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015-02-27郭春梅

关键词:饮食习惯零食行为习惯

郭春梅

(东胜区小布点第二幼儿园内蒙古鄂尔多斯市017000)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郭春梅

(东胜区小布点第二幼儿园内蒙古鄂尔多斯市017000)

幼儿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影响孩子的一生,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怎样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

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持之以恒家园共育

对于3~6岁幼儿来说,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这一时期的核心任务。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幼儿饮食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是老师要做的更是家长的必修课。

一、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促进孩子生长发育,更好的获取知识,《指南》中的健康领域明确指出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给家长和老师依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提出教育建议。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相当于给孩子一份健康的保障。

二、幼儿存在的不良饮食行为习惯及危害

孩子在家庭当中娇生惯养形成很多不良的习惯,经观察了解孩子存在的不良饮食习惯包括以下几点:

1. 依赖家人喂养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刚入园的孩子,特别是入园前老人照顾的孩子,由于老人过于溺爱孩子,在家时吃饭总是追着喂,入园后进餐时间自己不吃饭就等着老师或家长留下来喂饭,特别是早上,留下来喂饭的家长迟迟不走既影响孩子独立进餐习惯的养成又影响老师正常的工作,而且依赖家长喂饭的孩子进餐的速度越来越慢并且注意力不集中。

2. 孩子挑食、偏食现象严重

很多孩子不喜欢吃蔬菜,特别是新入园的孩子,例如:青椒、洋葱、西兰花等。这些孩子在家就没有形成好的饮食习惯,家长还会迁就孩子,在孩子遇到不喜欢吃的食物时备别的零食来取代正餐,久而久之孩子不喜欢的食物逐渐增多,挑食的现象越发严重。

3. 无限制的满足孩子零食的需要

孩子在幼儿园或家里挑食、偏食的原因多数是由于家长无限制的给孩子提供零食所致。挑食的孩子找各种理由正餐不吃,尤其是下午饭,离园时一出大门就拽着家长买零食而且还胃口特别大,家长误认为孩子没吃饱,回家后给孩子一大堆孩子喜欢的垃圾食品,例如:膨化食品、甜点、冰激凌等,长期吃零食、挑食、偏食的孩子免疫能力下降,体弱多病,影响孩子正常发育和参加集体活动。

4. 生活不规律,没有良好的饮食环境

孩子在家家长不注重孩子的饮食行为习惯,孩子边看电视边吃饭,玩的时候可随便拿着东西吃,或者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随时,随便买点什么留给孩子随意吃,这样既不卫生又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随时可能引发孩子患上疾病。

二、造成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原因

1. 家长对孩子的饮食没有掌控

家长没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对孩子的饮食也没有好的习惯培养,孩子在幼儿园周一到周五表现还不错,可一到周末或假期就会彻底打破这一规律。生活中的垃圾食品众多,很多孩子在电视上看到广告中的食品便要求家长买,家长对孩子的饮食没有掌控,不吃正餐多搬零食,渐渐地形成了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

2. 老师在孩子习惯行成中不能持之以恒

在幼儿园里老师需要时刻提醒孩子,引导孩子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在进餐时老师需要观察孩子的进餐情况提醒孩子不撒饭,引导孩子不挑食多吃蔬菜水果等。但很多时候老师要求完孩子和家长后自己却不能持之以恒做好监督,如果老师不坚持孩子形成一种不良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3. 家长和老师在孩子习惯形成指导中步调不一致

让孩子形成一种好习惯不仅是老师的事情,需要家庭的配合才能完成,如果家长和老师的步调不一致是很难让孩子形成一种好习惯的。例如:在幼儿园里孩子吃东西时会独立专心的吃,回家后孩子可以边玩边吃或家长端着饭追着喂。

三、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途径

《指南》的颁布告诉每个人孩子的教育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完成的事。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有赖于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努力,必须贯穿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家长和老师严格要求,反复提醒再提醒,不断的去规范才能形成。即家庭和幼儿园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行成中有同等的重要作用。

1. 坚决杜绝成人喂养

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当孩子具备自己独立完成某件事时一定要给孩子充分的发展空间让孩子去尝试。例如:孩子其实不到一周就有了独立进餐的愿望,而家长却因为怕孩子弄脏衣服,速度太慢等等,剥夺了孩子尝试体验的机会,因此孩子的这项技能就用进废退了。

2. 言传身教与孩子饮食行为密切相关。

科学合理安排幼儿的饮食是前提,不论父母还是老师都不要把零食作为奖励或惩罚孩子的手段,影响孩子对食物的喜好。例如:孩子不喜欢吃洋葱,当孩子调皮时老师吓唬孩子说:“你不听话厨房阿姨让你吃洋葱呀。”这时在孩子的印象中洋葱就是很难吃的东西。另外,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例如:家长和孩子一起吃饭时,发现有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当着孩子的面边吃饭边谈论着某种食物怎么难吃,同时还在往外挑,这样本来孩子对这种食物没什么排斥心理,可听完家长的话或看到家长的行为便也学着挑起来。家长和老师时刻要为孩子树立榜样,正面的引导孩子尝试各种口味的食物,同时,家长和老师需要掌握基本的营养知识,像孩子介绍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孩子对自己不喜欢的食物有正确的认识,从而纠正孩子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

3. 轻松的进餐环境很重要

孩子进餐时需要营造轻松、愉快、有趣的进餐氛围,例如:做个餐前游戏,让孩子搜集关于饮食健康知识来做介绍,播放轻音乐,使孩子处于安定、放松的状态中,不在进餐前或进餐时训斥或责骂孩子等。

4. 家园合作,持之以恒是关键

在孩子入园时某种不良饮食习惯已形成,例如:边看电视边吃饭,到幼儿园后吃饭时间不看电视有孩子不吃饭,非得要求老师看动画片,不然就哭闹不止。所以,要形成一种好的习惯和改变一种不良习惯是一件漫长而复杂的事,要持之以恒反复训练不断提醒、强调才能改变。作为老师一方面要培养和训练孩子的行为,向家长宣传有关幼儿饮食健康的知识,推荐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激励家长了解掌握基础的健康饮食知识。另一方面要不断地和家长沟通反馈孩子的饮食习惯问题,引导家长与老师步调一致共同训练、督促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

《幼儿不良饮食习惯背后的思考》作者:赵丹阳出处:《科教导刊》2014年第02期

《小班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作者:张宝平出处:《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年第01期

猜你喜欢

饮食习惯零食行为习惯
七种饮食习惯让大脑老得慢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零食知识知多少
孩子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和遗传基因有关
远离七种不良饮食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6种“败性”饮食习惯
零食不能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