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人文教育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探索

2015-02-27黄桂雄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初中语文

黄桂雄

(南宁市良庆区南晓初级中学广西南宁530000)

关于人文教育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探索

黄桂雄

(南宁市良庆区南晓初级中学广西南宁530000)

目前,我国初中学生开始对初中语文课程出现厌倦的情况,在进行语文教育时学生经常出现不重视语文学习的情况,这使初中语文教育陷入困难之中。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文精神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在教育领域中如果持续沿用传统的教育思想将不能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相协调。本文首先对初中语文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将人文主义思想、人文教育理念融入其中,最后针对我国初中语文教育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

语文教育工具性人文性

语文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使学生的交际能力不断增强,并且丰富学生的语言技巧和文化功底,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众多的专业学者都对语文教育进行研究,进入初中以来学生所要面临的人文环境越来越多,所以在进行语文教育过程中必须将人文教育融入其中,从而增强学生的阅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社会中人们已经越来越关注人文发展,作为初中生必须意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所以只有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才能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丰富。

一、初中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存在脱节问题

自古以来,我国就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我国曾出现过的许多知名教育学家都十分重视教育的双重性——知识性与人文性。我国教育学家孔子就曾经提出过,学生成绩的好坏并不能决定学生的优秀程度,培养学生的品德、性格也是非常关键的,在进行文化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将文化课程与品德教育相互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全能型的人才。就目前我国初中语文的教育情况来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只片面的重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和学生语文应试能力的高低,并没有将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融合在一起,这种现象就造成了学生人文精神和所学知识脱节的情况。

学生进入初中以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不断的训练学生对语文字、词、句的巩固,经常在课堂上花时间让学生反复记忆生字、生词以及文章内容,或者在课后布置大量的有关基础知识的练习题,很少关注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性。有教育学家曾经提出过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改进方法,用更加简单、生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知识的训练,这样能够使枯燥的记忆变得更加有趣,而且大大提高了训练的效果。同时,教师应当多带领学生学习一些思想性较强的文章,并且陪同学生解析一些我国优美的诗词著作,带着人文的眼光看待这些作品,并且在分析完作品后将试题融入其中,这样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增强学生人文性的思想。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视野将变得越来越丰富,赏析文章的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就目前语文课堂的形式来看,教师用最枯燥的形式给学生教授练习题,学生非常排斥和厌倦,教师也很难达到目的,最终语文的人文教育也有所缺失。

针对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意识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缺失,只有将人文教育与语文基础性教学进行融合,使其二者之间产生共鸣才能使语文教学和学生的整体能力得到提高。语文教学本来就是一门思维和语言相结合的学科,初中语文教学更是体现了语文的文学基础和人文水平的双重属性,二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教师应当意识到,如果没有人文性教育语文就失去了其工具学科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人文教育的融入,整个语文教学将失去灵魂,变得空洞而失去灵性。

二、人文教育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要想使初中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同步发展,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从思想上加强对语文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在给学生授课时引导并且激发出学生内心隐藏的人文性思想,在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同时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得到提高。例如:在学习《珍珠鸟》这堂课程时,教师除了让学生记住课文中的基础性知识外,可以让学生反复阅读文章,然后将“小鸟落在肩头,在肩头睡着以及作者担心自己会惊醒小鸟”的片段提取出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并且为学生创造一个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思想境界,从而使学生热爱自然、创建美好和谐自然环境的热情得到激发,这样学生在进行这篇文章的文字学习时,就可以带着一种感情去学习,不会感到枯燥无味,效率也能得到提升。

其次,作为初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重新对教材内容进行编排,在初中语文课文中隐含深层含义的文章很多,文章中有包含人道主义精神、人性变化思想、人格品质等多方面内容,教师可以重新将这些文章的顺序进行调整,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更多的人文情怀,感受到人文关怀的美好。例如:在学习《老王》这节课程时,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塑造了一名穷苦而卑微的劳动者形象,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老王的形象是怎样的,然后激发起学生对老王这个形象的同情心,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下老王的善良体现在哪些方面,从而宣传一种善良、关爱、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思想品质,最终教师通过文章的引领使学生明白在这个社会中应当学会关心他人、同情弱者,并且为社会做出贡献。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就可以带给学生一种良好的引领作用,使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和人生体验都得到提高,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等都得到施展。

最后,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不断提高个人的人格修养和人格魅力,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参加一些有关人文精神的培训,要做到使自己的思想能够与时俱进,同时在备课以及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到用于创新,从而营造一个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结束语:

进入新课改以来,我国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在进行初中语文教育过程中,人文教育也越来越得到了重视,作为初中学生不仅要参加升学考试,而且是未来我国的接班人,在学会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有较强的思想性和人文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思想能够与时俱进,并且成为一个社会型、全能型的人才。

[1]彭新媛.宁夏地方文化资源在当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发利用[D].宁夏大学,2013.

[2]刘军.中学语文教材中亲情题材作品的价值分析及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3]易海燕.人教社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之科学教育要素及呈现方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4]马芊.浅议“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