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研究
——以新疆某高校为例

2015-02-28孙宜龙新疆财经大学教务处新疆乌鲁木齐800新疆工程学院发展规划处新疆乌鲁木齐80000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0000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高校教师新疆

孙宜龙,赵 梅,田 丽(.新疆财经大学 教务处, 新疆 乌鲁木齐 800;.新疆工程学院 发展规划处,新疆 乌鲁木齐 80000.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经济贸易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0000)

新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研究
——以新疆某高校为例

孙宜龙1,赵 梅2,田 丽3
(1.新疆财经大学 教务处,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2.新疆工程学院 发展规划处,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3.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经济贸易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以新疆某高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表明,新疆高校约四分之一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高校、教育对象和教师本身等四个方面,建议从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实事求是开展高等教育改革、完善评聘考核机制、加强教师培训、教师个人应自觉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等方面预防和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

新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

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费登伯格首次把“职业倦怠”一词引入心理学领域。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产生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1]目前,学术界比较接受和认可的是马勒诗等人的观点,他们认为,职业倦怠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定义,即职业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的症状”。[2]情感衰竭是指个体的情感达到过度疲劳的状态,工作热情丧失殆尽;去人性化是指个体常以负面、否定的消极态度面对服务对象,表现十分冷漠;低成就感是指个体的工作成就降低,感到难以胜任工作,消极评价自己的工作意义与价值。

一、新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一)调查设计

1. 问卷设计。本研究在MBI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量表共有18个项目,分为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低落三个分维度。问卷每道题采用Likert5点法记分,0、1、2、3、4分别表示“从来没有”“极少有(一年几次)”“有时有(一个月几次)”“经常有(一周几次)”与“一直有(每天)”。

2. 信度与效度。分半信度检验,是常用信度检验方法之一,反映测验项目内部一致性程度,即表示测验测量相同内容或特质的程度。相关越高表示信度越高,或内部一致性程度越高。采用SPSS16.0对问卷进行分半信度检验,spearman-brown为0.867,说明本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本研究问卷的效度指标主要考察了内容效度。本问卷的问题是根据通用的MBI量表进行编制的,并在编制好以后,请三位心理学专家和高校教师对问卷进行了初步审定,本问卷的测验题目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符合测量的目的和要求,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3.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本研究以新疆某高校为例,探究新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中选取新疆某高校165名教师为调查对象,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52份,有效率为92.12%。在有效的被试问卷中,男教师占52.63%,略多于女教师的47.37%;汉族教师占80.26%,少数民族教师占19.74%;教师身份方面,专任教师比重为78.28%,双肩挑教师占21.72%;从调查对象年龄来看,31~40岁的青年教师最多,占教师总数的40.79%,其次是41~50岁教师占27.63%,30岁以下、51岁以上教师分别占19.74%和11.84%;从职称来看,中级职称教师占48.03%,副高25.66%。

(二)调查结果

1. 总体情况

本问卷共18题,三个分量表各6题,各题选项分别为0、1、2、3、4,取中间值2为标准,本研究界定:总得分大于或等于36分为职业倦怠,大于或等于54分为严重职业倦怠;各分维度得分大于或等于12分为分维度职业倦怠,大于或等于18分为严重职业倦怠。

本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新疆高校教师中有23.03%的教师存在职业倦怠,3.95%的教师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总体情况并不严重。从各维度来看,高校教师情绪衰竭程度较高,去个性化和成就感低落程度低。51.32%的教师情绪衰竭程度较高,17.11%的教师存在去个性化现象,有21.71%的教师存在成就感低落,本研究认为这部分教师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

2. 新疆高校教师在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差异分析

(1)不同性别教师差异分析

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不同性别教师在总得分及三个维度上的sig值均大于0.05,表明不同性别教师在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低落方面差异不显著。

(2)不同民族教师差异分析

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汉族与少数民族教师在总得分与三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分析汉族与少数民族教师平均值发现,汉族教师在总得分与三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少数民族教师。

