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降伏高血压晨峰
2015-02-27王敏
王敏
一般来说,人清晨睡醒后在床上不活动,血压是比较平稳的,这时测得的血压,又称为“基础血压”。随着下床活动,血压就会逐渐增高。若是起床活动后,血压呈现迅速飚升,则称之为“清晨高血压”或“高血压晨峰”。
清晨高血压一般从凌晨3~4点开始上升,6~8点时血压上升达高峰。因此,清晨是检测和发现清晨高血压的最佳时间。要确定是否有清晨高血压,可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或在清晨6时、8时测定两次血压,取其平均值(即6点和8点两次收缩压相加后除以2),减去夜间的最低血压值,若差值大于14毫米汞柱,即可诊断。
“血压晨峰”带来危险时刻
心脏出问题往往比较快,神经系统也是如此。心源性猝死、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出血性、缺血性脑卒中等特别容易发生在清晨和上午时段。有研究显示,心肌梗死在上午9点的发生率比晚上9点高3倍;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高峰也在上午9~12点;中风事件发生率,清晨时占60%;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清晨时达70%~80%。因此,心脑血管病专家把清晨6~8点称为“魔鬼时间”。
降伏晨峰高血压,首选长效钙拮抗剂
平稳地控制清晨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最佳措施。而有效控制晨峰高血压的首选药物是长效钙拮抗剂(英文缩写是CCB,“地平”类药)。
研究發现,从CCB控制清晨高血压的效果来看,依次为氨氯地平、非洛地平与硝苯地平缓释片。其中氨氯地平降压作用显著优于其他类药物,对血脂、血糖代谢无明显影响,长期控制血压的能力和服药依从性较好,单用就可以控制89%的清晨高血压。因此,对于大部分清晨高血压患者,首选氨氯地平为好。降压效果欠佳者,可联合使用另一种药物,例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缬沙坦。
如果上述药物仍不能有效控制清晨高血压,应在服用长效CCB的基础上,加服短效降压药或利尿剂(如氯噻嗪)。用长效CCB控制24小时的基础血压,用短效降压药控制清晨高血压。短效降压药应在清晨血压上升之前2~3小时追加。但短效降压药的选用,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各人身体疾病情况合理选择。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利尿降压可大幅降低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死亡率,但利尿降压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用药剂量。吲达帕胺是十分有效的,与长效降压药联用,一天半片(1.25毫克)就能发挥良好的降压作用,而且对糖、脂代谢都无影响。
睡前服药别忘监测血压
长效CCB何时服用好,是临睡前还是清晨?这需根据身体血压是“杓型”还是“非杓型”而定。
正常人血压在24小时内血压呈“两峰一谷”的状态波动,夜间血压下降幅度超过白天血压的10%,称为“杓型”血压;若夜间血压接近于白天,其下降幅度不足白天血压的10%,称为“非杓型”血压。
约1/3的高血压患者属“非杓型”,需临睡前服长效CCB,清晨再加服另一种降压药物。另外注意寻找夜间血压异常的原因。对于临睡前给药的患者,一定注意睡前血压监测,避免夜间血压过度降低可能会诱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对于“杓型”高血压患者,例如某些老年人或有冠心病、心功能损害、脑血管意外史的患者,则适宜清晨给药。清晨醒后服药,既可控制24小时基础血压,还能较好控制晨峰血压,以降低其高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