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传媒转型下城市电视台的发展路径

2015-02-28谢韵洁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卫视受众融合

谢韵洁

(四川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试论传媒转型下城市电视台的发展路径

谢韵洁

(四川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长期以来,城市电视台的发展举步维艰。随着当下传媒转型与升级,城市电视台更应找到自身定位,以求得到突破。本文拟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电视台面临的压力和自身困境做出分析,提出发展新路径,并对城市电视台在媒体融合方面的建设提出构想。

城市电视台;竞争;发展路径;新媒体

中国现代化进程在当下进入了高速起飞的阶段,它不仅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城镇一体化的实现,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教育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作为城市文化传承的载体,城市电视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两者相互影响,联动共进。然而近年来,城市电视台(省会城市电视台、副省级城市电视台、计划单列市城市电视台和地级市电视台共同构成)在央视和上星卫视以及省级电视台地面频道的围困下,发展陷入困境。随着传媒转型不断升级,城市电视台迎来了新的发展拐点。如何在挑战与机遇中找到发展契机,突破瓶颈,凸显优势,已然成为各城市电视台思考的首要问题。

一、四面围困下的城市电视台

目前我国的电视传媒系统由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省级地面频道、市(县)电视台共同构成。城市电视台处在整个系统的末端,换言之,它的发展受到的影响也就更多。虽然各城市电视台也在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扩大自身影响,但面临的压力同样与日俱增。

(一)在竞争中生存

如今,城市电视台面临的竞争环境十分激烈。从全国范围来看,引进节目的火爆和原创节目的高品质,极大吸引了受众眼球。2012年开始,电视节目引进的数量呈现上涨的趋势,2014年表现得尤为强劲。实力雄厚的央视与省级卫视通过对优秀海外节目版权的购买,结合本土国情,对节目进行本土化改造,制作了一批有着“海外血统”的节目。例如,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深圳卫视《极速前进》等,无论在节目质量、观众口碑、节目收视率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与此同时,从中央电视台到省级卫视也加大力度对原创节目创新,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的原创节目。2013年的文化原创综艺类节目就是其中的范例,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汉字英雄》等向观众呈现了一道文化盛宴。城市电视台囿于节目形式单一,在与央视和省级卫视的同步竞争中差距进一步拉大。

从本土范围来看,城市电视台同样要面对省级卫视地面频道全覆盖的压力。以四川广播电视台为例,除四川卫视,其余省级地面专业频道分别涉及文化、经济、影视、购物等各方面,凭借其节目内容多样性及区域文化的共同性,节目受到了全省观众的喜爱,有着一批如《黄金30分》《吃八方》等众多观众耳熟能详的节目。对于原本自办节目较少的城市电视台构成压力,节目收视率不断被挤压降低。

其次,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兴媒体和数字电视的出现加剧了城市电视台激烈的竞争局面。新媒体海量信息资源以及数字电视台上百频道的选择,让受众不在沉溺于城市电视台的框架内,选择节目的空间变大。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视台而言,原本已被央视和各省级卫视分流的受众,进一步流失,这无疑对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关注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自身发展困境

城市电视台在社会变革和技术革新的大背景下,由于受制于天然的覆盖瓶颈,有限的市场资源和资本规模普遍走了一条螺旋下降的衰退路线。[1]跨越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攻坚克难的过程,城市电视台要突破的不仅是传统发展中的瓶颈,还有当下新的问题。

资金缺乏是地市电视台发展缓慢的一大主要原因。受所在城市经济发展影响,大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城市电视台在资金支持上来源不足。广告作为城市电视台收入来源最主要的部分,正面临着收创乏力的困境。收视率的降低让更多的广告客户愿意将广告投放在影响力更大的卫视平台以及快速成长的互联网,根据央视市场研究媒介智讯的数据,2013年省级卫视广告增幅比例达到了22.8%,互联网广告同期增长46%。广告市场份额缩水,技术维护开销加大、收入来源单一等都加剧了地市电视台资金压力。

节目竞争优势不明显。城市电视台由于平台小,发挥空间受限等一直以来在优秀人才引进与任留问题上十分困扰。优秀人才的缺失,让城市电视台在重大新闻报道、大型晚会等方面专业人才储备力量不够,自办节目质量不高,节目创新意识不足。

