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出版事业类中文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研究
2015-02-28王福军徐国红冷怀明
王福军,徐国红,冷怀明
(1.遵义医学院 学报编辑部,贵州遵义563099;2.遵义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贵州遵义563002;3.第三军医大学 学报编辑部,重庆400038)
10种出版事业类中文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研究
王福军1,徐国红2,冷怀明3
(1.遵义医学院 学报编辑部,贵州遵义563099;2.遵义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贵州遵义563002;3.第三军医大学 学报编辑部,重庆400038)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
编辑出版学;中文核心期刊;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学术期刊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不断发生变革,但目前为止,被引频次仍是评价学术期刊的最有效指标[1]。被引频次是对论文质量客观、真实的反映,也可表明广大同仁对论文质量的认可度,更是对期刊学术影响力作出重要贡献的指标。因此,高被引论文一直以来都为广大作者和期刊编辑所关注,关注高被引论文可及时了解该学科领域的热点话题。为此,本研究拟通过对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收录的10种出版事业类核心期刊2003~2013年的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编辑出版学领域10年来的研究热点,为广大作者选题和期刊编辑进行专题策划、特邀约稿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收录的12种出版事业类核心期刊[2],剔除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刊物《读书》和中国知网收录数据不全的《现代出版》,剩下的10种期刊,创刊最晚的为2003年,故检索时间范围定为2003年以后。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分别对所选定的10种出版事业类期刊进行检索所获得的300篇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利用2012、2013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3-4]、2011版《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5]了解10种出版事业类中文核心期刊的2011、2012年的影响因子,2006~2010年的5年影响因子、总被引篇数,总载文数、总被引率,前30篇论文最高被引论文被引次数,最低高被引论文被引次数(表1),以对10种期刊进行基本评价。并通过所下载的数据资料统计其前30篇高被引论文的发表年代分布(表2);最高被引论文的题目、出版年及被引频次年代分布(表3);有3篇及以上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分布(表4);由于出版事业类期刊没有要求对每篇文章标注中图分类号,故不能研究其学科分布,且各刊栏目设置多样,限于篇幅,通过查找原文和各刊总目次,统计了各刊排名前两位的栏目(表5),以分析归纳编辑出版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2.1 10种期刊的基本评价及高被引论文期刊分析
10种期刊均为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收录,可以反映当前编辑出版学领域研究的整体水平。表1为10种期刊的基本参数及高被引论文统计,为了方便统计,表2和表5将10种期刊按表1所列顺序用C1~C10表示。
影响因子的变化可以相对公平地反映各刊的学术影响力。10种期刊2006~2010年5年影响因子的平均值为0.396,2011、2012年影响因子的平均值为0.468、0.549,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说明该类期刊的整体学术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就单刊而言,除《中国出版》和《出版发行研究》影响因子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外,其余8种期刊影响因子都显著提升,提升最高的为《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和《编辑学报》,分别提升0.272和0.211,进步最大的为《出版广角》,提升0.187,排名由原来的第十升为第九。2年影响因子均超过平均值的仅有《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和《编辑学报》,两种期刊在编辑出版学领域具有明显优势,说明其余8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有待进一步提升。5年总载文最多的是《出版广角》,总被引频次为第三,载文数排名第五的《编辑学报》,总被引频次排名第一。10年总载文最多的仍是《出版广角》,总被引篇数为第七;总载文数第二的《中国出版》总被引篇数为第一,由此可见,总载文数的多少并不能决定总被引频次,被引频次主要还是由期刊所刊载论文的质量决定。
从表1可看出,10种出版事业类核心期刊总被引率最高的《编辑学报》为71.7%,最低的《出版广角》为21.5%,平均被引率为49.05%。由此可看出,数据库中收录2003~2014年6月24日的10种出版事业类期刊文章有50.95%没有被引用过。高被引论文中各期刊之间及内部之间的差距也较大,最高被引论文《编辑学报》与《出版广角》之间相差128次,《出版广角》最高被引论文仅有13次,两者第30篇高被引论文之差为40次,前30篇高被引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之差为1737次;《编辑学报》的最高被引论文与最低高被引论文之差也高达93次,各刊及内部之间总被引率和被引频次的差距十分悬殊。
2.2 高被引论文年限分析
从表2可看出,除C4外,其余9种期刊0~1年出现高被引论文,高被引论文共57篇,占19%;2~5年出现大量高被引论文,共151篇,占50.3%;6~9年有87篇,占29%;10~11年有5篇,占1.7%。10种出版事业类核心期刊0~1年就出现了高被引论文峰值,这可能与21世纪初人们获取资源的手段有限,出版事业类期刊又相对较少有关,出版事业类论文的撰写周期也相对其他自然科学论文较短。2~5年又再次集中出现高被引论文,6~9年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10~11年出现的就比较少了。由此可看出,10种期刊的300篇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出现在0~5年,2003年高达57篇,2004~2007年达151篇,单年出现最多高被引论文的为2003年,最少的为2013年。
表1 10种出版事业类中文核心期刊基本参数及高被引论文统计
C1、C3、C5、C10四种期刊均在0~1年出现高被引论文的峰值,分别有高被引论文9、10、6、9篇,C2、C4、C6、C7、C8、C9在第4、6、2、4、5、5年出现,分别有高被引论文7、7、8、6、8、6篇,10种期刊出现高被引论文的峰值主要集中在0~6年,未在同一年份出现两次高被引论文峰值。
2.3 10种出版事业类中文核心期刊最高被引论文分析
