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古诗韵味来
2015-02-28卜尚尚乙常青
□卜尚尚 乙常青
读诗时,在疏通字句的基础上,应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知觉,通过再造想象,进入诗歌营造的艺术空间,走入诗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心海浪花朵朵,间接地体验和参与艺术化的生活,从而丰富自己的审美素养和情感知觉。那么应怎样冲破诗歌语言的物质外壳,深入到诗人创造的主观意象中去呢?
读出画面,构建风景。一首好诗就是一幅优美的画,诗人在描绘这幅画时,最直接的材料是形象。诗人将生活的大海浓缩为一滴艺术的水珠,将广阔的大地囊入寸幅笔墨中;读者是将艺术的水珠恢复为生活的大海,从寸幅笔墨回归到广阔的天地。要实现这一回归的过程,只有一条途径:艺术再创造,即在飞驰想象的基础上,连缀意象,让诗中描绘的声、光、色、态,像电影画面一样在头脑中显现出来。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将江南山村的广阔天地囊入“惊鹊、鸣蝉、稻香、蛙鸣”的笔墨中,读者借助想象脑海中幻化出如此景致:江南夏夜,月光皎洁,亮如白昼,鸟鹊以为曙光照临,惊跳枝间,弄得枝杈簌簌作响;清风徐来,诗人踽踽独行,耳听蝉鸣鹊叫,鼻闻稻香馥郁,在蛙声伴奏下,似乎听到了丰收的喜讯。真是鹊声、人声、蛙声,声声清脆入耳中,月光、水光、星光,光影陆离映眼前。画外更有诗人对丰收的企望之音,对农人的关切之情。
读出动态,体会诗情。诗人看到的景物都是鲜活的,富于动感与变化,当我们把诗中景物连缀成一幅(幅)图画之后,还须通过察言观色,理出飘逸之绪;琢磨感官,觅踪生情之因。化静为动,捕捉诗词中花开枝颤,云飘有声的特性;移步观景,体会诗词中空山传响,大形无痕的微妙。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为啥而“怜”?是因为涧边幽静,芳草鲜美而使作者“独怜”吗?恐怕就不止是草本身的原因了吧,可见这是作者的一种偏好,一种生性。应该是诗人不喜闹市,眷恋江湖的特点使然。不仅草让人怜爱有加,黄鹂也好像善解人意:鸣声悦耳却藏身枝叶繁密的树巢之上,也是并无撩人之意,颇具隐士之风,声籁天成而不承樊笼之欢,但是机缘雅士,这样写,是不是显示出诗人有一种自得之情?并非所有的好事都赶上他一个人,正觉赏心悦目,不想春潮暗生,暮雨疾至,让人怎不心生惆怅?惶惶然来到渡口,连呼船家不闻回音,只有小船兀自横泊在江滨水畔。无人管束的不系之舟是否算是作者自渡并济人的一种寄托?诗人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感应到的,思想到的,我们都慢慢地挖掘出来,写作的意图与诗作的主旨就不难寻味了。
穿透情景,感悟哲理。有些诗在显露诗情画意的同时,还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和启迪,情韵美之外还放射出哲理的光芒。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半亩大明镜一般的池塘,水澄澈清净,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的从源头流来啊!这是借物喻理的名诗,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理趣之美。首先表现出的是读书有悟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在这感受之外还有丰富的内涵和寓意,人们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日新月异的进步,启示读者只有思想的活水永远激荡,方能才思不竭。诗人将这一深刻的哲理融入悠悠的水流中,灌进明净的池塘里,将古诗中的哲理美推向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