校为基础,由近及远,才能有效地拓展和延伸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的情感。以上案例,笔者紧紧抓住校内的景点,让学生从当小导游开始,搜集、处理学校景点的资料,再延伸到社会调查、参观家乡的湖光山色;从校内延伸到社会,出点子,写报告,在学习、探究、体验中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使爱家乡不再是空洞的说教,爱学校爱家长情感油然而生,从而激发为家乡奋斗的社会责任感。
二、巧引文化长廊,激励敦学志向
【案例2】文化长廊。
笔者在教授《品德与社会》第五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做学习的有心人》时,将学校长廊文化建设融入到教学中,课堂前十分钟组织学生参观感恩励志文化长廊上的尚书杨堄等故事,聆听校园小导游介绍一个个“名人勤学传记”,记下自己感触最深的故事,再在“国学长廊”上摘录几句关于名人的勤学名句回到课堂。课堂上,组织“小小故事会”,学生讲故事,谈体会,使学生懂得:学习不仅需要专心,需要耐心、细心,更需要恒心和毅力。接着,笔者再引导学生采访身边的高手:素描高手、体育健儿、古筝高手、小提琴能手、英语学习小博士等,了解他们取得优异成绩的“法宝”。采访结束后,孩子们把采访感受写在了“心语本”上,一字一句中透露着对勤奋、坚持重要性的理解。有的说:“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匡衡凿壁借光,古人的学习真是十分刻苦。”“如果我也能这么专心,那成绩一定会更好。”学生从身边的榜样中感受到,要想取得好成绩,要想成功,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枯燥,坚持不懈,勤能补拙,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
【思考】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与着眼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以上案例中,笔者将课堂教学融入到耳熟能详的校园文化中,用本土的勤学典故激励孩子发奋学习,使他们感到亲切,再让孩子从身边的典型学习榜样出发,去寻找学习成功的奥秘,更具有说服力。由入心、动情到启真、悟理,经历真实的内心体验,并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引发道德感想,内化道德认识,指导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学不仅活化了墙体文化而且教育无痕,切切实实提升了品德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巧用劳动基地,培养劳动意识
【案例3】实践调查。
在教学《品德与社会》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劳动需要知识》时,笔者就充分利用了校劳动基地中的百合花基地。笔者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科学视频,了解像袁隆平等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的事迹,让他们算一算、议一议,袁隆平杂家水稻没有研究出来之前,我国的粮食产量,后来的粮食产量增加了多少,养活了多少人,激发学生对依靠知识为人类带来深远影响的人物的敬佩之情。然后,带领学生走访管理员,了解大棚种植,懂得劳动需要知识。接着,再组织学生参观百合花实验大棚种植地及流水线,调查传统种植和科技种植带来的不同变化,汇报调查成果。
此外,还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如对土壤的酸碱度的要求;对温度的控制;水量的控制和施肥的次数数量;防虫害等等知识,以及遇到新问题,要学会上网查询,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等,明白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在促进和提高着农业的发展,感悟到即使做一个农民也需要许多的知识和技能,更何况其他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呢。深刻认识到知识和技能并非是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的“专利”,只有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并加以利用,才能创造财富,造福社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品德的热情。
【思考】新课程强调,学生思想品德与社会实践性的发展不只是一种依靠道德知识灌输的单向传递过程,而是依靠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经历、体验、建构的高效率的品德课堂教学。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又大多是独生子女,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技能更加缺乏。劳动观念的培养,在以上品德案例中不需要泛泛而谈,只需要把孩子带到自然和谐美丽的劳动实践中真实感受。短短时间的采访远胜于照本宣科、老师枯燥的讲解。通过“课前实践调查采访——课内汇报研讨”的活动形式组织教学,学生人人参与了课前实践调查采访,参与积极性高,参与面广,感受深!如果离开了学生的经历与体验为前提,离开了田间的采访,学生则很难引起感悟与共鸣。
《品德与生活》课标明确指出:能否积极有效地利用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的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笔者相信只要品德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紧紧抓住校园资源这一有效的载体,贴近学生,巧妙挖掘素材,定能为品德课堂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