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每一个孩子在书香中自由地呼吸

2015-02-27宋景侠

新课程 2015年1期
关键词:读书文本家长

宋景侠

(山东省滨州市明德小学)

当代教育实践家朱永新先生曾在其《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曾提到:“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的确,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阅读是与我们相伴一生的精神家园;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从多角度立体推进,发挥各种教育活动的作用,真正地让书香伴随孩子成长,在阅读中感受乐趣,体会成功,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一,教师应树立一切为学生终生发展的教育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采用因材施教原则,因为每一个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层次、阅读品味的不同,我要求每位同学在学期初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个适合自己的读书计划,设计好自己的“图书馆”的图标,为每本书粘贴上“图书漂流证”,让孩子们在图书漂流中获得阅读的快感。我根据计划开展了学生自主独立阅读、教材发散性的阅读、课外阅读主题班会等多种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地阅读到喜欢的经典美文。

另外,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前提。由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仰慕机智、勇敢等。我们可以向孩子们推荐《好兵帅克》《草房子》等畅销全国的读物。其次,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大语文观,鼓励学生从生活出发,选择适应时代、贴近生活的各种不同领域的读物进行广泛的阅读,满足合理的时尚需求,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哈利·波特》《昆虫记》等就是不错的选择。其次,阅读课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我举行故事会、朗诵会、交流会、演讲比赛等活动,也鼓励大家上网收集信息,自办简报、宣传栏,还可以自由抄录背诵名言佳句、练写读书笔记……但这一切都不能强求,因为引导和保持孩子的读书热情,是阅读指导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最后,在学生获得大量文本信息的基础上,教师应通过及时有效的点拨,点燃学生语言素养的火花。如,在讲授《小英雄雨来》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课外阅读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并且举办了一次抗日英雄故事主题班会。大家通过听故事不仅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还进行了拓展阅读。

二、课内阅读与课外拓展自由对接

要想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拓展自由对接,教师关键要练好“内功”。首先,阅读内容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从阅读内容的分类、活动分组形式、师生互评讨论等诸多环节教师都要尊重学生的想法。

三、“学生、教师、文本”三线有机结合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绩效的肯定或否定的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和积极参与的意识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能自圆其说,教师都应及时选择恰当的肯定性评语进行鼓励和赞赏。特别是当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独到的见解时,用“你确实用心阅读文本了”“回答太精彩了”“见解很独到”等予以肯定和鼓励;当学生回答问题特别成功时,用惊喜甚至是赞叹的语气加以肯定,或者叫全班同学自觉用掌声来回应等等。这样,学生有了思考和回答问题的个体体验和成就感,见解就多了,回答问题的胆子也大了,就会更有效地对文学作品进行全面的思考和认识。即使有时理解错误,也没有什么关系。我个人认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亦是一种和谐的关系。师生共同感知文本、感悟语言的魅力,教学相长。

四、“学校、家长、教师、学生”四位一体共促家校沟通

家校沟通,可以共创学生学习、阅读的最佳氛围。学生在学校阅读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何从时间上保证,如何从质量上提高,学生平时在家的时间如何安排,家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提高家长的认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形成在该项活动上的共识。事实上,我班的许多家长在学校的引导下,对自己孩子的阅读越来越重视了。虽然大部分家长都生活在农村,家庭收入有限。但是,他们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都很支持。

黄杨.分析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新课程导学,2013(19).

猜你喜欢

读书文本家长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家长请吃药Ⅱ
我们一起读书吧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