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数学课堂提问,创设良好学习情境
2015-11-09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郭建东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郭建东
精心设计数学课堂提问,创设良好学习情境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郭建东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问的辨析性、讨论性、导向性、奇异性、指导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自行发现规律,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设计提问创设情境学习效率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自行发现规律,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也能沟通师生间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那么,如何根据小学生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呢?下面就此谈一些体会。
一、积极引导,激励思考——注意提问的辨析性
二、点拨提示,释疑解难——注意提问的讨论性
欧美学者在“提问”分类方面作了很多的研究。Frazee和Rudnitski认为,按照提问和解答的性质,可以把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敛聚性”问题,一类是“发散性”问题。“敛聚性”问题通常是指内容明确、条件充分并且要求直接明了和准确回答的问题,且这类问题一般只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学生回答这类问题只是对已学知识的“记忆强化”。“发散性”问题则不追求唯一准确的答案,答案是开放性的,学生需要整理、整合大量的已学知识,想象和设计自己的解答方案,需要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年龄小,在学习中会有很多疑点,产生困惑。教师要在学生的疑点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对照比较区别异同,揭示本质。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和“减法应用题”时,题中会出现“还剩”、“还会”等概念,学生列式计算比较容易产生混淆。在教学时,根据例题:“(1)有9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2)有9个苹果,分掉4个,还剩几个?”进行下列对比性提问:(1)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处?(2)为什么第(1)题用除法,第(2)题用减法?在学生讨论后进行总结,使学生懂得这两题都是分东西,也都是求还剩多少的问题,但前一题先通过平均分再求剩余,是有余数的除法,而后一题则是已知总数和去掉的数求剩余,可直接用减法。通过问答,讨论质疑,学生明确这两类应用题,虽然说的是同一件事,问题也相似,但数量关系不同,所以解决方法就不同。
三、突出重点,分解难点——注意提问的导向性
“提问”是最古老的、也是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是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著名的“产婆术”之核心。他提倡用提问和反驳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如学生在学习“相遇问题”时,最难理解的是“速度和”。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可设计这样一组提问:(1)甲车每小时行3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车1小时共行多少千米?(2)弟弟和哥哥分别由两地相向而行,弟弟每分行50米,哥哥每分行60米,两人1分钟共行多少千米?(3)这两题都已知什么?求什么?(4)两车1小时共行多少千米?两人每分钟共行多少米?结果都表示什么?(5)弟弟和哥哥分别由相距22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几小时相遇?这样的提问,让学生找准思维的方向,进行有根有据、有条有理的思考,步步深入、自然而然地导出知识的重点,突破学习的难点。
四、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注意提问的奇异性
巧妙地改变提问方式、提问角度和提问内容,通常能起到激活学生思维的作用。通过巧妙变化的提问,既“出人意料”,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又要“意料之中”,启人深思,从而引导学生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思维,克服思维的定势,强化思维的开放性及灵活性。小学生的求知欲往往产生于浓厚的直接认识的兴趣。因此,对小学生提问不能简单地问“对不对”、“是不是”,而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使问题不仅富有启发性,而且要能激发学习兴趣。
五、指导自学,寻找结果——注意提问的指导性
曾有位外国教授评价中国的留学生:中国学生回答问题的水平很令人佩服,但遗憾的是没有几个敢提问,或者会提问。这与我国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提问模式”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这种传统模式下,只有教师享有提问的权利,学生只能消极地、被动地听与答。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并且在课前列出自学提纲,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问题,主动探求。如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笔者就提出这样的问题:课本上按2、5、3排列,为什么不按2、3、5排列呢?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新奇,饶有兴趣。于是他们就能自觉地阅读课本,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十分重视学生自己生疑发问,并组织互动,让学生通过质疑、释疑,做出正确的分析、推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