观念转变不到位。这是城市电视台困境中最实质的问题。由于自身市场化的程度较低,城市电视台仍将重点放在节目生产,不注重节目推广营销,对电视“看得紧”、新兴媒体“放得松”,没有充分地结合时代发展需求,转变思想观念,使电视台的发展停滞不前。

当今是传媒转型升级、竞争发展的机遇时期,面对上级电视台的层层压力和自身困境,要想赢得受众关注,提升地方电视台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只有加快发展步伐,适应当下传媒竞争环境。

二、城市电视台发展新路径

城市电视台掌握着区域内最新最全的资源信息,能够最为切实的报道与当地受众休戚相关的内容,最能够“接地气”,这是城市电视台的优势,但是要取得更大的突破与发展,改变现有模式和面貌,必须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

(一)观念转变,创新机制

行动依赖于人的思想和观念,因此,城市电视台第一个需要解决的是观念转变。首先,着重人才队伍建设,俗话说事在人为,人才队伍素质的提升对节目质量和创新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城市电视台总体人员过剩,专业人员不足,对现有人员技能培养和对专业人员的引进更是迫在眉睫。邀请知名学者和业界著名记者专题讲座,和兄弟电视台交流等学习活动不仅能提升人员采编能力,对形成培养一支具备全媒体素养、新视野新思维的团队起到促进作用。其次,突出贴近性与惠民性。中小城市人口密度大,生活区相对集中,城市电视台可以走进观众,聚焦本土,与观众零距离,真正地为观众服务,利用社区组织活动,实现电视台的“社区化”。最后,改变原有的部门设立。现在的城市电视台的构成仍按照传统电视节目生产设立部门机构,不足以应对媒体行业新的发展,应该以开放的平台对新闻资源整合,运用新媒体思维,做到新闻资源共享,减少人力、财力的重复投入。

(二)打造全新的节目形态

观众的收视状况是电视节目质量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准,也是品牌电视节目实现它的市场价值、社会价值的最重要的依托。[2]节目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受众对电视的关注程度,只有不断创新节目,利用新的技术和手段变换节目形态,才能满足人民多样的观看需求。城市电视台虽然与上级电视台以及发达地区的电视台在资金和人才上有所差距,但仍可以在节目的形态上求新、求变。近来不少电视台借助新媒体平台开通节目官方微博,但都形同虚设,与受众互动较少,收效甚微以至停用微博。显然单纯依靠微博是不可取,应该在原有的节目形态上加大变化。首先,加强节目前期互动,将节目涉及话题提前在互联网与受众交流,发起投票活动,最后以数据形式在节目中展现受众观点,用数据说话。其次,将话题同步在微信,将部分微信用户语音在节目中呈现,充实节目形态。最后,可以将网络上用户分享的有趣或者有意义的内容在节目中播出。这样不仅使内容更丰富,节目形态也得到改变,受众的参与度增加,进一步提升节目的影响力。

(三)拓宽品牌节目平台

加大对城市电视台品牌节目的延伸。已经发展成熟的品牌节目在本区域内拥有较高知名度,电视台可以充分挖掘名节目的利用空间,将节目不断延展,真正做到节目深入人心。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2》每期节目播出后策划制作宝贝们的《成长日记》以及《村长日记》,让节目的热火可以延续,也让更多的受众了解在节目之外他们的生活状态。城市电视台可以借鉴这样的形式,将品牌节目更多台前幕后的花絮和片段呈现给受众,拉近节目与受众的距离,不断扩大节目影响力,在节约资金成本之余还能带动其他自办节目,一举两得。

(四)抱团式发展

因为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电视台之间的实力也是参差不齐。单凭一己之力不足以应对激烈竞争。要想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不被时代所边缘,应加强区域间深度联盟,以区域文化作为合作根基,创造自己的“朋友圈”,横向与实力相当的城市电视台联合,纵向与上级电视台深度合作,打造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媒体平台”,通过“抱团发展”、“以强扶弱”,互利共赢的方式,促进联盟电视台影响力的扩大。