从表3可看出,10篇最高被引论文中,2005年发表的最多,有5篇,占50%;2007年次之,有2篇,占20%,2003、2006、2009年各有1篇,各占10%。其余年份没有出现最高被引论文。最早出现最高被引论文的期刊为C10,于2003年发表,发表后的第4、7年出现两次高被引峰值,达4次;第1、5、8、10、11年未被引用,其余年份也只有1次引用。引用最多的1篇为C1期刊2005年所发表,引用次数高达141次,比10种期刊中最少次数的高被引论文多128次,此文也在第5、9年出现两次高被引峰值,达22次;C1、C7期刊分别于2005年、2009年发表的最高被引论文,从发表当年开始被连续引用至今。10种期刊的最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均在第4年后进入高被引区,第5~9年达峰值。
表2 10种出版事业类中文核心期刊前30篇高被引论文发表年份分布
表3 10种出版事业类期刊最高被引论文的题目、出版年及被引频次年代分布
10篇最高被引论文中期刊研究、数字出版各4篇,占80%,都是2003年以来发表的,编辑工作1篇,图书评论1篇,说明期刊研究和数字出版两个领域受到关注的程度比较高。
2.4 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分析
统计10种期刊的300篇高被引论文,有3篇以上高被引论文的作者为11位,共43篇,占14.3%;高被引论文最多的作者程维红有7篇,其次为游苏宁6篇;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在科研研究所、高校所办杂志编辑部各17、14篇,杂志社9篇,出版社3篇,来自北京地区的单位8个,其余3个分别为武汉、郑州、洛阳,见表4。说明高被引论文≥3篇的作者主要集中在北京地区的科研研究所和高校所办杂志的编辑部。
表4 有3篇及以上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分布
2.5 高被引论文栏目分布
10种出版事业类中文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的栏目分布见表5。10种期刊排名前两位的栏目共发表162篇高被引论文,占总高被引论文的54%,说明其可以代表10种期刊所刊载论文的重点研究方向,分析这162篇论文所属研究领域,可初步判断10年来编辑出版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排名第一为C2、C3期刊,其前两位栏目发表高被引论文 23篇,占14.2%,其中C3期刊有3个栏目并列第二,其次为C1期刊,排名前两位的栏目发表高被引论文20篇,占12.3%,排名前两位的栏目发表高被引论文占该刊9%以上的还有C7、C9、C10,其余4种也在6%以上。
运用中图分类法并参考文献[6]将上述162篇文章进行归类,10种期刊所刊载文章主要集中在以下12个研究方向:期刊研究、学术理论、数字出版、编辑工作、改革探索、出版物营销、图书评论、出版文化、版权保护、学术不端、传播学、出版工作;其载文数依次为42、34、24、21、11、8、6、6、5、2、2、1篇。从数量上来说高被引论文大于10篇以上的研究方向无疑是编辑出版学领域10年来研究的热点,前5个方向的高被引论文占总量的81.6%,说明期刊研究、学术理论、数字出版、编辑工作、改革探索是编辑出版学领域10年来的研究热点。
表5 10种出版事业类期刊刊载高被引论文居前两位的栏目(共162篇)
3 讨论
高被引论文对于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贡献得到了期刊评价人员和广大编辑同仁的广泛认同,刊载高被引论文越多的期刊其学术影响力越大[7]。目前,国内张建合[8-9]、姚玮华[10]、吉家友[11]已对《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学报》、《科技与出版》、《中国出版》等单刊的高被引论文进行了深入研究,归纳了各刊所刊载的编辑出版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同行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体现了各刊的办刊特色及主题选择意向,对于广大作者选题和期刊编辑进行专题策划和特邀组稿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结果表明10种出版事业类中文核心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的总体水平不是很高,有待进一步提升,影响因子除《编辑学报》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期刊大于1外,其余8种期刊均未超过平均值,但总体还是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从表1可看出10种期刊及内部之间的总被引率和被引频次的差距也十分悬殊,导致被引频次悬殊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各刊所服务的作者群体和读者对象不一样,《编辑学报》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期刊拥有庞大的作者及读者群体(主要是科技期刊编辑),其余8种的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体是出版社的编辑人员。表2结果显示10种期刊的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出现在0~5年,而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与其他自然科学类专业期刊不同的是0~1年就出现了高被引论文的峰值,这也体现了出版事业类论文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原因可能在于自然科学类论文的完成周期要长于出版事业类。
从表3可看出,刊登时间越长被引用次数越多的可能性越大,成为高被引论文的可能性也越高,10篇最高被引论文仅有《编辑学报》期刊的最高被引论文出现两次引用高峰,根据其主题不难看出,该文体现了办刊人的心声和梦想,这样的主题自然会赢得广大作者及读者的青睐。从表4可看出,高被引论文主要还是集中在出版业比较发达的北京地区,作者群体也主要是该地区的知名编辑人士,因此,我们在进行选题策划时应尽量邀请此类作者就编辑出版学领域的热门话题进行讨论。也可根据某个热门话题向广大社会群体征稿,并组织该话题的专稿。例如《编辑学报》组织的“全媒体时代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组织的“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的对策”、“科技期刊全媒体转型”等主题论坛。
10种期刊的最高被引论文的主题内容统计结果和排名前两位栏目的高被引论文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两者都体现了期刊研究和数字出版是编辑出版学领域10年来的研究热点,办好期刊是我们每个编辑的追求和一生的梦想,这样的话题既是编辑出版学领域的热点话题,也是我们期刊界永恒的主题。数字技术使出版的各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变革,数字技术对出版的影响自然就成为了广大编辑同仁研究的热门话题。从表5可看出,学术理论、编辑工作、改革探索方面的高被引论文也都在10篇以上,对于学术期刊的改革,至今还未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经过几年的试验性改革仍未寻求到有效的办法解决我国一些学术性期刊“小、散、烂”的缺点,在这些领域有独到见解和创新性的文章,我们编辑应该及时予以发表,这类文章有望成为未来的高被引论文。研究结果还表明学术理论和编辑工作方面的内容也是大家所关心的,其在162篇高被引论文中分别排名第二和第四,这两个研究领域的创新性稿件也是我们出版事业类期刊的编辑应积极争取的。
