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生涯教育的缺失

2015-02-27张宇

关键词:生涯职业大学生

张宇

(上海杉达学院上海201209)

浅析高校生涯教育的缺失

张宇

(上海杉达学院上海201209)

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伴随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困难加剧。2013年又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许多专业也因此亮了红灯。为了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排除社会客观因素,本文从高校教育,探讨生涯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为高校加强对学生的生涯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使大学生能够盘点自我,洞悉职场,对自己进行生涯规划,向着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不断前行。

生涯教育大学生生涯规划

一、就业困难突显了生涯教育的重要性

据北森测评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及新浪网联合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的调查显示:33%的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第一份工作仅仅是由学校到社会的跳板;只有17.5%的人在择业的同时考虑了个人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发展空间这两个因素;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一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比例之高令人震惊。由此可见,许多毕业生在择业时存在很强的盲目性、随机性和从众性。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者仅有12%的人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18%的人清楚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职业是什么的人只占16%;曾经接受过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群体仅占5.20%;受调查者对就业中心的满意度普遍较低,其中有30%的学生根本不了解就业中心的情况;面对职业困惑,70%以上的人表示需要或者非常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指导。

以上数据显示了大学生对生涯教育的缺失,他们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职场和社会,因此无法用系统的生涯规划知识指导自己的求职或职场实践。加强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涯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二、高校生涯教育的现状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及计划经济体制,大学生就业也是实行按照计划统一分配。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国家才开始实行“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安置退伍军人已经出现了职业指导,而后逐渐发展成为系统的生涯教育体系。生涯教育应当贯穿于人的一生,而大学生又正处在生涯发展的“探索期”(舒伯的生涯发展论),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职业心理测评、职业咨询、信息提供和职业训练等形式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我,评估职业机会和社会环境,择优选择职业目标和路径,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使其在未来较短时间内实现个体人力资本、兴趣和职业的匹配,为人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按照这一标准,我国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处于初级的阶段,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校入学前生涯教育的缺失

“高考热”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以前,学习成绩就成为了最重要的价值取向。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家庭,注意力的焦点也都放在学习成绩上,从而忽略了生涯教育。即便是认识到其重要性,也很容易在外界因素的挟持下最终选择放弃。

2. 高校办学功利化

高校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缺乏对大学生生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长期以来,高校的关注重心在教学、科研方面,就业指导被看作是学生工作的一部分,归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范畴,在实践中往往又被当作是一项行政管理职能行使,介人过多的事务性工作,没有意识到学生生涯教育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也没有认识到职业指导是一个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职业领域,导致在政策上、资金上、设备上和人员上极少投人。再加上主管部门对普高校办学水平评估的简单化,导致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简单化,过分关注学业成绩与日常事务管理,忽略了生涯教育的价值。

3. 专业化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匮乏

目前,相对于国外从事职业指导的人员专业化水平高而言,我国高校的生涯教育工作者普遍存在专业资质缺乏问题,一般不具备相对应的教育学、心理学、咨询学或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等学位,对于专业、职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以及职业信息的掌握存在欠缺,对于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技能评估,发掘其潜在技能,帮助学生建立职业目标,提供相应的升学或求职指导的要求也无法做到专业化的水平。

生日,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开心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有很多人为他们过生日,他们也能收到很多礼物,不过很多同学却忘记了,生日不仅是自己人生的开始,还是爸爸妈妈新的人生的起点。孩子们只有心存感恩父母之心,才能时时心存感激,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4. 生涯教育内容以及形式单一

高校生涯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学校内外多方参与。但是,实际上目前这一工作主要由学校承担。一方面学校开展一定的生涯指导课程培养学生在自我评估、职业分析、决策与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主要以对毕业生进行政策解说、发布就业信息、技巧指导等形式开展生涯工作。虽然近几年高校在教学渗透、心理咨询和职业训练上对生涯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加以了改进,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无法做到学校与社会和家庭形成生涯教育合力。家长缺乏对子女生涯发展培养的意识;而社会各部门目前为止也无法很好地为学生熟悉各种职业提供便利条件,各企业、事业单位及工厂与学校缺乏广泛的合作关系,无法给学生们提供参观和就地实习,以熟悉各专业、职业和工种的机会,以利于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改进高校生涯教育的对策

1. 进行全程与全面的生涯教育

目前,我国的生涯教育还局限于大学期间。教育是一个连贯系统的学习过程,生涯教育也是一样。因此要发展高校生涯教育,就急需国家立法在基础教育阶段全程开展生涯教育,解决那些因升学决策失误从而带来职业生涯发展困扰的源头问题。

2. 、重视生涯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生涯教育的质量有赖于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的支持。目前,高校专职从事生涯教育工作的教师数量少,且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多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专业化师资的匮乏成为了制约高校生涯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标准,及早进行师资培养和专业系统培训。

3. 各方联动共同推动生涯教育

生涯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仅凭一校之力完成,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协作推动完成。国家应承担起相关政策制定、定时发布经济发展趋势及人才、就业市场需要变化分析预测报告方面的责任。

4. 生涯教育的实施需要法律、资金的保障

在法律保障方面,国家可通过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对生涯教育学龄跨度、教学指导内容及评估方式等方面做出规定,并要求相关社会部门为学生熟悉各个职业提供便利。在资金支持方面,政府和学校要高度重视生涯教育,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教学设施条件,增加专业师资人员配备,为学生生涯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1]李金碧.生涯教育: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领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

[2]罗元.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5)

[3]李法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生涯职业大学生
我的教书生涯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大学生之歌
《艺术家生涯》开启莫华伦导演之门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