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差异中动机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论如何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动机
2015-02-28王永亮李冬青李思涵
王永亮 李冬青 李思涵
(1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开封 475000 2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文理学院 北卡罗莱纳 27599-3155)
一、引言
近年来,个体差异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一些教师认为由于现代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授课而非一对一授课,所以研究个体差异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是不必要的。但是,最终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是通过对语言的不同需要用各种不同的方式习得的。因此,对于二语习得的研究者来说,二语习得的研究是建立在对个体差异的研究之上。同时,对于个体差异的研究Gardner和Lambert主要将其分为九个方面:学习者的动机、态度、能力、学习方式、年龄、性别、认知方式、性格和智力。①本文将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个体差异的概念。第二部分通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为教师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提出建议,即如何充分利用学生个人差异的外部因素来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部分阐述本文的最终结论。
二、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主要内容
(一)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内涵
Dornyei②认为,在心理学发展早期,研究者尝试同时理解人类大脑的普遍原理和个人大脑的独特性。对个人大脑独特性的研究为差异心理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现在被称为个人差异研究。根据此术语的字面意义,个人差异可以被理解为:个人不同于他人的显著的特点。
Michael Eysenck认为,个人差异即个人不同于规范性人类性格特征的稳定的系统性偏差。Sir Galton被认为是对个人差异进行科学系统研究的第一人,其研究采取的统计技巧是定量心理学的开端。之后的法国心理学家Alfred Binet提出的个体心理学是对其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进行科学系统规范的第一人。因为二语学习者的学习成果不尽相同,所以在1960年后个人差异对二语习得的研究开始主要关注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学习动力。
在二语习得这一研究领域内,个人差异通常被看做是学习者在动机、态度、能力、学习方式、年龄、性别、认知方式、性格和智力方面的区别。这些因素其中一些是独立变量,一些是外部变量。由于独立变量,例如:学习者的性别、年龄等教师无法改变,所以教师只能从外部变量着手进行教学。
(二)学习动机的定义
近年来,有关二语习得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区别语言学习者和影响其学习成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老师通过强调学生的自身学习动机(外在动机)和通过选择不同教学手段学生反映出的学习动机(内在动机)来指导教学。同样,Ellis指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理论模型的改变也反映出研究者对学习动机越来越重视。Lambert与Gardner撰写的加拿大双语背景下对语言教育的社会心理③一文中Gardner首先对学习动机进行详细研究并将学习动力分为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融入型动机与正向引导密切相关,即学习者希望融入到所学语言的文化中去并成为其社会的一员。而工具性动机则指学习者希望通过学习通过考试或者提高薪资。对比之后不难发现,在不同性质的动机导向下学习者会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对英语电影感兴趣的学生会经常通过看英语电影来学英语,因此融入型动机会驱使这些学生在课外通过观看英语电影来学习英语。受此动机影响的学生会保持较长时间的学习热情。而受工具性动机影响的学生则会以通过高考为目标被动地学习,在达成短期目标后就会放弃英语学习。因此,怎样保持学生长时间的学习动力值得老师们的研究与关注。
三、学习动机对教学的启示
(一)动态学习动机的作用
Dornyei④认为,在研究学习动机时,学习动机如何产生、变化和发展与时间密不可分。因此,研究学生在进行长时间学习时的动机十分重要。同时拥有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动态观点在两个领域上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一,教师运用系统的激励策略可以有效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二,学习者自我控制的形成可以有效地帮助学习者控制其情感状态,从而影响其对学习的态度。
(二)保持学习动机的可行性方案
考虑到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方面的方式应当被作为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方法。但是保持学习动机这一实用方法却没有得到研究者应有的重视,相反教师如今更加依赖于杂乱的教学方法。而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研究者在此领域过于关注学习动机这一概念本身。尽管如此,现在仍有一些研究者提出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方案。
1.保护学生自尊心增加其自信心
教师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帮助其增强自信心,这是教师激励教学法实践中最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最常被忽略的一部分。Dornyei⑤认为,学习者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与其心理因素紧密相连。许多自信心缺失的学生是因为害怕失败而导致的,所以教师应该为这些学生提供通过尝试就可以成功的机会。这就意味着老师应该通过设计每个学生都可以做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可以提高自信心的机会。同时,一旦学生在语言学习上有所进步教师就应该给学生正面的反馈。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学生自信心的增加不仅对自身今后学习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可以激励周围同学一起进步。因此,教师给予学生的鼓励会给学生一种自己有能力获得成功的信念。在很多情况下一句话的确可以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结果,在我的教学经历中确实也证实了这个观点。Covington⑥的自我价值理论也同样证实了这一点,Covington的自我价值理论强调当人类遇到竞争、失败、消极评价时就会寻找个人价值,而这些经历就是学生会在课堂中经常体会到的,因此教师即使在学生学习进步不明显时也该仍然鼓励他们。
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学习对于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就体现出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自主”一词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热门词汇,它同样可以被称为“自我调节”。著名的自我决定理论中也强调了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的关系。自我决定理论强调动力的出现是基于自由选择的基础。我们也曾在教学中实践过此方法,我们非常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并希望用通过布置阅读英文文学作品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学生不仅仅只关注文章的内容,他们也要写关于作品的文章主题、人物分析。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其写作能力。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每个学期坚持做这份作业的学生比没有坚持的同学在阅读与写作水平方面有了更大的提高。
3.重视形成性评价而非总结性评估
Falout⑦认为,测试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形成性测验可以很好地激励学生。当然如果要充分发挥形成性测验的作用学生就必须理解测试的目标与作用,所以当形成性测验与总结性测验模式过于一致时学生就无法判断所做测验的目的,形成性测验的目的也就无法达到了。与形成性测验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总结性评估测验,因为总结性评估的高风险性很有可能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对于测试的形式的反应是不同的,所以测试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四、结语与展望
通过分析,明白了对于一名教育者来说,计划好如何支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如何引导他们踏入学习的正确轨道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语言学习活动,并使他们学会自我激励。通过研究,认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者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也认识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内化其学习动机,需要学校、教师和学习者的共同努力。■注释:
①Gardner,R.C.&Lambert,W.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languagelearning[M].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72
②Dornyei,Z.The Psychology of the Language Learner: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Jersey:Lawreence Earlbaum Associates,Inc.2005
③Gardner,R.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 and motivation[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④Dornyei,Z.Motivation in action:Towards a process-ori⁃ented conceptualisation of student motivation[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nal Psychology,2000,70,519-538
⑤Dornyei,Z.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Motivation[M].Edinburgh: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⑥Convington,M.Making the Grade:A Self-Worth Per⁃spective on Motivation and School Refor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⑦Falout,J.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of motivation re⁃search:An interview with Ema Ushioda[J].The Language Teacher,2011,35(2),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