综上所述,本文所研究的期刊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均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些期刊社都有自己的核心作者和专家群体,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稳定作者队伍,不断组织和挖掘本学科领域的优质论文,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和扩大刊物影响力,树立期刊的独特品牌以期发表更多的高被引论文。
[1]陈燕.学术期刊网络传播的评价指标与方法探讨[J].评价与管理,2009,(3):58-61.
[2]朱强,戴龙基,蔡蓉华.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6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北京万方数据有限公司.2012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59-60.
[4]北京万方数据有限公司.2013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59-60.
[5]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万方数据有限公司.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2011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178-179
[6]赵翾,王彦祥.编辑出版类专业期刊发展现状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3,(10):103-107.
[7]韩维栋,薛秦芬,王丽珍.挖掘高被引论文有利于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4):514-518.
[8]张建合,任长江.《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07-210.
[9]张建合.《编辑学报》高被引论文分析[J].编辑学报,2010,(6):562-564.
[10]姚玮华.《科技与出版》2002―2012年高被引论文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3,(8):105-108.
[11]吉家友.《中国出版》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科技与出版,2011,(1):57-60.
(责任编辑:徐国红)
AStudyontheHighlyCitedPapersin10TypesofChineseCore Journals of Business Class equency
WANG Fu-jun,XU Guo-hong,LENG Huai-ming
(1.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Zunyi 563099;2.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Zunyi Normal College, Zunyi 563002;3.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8,China)
With"China academic journal network publication database"and"China Citation Database",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highly cited articles published from 2003 to 2013 among 10 kinds of publishing core periodicals embodied by the"Guide to Chinese core journals 2011".The results show that among the 10 kinds of publishing core periodicals,the impact factor of which is greater than 1 except"Journal Editors"and"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s Research",and the remaining 8 are not high;there exsits large gap between the total citation rate and cited frequency between various journals and the internal journal.Highly cited papers appeared in 0~5 years;citation frequency began to gradually increase from the 4th year,reaching the peak from the year 5th-9th.The authors with more than 3 highly cited articles are located mainly in the science and research institute and the university magazine editorial department in Beijing.The analytical result of the highly cited papers which rank top two columns shows that:Journal research,academic theory,digitalpublishing,editing andreformexploration arethe research hotspotsin the field of publishing scienceinthe recent10 years.
editing and publishing;Chinese core journals;highly cited papers;cited fr
G237.5
A
1009-3583(2015)-0157-06
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分别对所选定的10种出版事业类期刊进行检索,本文的检索时间为2014年6月24日,时间范围限定为2003~2013年,输入期刊名称,匹配以精确,按照被引频次降序排序,将各刊前30篇高被引论文题目、作者、发表年份、被引频次下载存盘,并记录各篇论文所属栏目。由于数据库每日更新,为确保数据稳定可靠,于2014年6月25日对其进行了再次检索,并对全部数据进一步核实,确认数据与上次检索相差无几后对数据进行统计。
2014-12-15
王福军,男,贵州开阳人,遵义医学院报编辑部副编审,硕士。研究方向:编辑学。
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对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10种出版事业类核心期刊2003~2013年的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0种出版事业类中文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除《编辑学报》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大于1外,其余8种均不高,各刊及内部之间的总被引率及被引频次差距悬殊。高被引论文集中出现在0~5年;被引频次第4年开始逐渐增加,第5~9年达峰值;高被引论文≥3篇的作者集中在北京地区的科研研究所和高校所办杂志编辑部;高被引论文排两位的栏目分析结果显示:期刊研究、学术理论、数字出版、编辑工作、改革探索是编辑出版学领域10年来的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