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汉日语法现象中的“再归表现”
2015-02-28杜君林张正军
□杜君林 张正军
浅议汉日语法现象中的“再归表现”
□杜君林张正军
摘要:日语语法中有很多汉语的影子,这是由于日语从一开始就受到汉语的影响。本文将中日语法现象中的“再归表现”加以对比归纳,以便更好地了解这种语法现象。另外,借助母语的影响,可以更好地掌握日语中的相关语法及用法。
关键词:再归表现反身表达动作主体
一、引言
所谓“再归表现”,是基于日语的说法,在汉语中,“再归表现”即“反身表达”,如反身代词“自己”。“再归表现”就是动作主体发出的动作,最后回到了动作主体身上,并通过这一过程完成该动作的表达方式。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句子的主语既是动作主体,也是动作对象。
在汉语中,关于反身代词“自己”的研究在国内外已有很多结论,也有很多结合英语“反身代词”进行的研究。笔者在学习中发现,汉语中的“反身表达”不仅仅局限于反身代词“自己”,有些动词也可以构成“反身表达”,但除了反身代词“自己”之外,少有研究相关表达方式的。本文借用日语中“再归表现”一词,将汉日语法现象中的“再归表现”做一简单的对比归纳。
二、“再归表现”的相似性
(一)反身代词“自己”与反身代名词“自分(自己)”
(1)方鸿渐急得暗骂自己糊涂,起身时没检点一下,同时掏出三百法郎对阿刘道:“拿去!那东西还给我。”(钱钟书《围城》)
(2)譬如小猫打圈儿追自己的尾巴,我们看着好玩儿,而小狗也追寻过去地回头跟着那短尾巴橛乱转,就风趣减少了。(钱钟书《围城》)
(3)彼自身、镜で自分の颜を眺めていて、そこに救いがたい退屈さを感じることがしばしばあった。(当他对着镜子凝视自己的脸的时候,经常会感到一种难以救药的无聊枯燥。)(村上春树『色彩を持たない多崎つくると、彼の巡礼の年』)
例(1)中,主语“方鸿渐”做了“骂”这个动作,但是这个动作最后却作用在“自己”身上;例(2)中,“小猫”做了“追”这个动作,“追”的对象为“自己的尾巴”,所以其动作作用点也是回归到了自己的身上;例(3)中,主语“彼(他)”做了“眺め(凝视)”这个动作,这个动作的对象为“自分の颜(自己的脸)”,通过“自分(自己)”一词,主语所做的“眺め”这个动作最后作用在了主语身上。例(1)、例(2)、例(3)是很典型的“再归表现”,而在句子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汉语反身代词“自己”或者是日语反身代名词“自分”。可以说,如果没有“自己”或者“自分”一词在上述句子中,这3个句子就无法形成“再归表现”。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日语与汉语中“再归表现”的用法是一致的。
(二)“动作主体+动词+自身的一部分”与“动作主体+自身的一部分+を+他动词”
(4)苏小姐夺过来,摇头道:“你这人怎么邋遢到这个地步。你就把这东西擦苹果吃么?”(钱钟书《围城》)
(5)他立起来转身,看见背后站着侍候的阿刘,对自己心照不宣似的眨眼。(钱钟书《围城》)
(6)おれは今度も手を叩こうと思ったが、又みんながおれの面を見るといやだから、やめにして置いた。(此时,我又想鼓掌,但一想到被大家注视时那种怪异的感觉,还是放弃了。)(夏目漱石『坊ちゃん』)
(7)はじめて男は……柄の先で、草むらを叩いたりしながら、また歩き出した。(这个男人边走边用(捕虫网的)手柄左右扫着草丛。)(安部公房『砂の女』)
(8)今、桑は切株から土用芽を出して、食べごろの若葉をつけているそうだ。(据说从砍掉的桑树根部又长出了三伏新芽,而且长出了正好可以食用的嫩叶。)(井伏鱒二『黒い雨』)
例(4)中,“苏小姐”做了“摇”这个动作,“摇”的宾语为“头”,这个“头”是“苏小姐”身体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苏小姐”做的这个动作最后是作用在自己身上的;例(5)中,“阿刘”“眨”“眼”,因为“眼”是“阿刘”身体的一部分,所以这个动作最后还是回归到“阿刘”这个动作主体身上。例(4)、例(5)都属于“再归表现”。在汉语中,像这类表达方式还有很多,如“点头”“招手”“伸腿”“洗手”“刷牙”“刮胡子”等。例(6)及例(7)里出现的“叩く(敲、打)”这个动词是典型的他动词,但当它以例(6)“手を叩く(拍手、鼓掌)”这样的形式出现时,“叩く”这个动作并不对其他事物发生作用,动作结果最后回归到“手”,即动作主体身上。因此,例(6)属于“再归表现”;例(7)中,“叩く”的动作对象为“草むら(草丛)”,其动作结果并未回归到动作主体身上,因此,例(7)不属于“再归表现”。例(8)中的动作主体“桑(桑树)”是无情物,无法根据自身意志进行某个动作,尽管如此,“芽を出す(发芽)”这个动作也是由“桑”自身的性质引发的自发性动作。我们认为这类动作也属于自身的动作,同样属于“再归表现”。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日语与汉语中“再归表现”的用法也是一致的。
(三)表示“穿戴”等含义的动词的“再归表现”