(3)专任教师与双肩挑教师差异分析

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专任教师与双肩挑教师在总得分与三个维度得分差异不显著。从平均分分析发现,专任教师情绪衰竭程度低于双肩挑教师。

(4)不同年龄组教师差异分析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不同年龄组教师在去个性化上存在显著差异(p=0.023〈0.05),在总得分、情绪衰竭、成就感低落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经事后检验可知,在去个性化方面,30岁以下教师与31~40岁教师存在显著差异(p=0.017〈0.05),30岁以下教师去个性化程度低于31~40岁教师;30岁以下教师与51岁以上教师差异极其显著(p=0.005〈0.01),30岁以下教师去个性化程度低于51岁以上教师。其他年龄组间教师在去个性化上差异不显著。

(5)不同职称教师差异分析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不同职称教师在总得分(p=0.004〈0.01)、情绪衰竭得分(p=0.002 〈0.01)、去个性化得分(p=0.004〈0.01)上有极其显著差异,而在成就感低落方面差异不显著(p=0.185〉0.05)。经LSD事后检验可知,副高职称教师与初级职称教师在总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0〈0.01),副高职称教师得分高于初级职称教师得分;中级职称教师与初级职称教师在总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6〈0.01),中级职称教师得分高于初级职称得分。

二、新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分析

新疆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与社会、学校、教育对象及教师个体均有一定的关系。

(一)社会因素

1.新疆高校教师经济、社会地位低于社会期望。人们经常给教师冠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美誉。然而现实情况是,高校教师经济收入相对其他职业还属于中下水平,新疆高校教师经济收入水平与内地高校又存在一定的差距。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与较高的社会期望形成了鲜明反差,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十分容易诱发职业倦怠。

2.社会知识的剧增与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教师带来巨大挑战。21世纪,知识倍增的时间较以往更短。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单一途径,尤其是近几年“慕课”的兴起,对高校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也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3.不断深入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极大地增加了教师压力。高等教育领域一系列改革举措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师德建设等诸多方面给高校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荷和压力。

(二)高校因素

1.高校教师工作繁重,工作压力大。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增加较快,教师引进数量相对缓慢,师生比提高。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新疆兵团11所本科院校平均师生比为16.02:1,其中8所学校高于17:1,个别学校高达20.08:1。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本科院校2012年本科教育质量报告.一些高校教师周课时达20节以上,教学任务十分繁重。高校教师不仅要从事繁重的教学工作,科研任务也十分繁重,一些教师为了完成科研任务,不得不在教学之余申请课题、撰写论文。此外,高校内部各项教学竞赛、科研考核、职称晋升、学生评教、挂牌选课等进一步加重了教师工作压力,极易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本研究表明,高校教师情绪衰竭在职业倦怠的各维度中最为严重,这与高校教师的工作性质具有重要关系。

2.高校教师培训、进修工作较薄弱。一些高校没有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培训、进修机会。作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高校,其教师培训进修工作时常因为赴内地参加培训的经费、时间难以落实到位,没有得到有效开展。即使现有的培训课程也存在理论性强、缺乏前沿性知识和操作性实践训练,培训内容过于陈旧。教师培训工作的短缺,无法满足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难以促进教师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从而产生成就感低下,容易诱发职业倦怠。

(三)教育对象因素

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具有易接受新生事物、富有创新精神、对互联网等新媒体具有敏锐的体验力等优势,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还表现出过于自我、自命不凡、缺乏艰苦学习、抗压能力较弱等特点。这对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专业技能不扎实、教学方法陈旧、不能实施因材施教的高校教师就会感到来自教育对象的压力,对教学工作的成就感就会降低,易产生职业倦怠。

除上述当代大学生的共同特征以外,新疆高校学生还存在多民族性、多元文化并存、生源质量偏低、学习自觉性较差等情况,这无疑给新疆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更大的负担和挑战,在如何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而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如何处理好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学生群体关系,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极大地增加了高校教师教学和管理的难度。