从观念的转换到与其他各电视台的深度联盟,这些措施对于城市电视台来说,只能解燃眉之急。真正要占据一己之地,还要从各方面解决自身问题,为以后发展清除障碍。

三、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创发展

高歌猛进的新兴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数字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城市电视台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走向媒体融合是一项长期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媒体融合的价值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中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要坚持优势互补、一体发展,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两者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社会受众的需求更加趋于多元化。新兴媒体注重时效,重视与受众互动,粉丝队伍不断壮大。根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2014年移动互联网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已达6.85亿,增速18.4%。同时,近几年,国内各电视台对于媒体融合尝试探索,中央电视台成立中国网络电视台,打造超越电视的视频体验。各省级卫视积极整合节目资源,开办门户网站,加大与网民互动。媒体融合能够实现受众对于不同媒体内容的集中化的需求,达到最大程度的集合,实现协作发展。因此,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势在必行。

(二)走向媒体融合

对于媒体融合,城市电视台也在积极响应,筹划手机网络电视,计划开通TV手机客户端等,但由于本身发展的各种限制,告别纸上谈兵,将媒体融合落在实处,是一项“攻坚”的课题。

强调互联网思维。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新兴媒体在内容上更侧重时效性和碎片化,随着4G时代的到来,受众对于视频内容的需求也更大。因此,要把握住新兴媒体特点,利用新思维,坚持“内容为主”,利用本土资源优势,突出快与新,在新闻、服务等节目内容上提高质量制作出适合新兴媒体的视频内容。

灵活运用新媒体。城市电视台一般都拥有着自己的门户网站,但由于在资金和人员方面的问题,很多门户网站内容更新速度慢,满足不了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城市电视台可以以电视的表现形式来承载其他媒体的形态资源,通过两个或多个不同媒体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嫁接出新的有特色的栏目与节目。[1]制作一些小成本的微电影、节目,在电视和网络中联播,与受众即时互动,增加受众参与感。其次利用新媒体为节目宣传营销,新媒体营销已经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营销手段,《我是歌手》《中国梦之声》等都有成功的尝试。电视节目可以借助微博、微信、客户端同步制造节目话题,增加节目关注度。

以受众为中心。城市电视台在进行媒体融合时要对受众进行更细致的调查和研究,进一步分析市场发展前景。多数城市电视台在受众的细分和市场研究上是一种忽略的态度,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做到前期分析,如果要开展媒体融合,原有的态度对于本身资金困难的城市电视台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知道受众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才能在融创之路上找到正确的方向,做到与受众处于同一位置去思考。

在融创之路中,城市电视台要做出的尝试和努力还有很多,上述的融合措施只是凤毛麟角,在着眼未来的同时脚踏实地,打好这场“攻坚战”,做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内容、技术、观念的三融合。

四、结语

在城市化以及大众文化的进步发展中,传统媒体凭借着公信力、引导力成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承担者,它的发展对整个社会文化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新一轮的传媒转型中,城市电视台要狠抓机遇,认清自身发展问题,从思维观念、运营机制、节目创新等方面解决;媒体融合作为传媒转型构成部分,是各电视台未来发展的方向,城市电视台应借助新兴媒体,提升电视节目影响力,拓宽传播渠道,实现媒体融合。再挂云帆三千尺,屹立潮头续远航,作为最贴近当地老百姓的传播平台,城市电视台只有通过自我革新,才能在新的征程中站稳脚跟,寻求突破!

[1] 徐东.中等城市电视台生存问题及对策——基于淄博电视台的现实研究[D].山东大学,2011.

[2] 李晓峰,邹定宾.中国电视文化的理性重构[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报社,2007.

[3] 张汉华.新媒体时代城市电视台的发展策略[J].现代传播,2012(3).

[4] 王兰柱,吕值友,等.中国城市电视台可持续发展路径[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5] 苏远信.城市电视台的困境及解困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11).

[6] 陆岳.地方电视台本土化竞争策略[J].新闻传播,2009(4).

[7] 于彦花.城市电视台本土化现状及发展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0.

[8] 赵帆,朱群.媒介融合时代的城市台生存策略探析[J].现代传播,2009.

G229.24

A

1674-8883(2015)14-0206-02

谢韵洁,女,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

猜你喜欢

卫视受众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省级卫视季播下一个竞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