日语中,还可以用“动作主体+名词(非自身的一部分)+を+他动词”的形式形成“再归表现”,可以在这类“再归表现”里使用的他动词非常少,主要是一些有表示向身上增添某种东西的意思的动词,如“着る(穿)”“脱ぐ(脱)”“かぶる(戴)”“履く(穿)”“浴びる(淋)”等。这些动词,同样存在于汉语中,因此,汉语也可以使用这种形式来形成“再归表现”。
(9)彼は入浴後いつも冷水を浴びることにしている。(他经常用冷水冲澡。)
(10)妻は赤い服を着て、白い帽子をかぶって買い物に行った。(妻子穿上红色衣服,戴上白色帽子后就去逛街了。)
(11)尽管有浴室,士兵们也不愿及时冲洗掉粘在身上的沙土。(王秀纯《美军官兵在沙漠中的生活》)
(12)她穿上一身小海军服,精神抖擞,天真活泼。(胡思升《少年歌手的沉浮》)
在例(9)中,“浴びる(淋)”这个动作是动作主体的“彼(他)”进行的,但“浴びる”这个动作的作用也要回到“彼”的身上;例(10)中,“妻(妻子)”进行的动作“着る(穿)”“かぶる(戴)”最后回到了“妻”的身上。例(11)、例(12)中“冲洗掉”“穿上”也是如此,动作主体发出的动作,都回到了动作主体身上,并且到此动作才算结束。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日语与汉语中“再归表现”的用法也是一致的。
三、“再归表现”的不同性
日语中,可以用“动作主体+自身的一部分+を+动词的使役态(使动形式)”形成典型的“再归表现”。汉语的使动形式是指动词使宾语产生该动作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即宾语不再是动作行为的受事者,而是动作行为的施事者。[1]例如“斗蟋蟀”“败家”“悦耳”“瘦身”“震惊世界”“震慑敌人”等,在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无法使用“动作主体+动词的使动形式+自身的一部分”的形式来形成“再归表现”,只有极少数的句子可以。
(13)手が滑って、持っていたコップを落とした。(手一滑,把拿着的玻璃杯摔掉了。)(『岩波日中辞典』)
(14)僕は早く村から出て行きたかった。敷石道を足を滑らせないように注意して黙りこんだまま歩きはじめると…(我早就想离开村子了。(我)小心翼翼地在石子路上默默地走着。)(大江健三郎『飼育』)
(15)月が木の間からのぞいている。(月亮从树间露出来。)(『岩波日中辞典』)
(16)が、間もなく、アルさんはまた降りて来て、店へ顔をのぞかせた。(过了不久,阿鲁先生又(从台阶上)走下来了,他又在店里露脸了。)(井上靖『あした来る人』)
(17)居里夫人发现两种新元素后,震惊了世界科学界。(叶永烈《居里夫人》)
(18)最近,他一直在努力地瘦身。
例(14)及例(16)是典型的“再归表现”,它可以换成如下的表达:
(14´)僕は……敷石道を足が滑らないように……(我尽量不让脚滑倒……)(16´)……アルさんはまた降りて来て、店へ顔がのぞいた。(阿鲁先生又来了,他头朝店里探望。)
例(14)、(15)、(16)这种典型的“再归表现”被称作“自身使役”。例(13)“手が滑る(手滑了)”仅是“手(手)”进行的动作,“滑る(滑)”这个动作是不会回到“手”上,自然也不会回到“手”的主人身上;但是例(14)“滑らせる(让……滑)”这个动作是“僕(我)”进行的,而且,它会作用于“足(脚)”上,也就是回到动作主体身上。例(15)、例(16)中,“のぞく(露出)”及“のぞかせる(使……露出)”也是如此。而例(17)中,“震惊”这个动作,并未回到动作主体“居里夫人”身上,因此不属于“再归表现”;例(18)中,动作主体“他”的动作“瘦(使……瘦)”,最后作用于“身”上,也就是回到了动作主体身上。因此,例(18)也可以被认为是“再归表现”。
四、结语
本文从相似性、不同性这两个方面对中日语法现象中的“再归表现”做了简单地分析与归纳。相似性主要表现为反身代词“自己”与反身代名词“自分(自己)”“动作主体+动词+自身的一部分”与“动作主体+自身的一部分+を+他动词”、表示“穿戴”等含义的动词的“再归表现”等三方面;不同性主要表现为日语中可以用“动作主体+自身的一部分+を+动词的使役态(使动形式)”形成典型的“再归表现”,而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无法使用“动作主体+动词的使动形式+自身的一部分”的形式来形成“再归表现”,只有极少数句子可以。以上仅是个人浅显的意见,还有许多亟待进一步研究与讨论的地方。比如,日本语言学家仁田义雄认为,作为再归表现,它不再表示对其他事物的作用,因而也无法形成被动态,他举了例子来说明这个理论:“ひげをそる(刮胡子)、手を挙げる(举手)、目を閉じる(闭眼)……”[2]在汉语中,诸如“他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这样的句子,是否属于再归表现,这又该怎么分类等,都有待于在以后的学习与研究中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兆鹏.现代汉语的使动用法[J].汉字文化,2002,(4).
[2]仁田義雄.日本語文法研究序説·日本語の記述文法を目指して[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1997.
(杜君林张正军浙江宁波宁波大学外语学院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