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有效方式 厚实常规课堂——直面市区薄弱小学品德教学的问题与挑战
2015-02-27叶静
叶 静
(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社会实践类课程,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内容。可是,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许多学校对品德常规课程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如何将理想转化为现实,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方案落实到行动,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不成熟的拙见。
一、品德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由于受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的影响,小学品德课教学往往出现“重说教”“轻实践”,偏重于知识传授,忽视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忽视儿童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忽视道德行为训练的重要性等现象,压抑了儿童的天性,使得小学品德课教学成为“一纸空文”。新课改后,这种现象虽有所缓解,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教材的理解和使用问题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部分薄弱学校的一线教师面对教材,会感到“无从下手”,不知从何教起,正确理解以及使用教材成了部分教师的一大障碍。有的老师不能理解课题与子课题、课题与单元、同一主题不同年级之间的内在联系,会把品德课上成看图说话课。还有的老师在课前翻弄教材,无法正确领会教材的意图,课堂教学有感而发、自由发挥,完全脱离了教材的设计意图,更谈不上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的道德和品行。
(二)活动的组织和创造问题
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品德与社会课程主要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环顾常规课的品德课堂,很多教师对品德课程活动性的认识肤浅,有些教师根本就不会采用活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究其原因,部分教师认为课堂上开展活动,课堂秩序就会乱哄哄,教师感到无法控制,索性就全盘否定。另一部分教师则是全盘吸收,为了活动而活动,教学活动只是热热闹闹走过场。在薄弱学校,还有一部分中老年教师对品德课程的认识不到位,又不愿接受新的教学形式,加上组织活动费时费力,惧怕开展活动。
(三)评价的理解和实施问题
伴随着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验,考试评价问题始终是老师关心的问题。我们不能像语文、数学、英语一样出一张试卷,让学生草草了事。而在课堂评价上,我们在常规课中,经常会听到“你真棒!”这样简短笼统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既没有教学活动中过程与方法的考察,也不管学生在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有没有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没有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了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体验了哪些情感,获得了哪些知识,锻炼了哪些能力。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反馈的空洞、不具体、走形式,反映的则是教师对教学评价理解和实施的问题。
(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离不开信息,但又最忌讳只罗列信息。不是“用的不够”,而是“用得不够”!这句话深刻反映出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上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课程资源匮乏,需要教师收集教学所用资料;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缺乏对资料、信息的整理能力而造成“信息疲劳”。
二、品德教学实践中的策略
以上品德与社会课程所遇到的问题,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品德与社会课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极不相符,我们要高度认识品德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直面问题,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回应。
(一)立足教材,把握核心教学内容
2003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有展示角、故事屋、聪明谷、知识窗、活动角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板块,呈现的内容均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身边的典型事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一方面要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按照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和认知规律,依据教材各单元的主题,引导学生认真解读和品味教材,使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得到充分体现。另一方面要充分理解教材中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并且归纳出教材中的核心教学内容,进而将核心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思想品德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有关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内容即为核心教学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深刻挖掘,使学生充分体会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诚信真可贵”内容时,核心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在交往中体现诚信,即“言必信,行必果”。尤其是在面对道德两难问题时,能表现出更为积极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围绕核心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展开。教师可以提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自由发言,使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适当拓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以小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将此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就显得至关重要。品德与社会课程应当紧贴学生实际生活,使课堂教授的知识在课堂之外可以得到实践,把课外生活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不能使学生局限于课本之中,要将教材作为一个基本指导方向,将教材要求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扩展,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
(三)合理取舍,选取有效资源并加以利用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没有广泛的教学资源,课程标准勾勒的美好蓝图就很难成为教育的成果。教师通过多种信息资源的交流,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教师也不断寻求资源,天真烂漫的学生生活、文明礼貌的学校生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资源选取上下工夫。
1.课内资源
课内资源包括教材、报纸、杂志、诗歌、故事、图片、图表等文本资源;老师、学生、教学辅助人员等人力资源;影视节目、录音、录像、采访视频等音像资源;实物教具以及室内的陈设、布置等实物资源。
2.网络资源
现在的网络十分发达,网上资源也十分丰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网上找不到的,历史、地理、法律、政治,栩栩如生的画面、鲜活的事例,体现时代精神的心灵鸡汤……教师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需要,恰当地引入教学资源。
小学品德课堂是陶冶学生道德情感,培养学生道德能力的载体,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社会生活常识。目前市区薄弱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就像一只蝴蝶,有着破茧重生般的苦痛与艰难,但我们相信,通过努力品德与社会课程一定会因改变而美丽。
韦春江.小学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