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与反思中成长
2015-02-27刘华伟
刘华伟
(山东省滕州市荆河街道西关小学)
总结一下自己从教二十多年的教学,基本上经历了模仿、探索、成熟与创新等几个时期。回忆多年的成长经历,使我受益匪浅的就是多年以来养成的教学习惯,即实践后反思,反思后再实践。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我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自己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作为教师,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固然重要,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更是必不可少。记得刚从事教学工作时,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专业知识几乎都是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理论学习的时间与内容也很少,做得最多的就是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听老教师讲课,做好听课记录,记好学习笔记,然后自己在教学中模仿老教师如何备课、上课、管理学生。通过实践发现,有的教学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比较有效,有的却不是那么起作用。什么原因呢?只好记下来去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再到教学中去实践,不知不觉中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记得在一次期末教学总结会上,学校领导就我们几个年轻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较快提高进行了分析。他说:“有的教师从教一辈子,课堂教学的效果一直没有达到最佳,而这几位年轻教师经过这么短的时间就掌握了教学的基本技能,课堂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有些教师缺乏对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不断改进的意识,而这几位年轻教师懂得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提高自己。”这是第一次听到“教学反思”这个词,也是第一次知道教学反思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将是那样的至关重要。
经过几年的学习与锻炼,自己也成了学校和乡镇的教学骨干。锻炼机会增加了,外出学习的机会也多了,举行示范课,参加优质课评比,外出听课学习,上汇报课,做业务讲座等。有人说:“没有遗憾的课不是一节好课。”但不能“把课上到孩子们心里去”的课也同样不是一节好课。每执教完一节课,虽然能找到许多成功与欣喜之处,但我对上课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疏漏却记录得最多,如,对教材的把握与使用是否灵活,教法的选择是否适合,学法的指导是否得力,教学设计是否偏离,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生的参与是否全体以及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等问题都要做好笔记。然后,对这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进行反思,查找根源、寻求对策、总结教训,把课后的反思带入下一次的课前备课,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少犯错误。课堂教学中找到的问题越多,发现自己的理论知识越来越缺。自学理论,参加培训,骑自行车到城里的名校图书室进行各类教学杂志的借阅,再把理论应用到教学中,用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来指导教学。经过不断地认识、实践、反思、探索,逐步走进了教学的“自由王国”,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一位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位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却有可能成为名师。”正是多年的坚持,促使自己的教学逐步走向了名师、特级教师的高峰,叶老的这句话足可以反映出反思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新课改实施以来,要求教师写教学反思也成了学校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一个策略。但多数老师不知道如何才能写好反思,即使写了反思也只是浮在水面,不能找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所在,只有数量没有质量,甚至还有抄袭应付检查现象。为此,我带领教师们举行了一系列提高教学反思能力的活动,首先,为教师建立反思录。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写十篇教学反思,反思内容必须是自己所教内容,反思可长可短,不把字数多少作为评价的内容,重点看教师有没有找出自己教学中的几个点:亮点、不足点、兴奋点、困难点等,还要看有没有真实性、深刻性、指导性。其次,举行互相听课、评课活动。听课后,先让执教者对本节课进行自我说评,说出自己对教材处理的方法与准绳,说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与初衷,再由听课者评出自己在教材设计与处理上和执教者的不同,利用别人的课堂,取长补短,反思自己,以此为镜。再者,写好单元小结。通过单元过关,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如,学生对单元目标的完成,学生在知识掌握上存在哪些问题,教师将采用什么方法与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等。最后,就是写好期末的教学总结。采用梳理的方法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总结成功,总结收获,总结出自信,总结出快乐,这样更加促进以后的教学。通过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老师们对教学实践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均有了不同提高,课堂教学及理论水平也逐步走向了成熟。因此说:一个人的成功是“贵在坚持”,而多数人的成功是在于“团结与带领”。
成熟意味着成功与收获,成熟更预示着创新与责任。有句古语说得好:“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地反思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才能成为新知识的研究者与创造者,才能成为一位教育教学的先行者与改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