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学习,内化知识,润物无声
——低年级语文课堂中体验学习的落实

2015-02-28江苏省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王春燕

新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文本情境

□江苏省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 王春燕

体验学习,内化知识,润物无声
——低年级语文课堂中体验学习的落实

□江苏省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王春燕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将“文本课程”转化为“体验课程”。“体验”的“体”,意为设身处地、亲身经历;“验”,意为察看感受、验证查考。所谓“体验学习”,即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引导他们去感受、去考察、去经历,最终达到认识和掌握的一种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需要学习者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去感受文本;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认知方面的知识,而且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实践方面的知识。

低年级语文课堂体验学习

一、低年级语文课堂中落实体验学习的必要性

1.体验学习是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1)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体验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一线教师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课程目标(总目标)”中指出“注重情感体验”;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教材编写建议”中也提到“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在“教学建议”中也要求我们“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从各个方面都提及到体验学习,由此可见,体验学习已引起了教育领域的足够重视。

(2)小学语文教材为文本与体验学习搭建了应用平台。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内容充满童趣、童心;在各单元的“口语交际”和“说说写写”中,教材内容更是注重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内化情感。如苏教版二年级《口语交际》中《学会劝阻》一课,这是一项劝阻不正确行为的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学生根据图意和提示,先练习劝告用语,再分角色表演。这种课型的设计不仅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更是密切贴合了学生的生活实践。教学时,单靠文本资料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应通过画面、语言等创设各种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劝阻的兴趣,并通过演一演等方式情境再现,让学生入情入境,感同身受,在练习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劝阻的技巧。再如《教你玩游戏》、《说话要注意姿势》等也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可见,低年级的教材为文本与体验学习搭建了一个应用平台。

2.体验学习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年龄小、好奇心强、有意注意时间短、形象思维占主导;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依赖于自己的有关生活经验,在40分钟的课堂学习中经常出现小动作不断、交头接耳等不专心听讲的表现。白纸黑字枯燥的学习加上一本本练习册很容易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畏惧,有的甚至讨厌语文。所以,要想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我们做老师的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激发他们的认知兴趣。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课堂模式,因此,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4”是认记的盲区,也就是说,识记生字时至少要反复出现四次以上,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比较深的印象。因此,识记汉字时,要抓住字形的某个特征,使所记的汉字在多种情境中反复出现。如在教学“看”字时,我首先出示孙悟空脚踩云朵、手搭凉棚状远看的图片,接着让学生分解说说“看”字是由哪两个字组成的?交流后得出由“手”和“目”组成;接着再组合“看”字,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说说为什么上面用一只斜手,下面用“目”表示“看”呢?学生积极性很高,纷纷举手回答:“因为光线很刺眼,把手斜放在眼睛上面,就可以看得清楚。”“把手遮在眼睛上,就好像撑了一把小阳伞,能够遮挡住刺眼的光线。”……接着让学生高兴地模仿孙悟空作手搭凉棚状,体会看的动作,而后进行写字指导,特别强调上面的“手”字要写成“斜手”。这种让学生联系自身感受说一说、再演一演的体验式学习,大大提高了其学习兴趣。

二、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实施体验学习的方法

1.在读中体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言的感悟是“读”出来的,情感的熏陶也是通过“读”品出来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倡导,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时,我们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读出自己的韵味、意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让学生选择不同的体验方式,如配乐朗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加上动作读、问答式读、分角色读等,使学生通过不同的体验方式,真正做到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出韵味,读出情趣。

2.在情境中体验。情境,情随境生,境生情现,将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巧妙地统一起来。它并不等于场景,它包含、依赖于特定的场景,并在场景中展开、生成,但只有当场景“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作用时才成为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做到:(1)图画再现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或事先搜集到的有关教学内容的图画,将文本转化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2)用语言描绘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语言熏染,绘声绘色、情真意切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一情境。(3)用实验还原情境。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我让学生扮演乌鸦,亲自动手实验,将一颗颗石子往瓶子里放,并观察水位的变化。发现,让他们动手操作还原情境进行体验后,学生表现出来极大的兴致,思维相互碰撞——是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到了乌鸦遇到的困难、解决困难的方法及方法的可行性等。

3.在游戏中体验。爱玩永远是孩子的天性。游戏体验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游戏,让学生的眼、耳、手、口等一起“动”起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激活语文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从而掌握语文知识。比如在识字教学中,结合多媒体制作“走迷宫”的环节来认识生字,就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

4.在经验中体验。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经验体验”就是在语文学习中,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回忆起有关事物已有的知识结构或某段生活经历,触发对文本内容的感悟,从而使学生感同身受。如在教学《雨后》“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时,我就播放一段雨声,让学生在雨声中,回忆自己玩水的生活经验,来谈谈对这句话的感受。此时的孩子们闭目回忆,回答问题十分积极,畅所欲言。

三、低年级语文课堂中体验学习的几点反思

备课时,发现很多教学目标可以浓缩成两个字——体验。“体验”就是凭借语言想象当时的画面,还原当时的场景,进入当时的情境;“体验”就是通过语言进入到人物的情感,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可是,虽然预设了相同目标,教授时却依然感到很困惑。

1.体验个体性的差异。体验式学习为学生搭建了许多自主学习的平台,但教学时却发现,由于不同的主体有着不同的体验,所以体验就具备了一种个性化色彩。学生的以往经历、认知结构、需要程度、心理差距水平都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了他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在教学中往往出现优秀生的参与程度较高,而学困生往往就是隔江观望。为此,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预设体验目标时,多考虑不同个体的需要,设计好体验活动的难易程度,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每个孩子”。

2.关注体验,是否会顾此失彼?做老师的,总想在课堂上多教给孩子一些实实在在、可以通过作业的书面情况反映其是否掌握的内容。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将“文本课程”转化为“体验课程”,而体验这种东西有点“玄”,关注体验,是否会顾此失彼,忽略其他方面的教学内容呢?比如字词句训练、语文知识教学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统筹好课时内容,努力做到将“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盘活于学生的体验之中。

总之,我们应从学生的体验出发搞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去感受文本,使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认知方面的知识,更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实践方面的知识,润物无声!

吉春亚.优课凸显语文本真[M].吉林:吉林音像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文本情境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