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学生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
2015-02-27郑秀红
郑秀红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四中学)
在美术教学中,作为教师常常感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太难,但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却很困难。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人也做了一些了解,做了一些探索,也有了一些体会,现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还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适当运用游戏于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儿童喜欢多种形式的游戏,教师可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暖色》《生活中的冷色》两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我用一般的方法进行授课,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只是机械枯燥的定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乏味,对于今后理解色相纯度等知识也会缺乏兴趣。于是我就想出这样一种做法:用水粉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彩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玻璃烧杯内,再拿三个空烧杯,一起放在课桌上。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彩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是间色,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就拿烧杯做演示。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烧杯内,一晃动立刻变成另一种间色时,学生情不自禁喊出声来:“太神奇了。”做法虽然很简单,但形式较为新颖,学生像看魔术表演一样,兴趣很浓。让学生做实验,红色+黄色=_____色,红色+蓝色=_____色,蓝色+黄色=_____色,然后在四人小组中展示自己调出的间色,让他们自己发现两种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调成的间色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记得牢,记得深,又证明了知识的科学性,同时学生又学会调色方法,教学效果很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绘画艺术。
二、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在四年级的《放学了》的这节课中,当我要求画人物时,总会有个别学生提出:老师,画人物太难了,我画不出来,怎么办?能不能画别的内容?我模仿七巧板的形式,利用点线面,先拼贴简单的人物动态,然后,让学生开动脑筋,拼出更多的人物动态。这样,学生有了兴趣,积累多了,自然就会画很多不同的人物。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学生的想法,说画不出来的学生可能是因为不自信,怕自己画不好人物而要画自己拿手的。如果这时教师大怒,以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和无理扰乱课堂批评的话,就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小学生对教师总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信任、期待,无一不影响他们对该老师所教学科的喜爱。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用真挚的情感、和蔼的语言及关切的眼神,及时地给每个学生以关怀。对小学生的学习,教师要以鼓励为主,不轻易对学生进行批评,更不能用讽刺的语言挖苦学生。有的学生也许就是因为教师的一句“你画得真差”而失去信心,对美术再也提不起兴趣。作为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应是“你画得真棒”“你的画比上次进步多了”等鼓励性的语言,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还需要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不要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势,在课堂上动怒发火。那样,既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还容易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一个教师的课堂教学亲切、感人、富有魅力,使学生听起来有愉悦的美感,那么学生一定非常喜欢听这位老师的课,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教学枯燥乏味,如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媒体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施愉快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让美术课兴趣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并且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同时,认真细致地总结教育教学中的方法经验,相互交流,相互参与,相互指导,力求达到完美。
总之,美术课堂要贯彻《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思想,把美术课上“新”、上“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爱上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