(四)教师个体因素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从低到高的五种基本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高校不同群体的教师需求层次也不尽相同,但都有不同程度地未获得满足。例如,住房问题未得到及时解决是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状态的重要因素,具有高级职称的高校教师渴望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教师个体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职业认同感降低,缺乏工作积极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高校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项任务,这就要求其具有符合专业要求的知识和技能。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标准、高要求会使教师感到知识与能力的消耗殆尽,出现才智枯竭感,进而对工作产生厌烦情绪,工作热情降低,从而产生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

三、预防和缓解新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与建议

(一)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政府部门应大力增加高等教育投入,努力提高高校教师收入水平,改善教师待遇,尤其是要增加教师收入中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的基本工资,提高基本工资占教师总收入的比重,这有利于教师专心、踏实地从事教学工作。此外,要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维护教师的利益,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尊师重教,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实事求是开展高等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对高校教师来说既是重要的机遇,同时也对高校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是造成其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实施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有利于激发高校教师的工作动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要多倾听高校教师的呼声,让其成为高教改革的主体,使其积极投身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之中。

(三)完善评聘考核机制

高校评聘考核制度要有利于发挥制度的导向、激励、鉴定和改进等功能,从而激发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热情,提升教师工作成就感,避免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高校在职称评聘、考核评优等方面应进一步做到灵活把握,充分尊重教师个体差异性。例如在高级职称评聘上,可以设置教学型、研究型、教学科研并重型高级职称岗位,让每位教师都得到合理公正的评价,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高校要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二者之间的关系,避免评聘考核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促进教师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

(四)加强教师培训

加强高校教师培训是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有力措施。首先,高校要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将教师培训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尽可能地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其次,高校要改革教师培训的内容,根据不同职业阶段的教师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例如,针对青年教师应多开展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教学基本技能方面的培训;针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应重点开展教育教学理念的培训,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再次,在改革培训内容的同时,还应完善培训制度建设,加强教师培训过程管理,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

此外,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研讨、教学评估、咨询服务等,主动帮助教师提升自我,增强教师工作认同感,提高工作积极性,更好地避免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或降低教师职业倦怠出现的几率。

(五)教师个人应自觉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1. 正确认识教师职业,提高压力应对水平。首先,高校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客观全面地看待教师职业。尽管高校教师没有丰厚的福利待遇,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青年学子沟通交流,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感受他人的智慧、情感,实现教学相长,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高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应对压力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劳逸结合,提升职业幸福指数。

2. 努力加强自主学习,优化专业知识与能力。今天,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如果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微课、慕课等开展教学,不仅能够使教师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实现资源、经验的共享,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性,同时也能为与学生沟通、解决学生问题提供更便利的渠道,从而增强教师的工作效能感和控制感,有利于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

[1]杨秀玉,杨秀梅.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 2002,29(2)::57.

[2]Maslach C,Jackson SE.MBI:Mashlash Bomom Inventory[M].Palo Alto,CA.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81:45-53.

[3]周金城,陈乐一.我国高校教师薪酬水平状况的实证研究——基于679份调查问卷的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3,(5):17.

Current Status of Xinjiang College Teachers’ Burnout —TakingCertain University in Xinjiang as an Example

SUN Yi-long1,ZHAO Mei2,TIAN Li3
(1. Academic Affairs Office,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Urumqi, Xinjiang 830012;
2. Department of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Xinji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Urumqi, Xinjiang 830023;
3.Economy and Trade College, Urumqi Vocation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23)

With certain university in Xinjiang as an example,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show that about a quarter of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in Xinjiang have different degree of job burnout, The overall situation is not very serious. University teachers have job burnout mainly from four aspects∶ the socie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ducation object and teachers themselves. so we suggest to take measures to change the situation from building social respect and from atmosphere to carry out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appraisal and evaluation, strengthen the teacher training. At the same time, teachers should consciously promote their ow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prevent and alleviate university teachers' job burnout.

Xinjiang; college teacher; job burnout

G637

A

1009-9545(2015)05-0060-04

2015-05-20

新疆工程学院2013年教学改革项目(2013gcxyj22jc1507)

孙宜龙(1983-),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赵 梅(1978-),女,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田 丽(1982-),女,助教,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高校教师新疆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