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5-02-28姜天岩王立新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4期
关键词:教育者以人为本政治

姜天岩 王立新

(辽宁石油化工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抚顺 113000)

"以人为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姜天岩 王立新

(辽宁石油化工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抚顺 113000)

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具体工作的实践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本"。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确立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依据,以人为本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联系,及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体现三方面入手,谈谈我的体会。

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完成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思想政治工作中确立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依据

1.中西方传统的民本思想。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哲学上由来已久,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人性本善的看法,还有耳熟能详的“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重民论断。西方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人本思想到18世纪卢梭的回归自然的主张,在理念上都属于人本论,体现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而西方20世纪50年代的心理学界又兴起了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它主张作为一个生物体不是简单地由外界力量或无意识冲动所控制的,而是受他们自己价值观和选择性所支配的。

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主体,因而也就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纵观人类经济发展史,从生产力角度看实际上就是人才的作用持续增长的历史。毛泽东曾说:“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人才是强国之本,创业之源。人才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盛衰荣辱,尤其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关键。

3.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提高人的素质。人来源于教育、生成于教育、提高于教育,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饱满的人格。从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也始终贯彻以人为本,1999年6月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教育的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以人为本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联系

1.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根据无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要求对被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的宣传和灌输,而这一过程的完成是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这一社会主体来实现的,人是这一教育活动中的根本因素。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社会所需的政治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与被教育者现有状况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又要调动被教育者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自觉地接受教育。因此,人本思想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始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活动中,都要围绕“人”这一主体来展开。

2.运用以人为本的思想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以人为本的思想中,更多的是体现个体的地位和价值,要求个人得到尊重、重视,个人的利益得到满足,个人的价值得以实现,尤其是当前青年学生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以人为本思想更能引起教育者对青年学生个体的重视和关注,促使教育者加强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研究,使教育者的工作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只强调了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对被教育者的潜力挖掘,认为青年学生接受教育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没有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别对待。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在不停地发生改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穿以人为本思想符合当代青年的心理需要,更能调动他们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体现

内容要通过形式所表现出来,“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体现。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人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平等的人格。自由、平等是除生存权外的基本权利。建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平等的人格关系,是人本思想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彼此互相信任的开端。在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的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意识形态汹涌冲击,学生的思想问题多样化。再者当代青年学生个人的尊严越来越得到强化,叛逆思想越来越突出,只有尊重青年学生的人格价值,正确引导其个性发展逐渐向社会的共性需求过渡,才能使其具备社会所需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学生的人生价值。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学说用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就是要帮助广大同学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即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及其统一。一方面应该要求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多做贡献;另一方面希望每个学生把完善和发展自己作为人生的重要职责。在新时期,成才是大学生思想的“兴奋点”,是青年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体现出对自我成才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与追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把鼓励青年学生立志成才与报效祖国结合起来研究,不断加强对青年学生思想规律的认识,紧紧围绕青年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通过多渠道有计划、有步骤作为对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经常进行教育和引导,要与青年学生的内在需要相结合,把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转化为青年学生自身的内在需要。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必须具备的素质,是衡量学校教育的根本标志。我国几十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全面发展的规律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十分广泛,而又与许多学科教育联系密切,仅就其本身而言,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多方位、多层次、多因素、多形态、多渠道、多变化,严格遵循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所揭示的规律和人的思想变化发展规律,具体地分析形成一个人的观点、思想、立场等诸要素及其结构,比较准确地把握人们的思想脉搏,使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以进步的、科学的思想教育学生,不断提高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以人为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师的的使命所在,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姜天岩,男,1988.9生,辽宁沈阳人,辽宁石油化工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王立新,女,1967.2生,辽宁省抚顺人,教授,辽宁石油化工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代史。

猜你喜欢

教育者以人为本政治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