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经典诵读多样化形式与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5-02-28白祥志
◎白祥志
大语文经典诵读多样化形式与学习兴趣的培养
◎白祥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都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大语文教育观正逐步深入人心,大语文经典诵读也随之应运而生。国家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重要作用,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热潮。这意味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正以崭新的面貌向我们走来。但各地对经典的学习大多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试图就经典的诵读形式和评价形式来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
一、诵读是学习大语文经典的基本方法
一种技艺的习得需要长久用功才有小成,同理,学习任何圣贤经典都要反复浸润,坚持不懈,方有成就。学习圣贤经典需要全心投入,长时研修。如果追求短平快,不但收获甚微,还会留下隐患。今天我们学习圣贤经典首先要学会诵读。
《吕氏春秋•博志》中记载说:“盖闻孔丘、墨翟,昼日讽诵习业。”《黄帝内经•灵枢》雷公曰:“请受道,讽诵用解。”讽,即背诵、朗读、传诵。自古以来,诵读就是学习圣贤经典的基本方法。
当前国学经典的学习基本以诵读为主,这也抓住了根本。学习圣贤经典,要大力推广、发扬这种优秀的学习方法。
二、诵读方式的单一——新鲜过后的枯燥
心理学试验表明:人对刚接触的东西觉得新鲜,兴趣盎然,但长时间重复呈现同样的内容就会觉得枯燥。经典诵读也一样,学生刚开始诵读经典时,都觉得好玩、有趣,但时间一长,孩子们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倦。究其原因,大致是由于教材单一,教学方法死板。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慢慢就会把诵读经典当作完成任务,诵读流于形式,效果也一般。这时,老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改变诵读形式,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诵读中感受经典的魅力,汲取经典的营养。
三、诵读形式多样化
要提高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首先要克服重复带来的枯燥感,成年人面对重复的内容都会觉得枯燥,更何况智尚不成熟的学生。在诵读内容相对单一的条件下,克服重复带来的枯燥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强诵读形式的多样化,新颖多变的诵读方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一)朗朗读
诵读的基本形式是开口出声,古人说书声琅琅,指的就是开口诵读,这种诵读讲究端身正坐,心平气和,字正腔圆,不疾不慢,自然有度。
(二)大声读
除朗朗读之外,大声读也是常用的读书法,一般是短时的高声朗读。这种朗读有气势,感情饱满,但是不能持久,时间长了就会损气,所以不宜长时大声诵读。
(三)唱诵
古人读书,很多时候都有一定的调子,有点唱的感觉,所以把这种诵读方式叫做唱诵,我们诵读经典,也可以自由唱诵,以此增进学习兴趣。
(四)念诵
念诵是佛教诵读经典的特有方式,我们若在寺院见到僧侣诵经,就是典型的念诵。这种诵读方式,琅琅上口,韵味十足,令人回味无穷。中小学生在诵读经典时,也不妨一试。
(五)默诵
默诵就是口唇不动,心里诵读,这种诵读不适合人多的场合,学生诵读,除了出声诵读,也可以默诵默记,将所诵读的内容记在心中,时时在心中默念,所谓念兹在兹。
(六)观诵
观诵是道家特有的诵读方式,这种诵读方式除了采用传统的开口出声或默诵外,还增加了内观这一做法。具体而言,就是诵读经典的时候,或出声,或默诵,在声音的层面,要讲究合韵,尤其要符合现代音节的1、2、3、4,比如,诵读“道,可道也,”就要做到1、2、3、4的发音特点,在默读的时候,也要注意用心倾听自己的声音。除了注意声音要求外,更要注意内观的作用。即诵读时,双眼微闭,目光内视,一字一句的诵读,要用自己的眼睛观看所诵读的文字,力求使文字呈现出发光的状态。从观的内容来说,主要有观心、观音、观光三种。
所谓观心,就是诵读时内视心灵,或者心区,看到心区文字的内涵。
观音就是听自己的声音时,将注意力集中到所听的字上,要力求观到诵读的文字。
观光就是要观想身体内外的白光贯注,或五色光柱贯注,使诵读的文字发出五色光芒。
道家观诵,长期运用,可以达到很高的诵读水平,除了对文字的理解超过常人之外,身体素质方面的变化也比一般人要好很多。
除了以上几种诵读形式外,还有一些诵读方式,可供大家参考,以期提高同学们诵读经典的兴趣。其他诵读形式如课前诵读,课间操诵读等;家庭诵读如亲子读,听读等。
(七)从诵读人数分类
主要有个人诵读,多人诵读,小组诵读,全班诵读等形式。
(八)从活动与否划分
1.打坐诵读
打坐诵读可以单独闭目静坐诵读,也可以围圈诵读,一人坐中间,感受周围人诵读带给自己的能量。
2.活动诵读
活动诵读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如:
接龙诵,一人诵读一段,或每人一句;经络拍穴诵,老师在诵读之前,教学生认准经络穴位,诵读时一边诵读,一边拍打经络穴位,也可以在诵读时互相拍打对方经络穴位。
还有游戏诵,跟诵,互相问答诵,抽签竞赛诵等形式。
经典诵读不仅仅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更是改变社会风气,培养道德情操,培育创造型人才的良方,这是一项长期而浩大的工程。我们在具体操作时,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经典诵读教育要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绝不可揠苗助长。多样化的诵读形式,可以让孩子们更喜欢诵读经典,在快乐中诵读经典,在游戏中沐浴经典。
四、评价形式多样化
(一)注重评价激励
诵读经典,要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过程,有评价,而不能认为只要读一读就好,读总比不读好,有了这种思想,诵读的效果就会打折扣。孩子一旦发现老师有这种心思,就会敷衍了事,把经典诵读当成任务,丧失诵读的兴趣,所以我们不但要坚持不懈的诵读,还要特别注重诵读的评价、激励机制。只有恰当运用评价激励机制,孩子们的诵读积极性才会更好地调动起来。
(二)评价形式多样化
经典诵读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只有多样化的评价,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下面从不同角度探讨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1.个人诵读为例,可以在全班评选出诵读坚持最好的同学,进步最快的同学,坐姿最端正的同学,按照经典内容落实最好的同学,单篇诵读次数最多的同学等等,每项可以评选若干名同学,奖励面要适当,不宜过多或过少。过多会失去激励作用,过少会丧失积极性,不利于诵读活动的开展。评选出以后,由老师组织全班同学,举行发奖仪式。总之,要用各种形式的评价来激励同学诵读经典。
2.集体诵读,可以评选背诵最多的小组,最整齐的小组,最投入的小组等。
3.将单纯的诵读与其他科目的学习结合起来进行评价
课前诵读,用三分钟乃至一分钟诵读,就会达到安静就座,整齐有序的学习状态。评选出课前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班级。
4.结合学校各项活动进行评价
如学校集会,升旗,中午放学等,由于学生人数多,吵闹喧哗严重,可以让学生在集会前诵读经典,评选出集会安静的班级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评价的有效方法。
总之,随着经典诵读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的热情会出现差异,一些孩子会更喜欢诵读,而另一些可能觉得枯燥乏味。老师要善于调整自己的课堂,一方面要有多样化的诵读形式,另一方面要有多样化的评价机制。只要我们坚持努力,经典诵读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
(白祥志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恩玲中学 7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