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引领阅读向更深处漫溯
2015-02-27夏海英
夏海英
(安徽省怀宁县振宁学校安徽怀宁246121)
想象,引领阅读向更深处漫溯
夏海英
(安徽省怀宁县振宁学校安徽怀宁246121)
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展开想象,更深入的理解文本内容,感悟人物形象,体验文章情感,拓展学生思维呢?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想象要有立足之地。
阅读教学中的想象似乎随处都可以立足,人物形象需要想象,人物对话、人物心理活动需要想象,景色描写需要想象……如何让想象不成为锦上添花,而成为雪中送炭呢?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善于发掘教材中的空白点,找准想象的立足点。如《大禹治水》一文,文字非常简练,描写大禹治水的过程只有几句话。教学中,我紧扣关键词“千辛万苦”,引导学生想象大禹在治水的时候,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学生有的说“大禹病了,却没有看医生,受伤了也没有得到治疗,只有自己忍着。”有的说“禹没有吃的,可能会吃野菜,可能会饿肚子。”有的说“大禹夜里睡在野外,可能遇到毒蛇或野兽,受到袭击。”还有学生说“大禹在开凿龙门时,山上的石头掉下来,砸伤了人们,把腿砸断了。”……在学生的想象中,大禹的形象逐渐饱满,大禹不怕吃苦、顽强治水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在想象中学生们得到了真正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对大禹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二、想象要有立根之本
这个“根”即文章的思想主旨,课文的情感主线,即想象要合理。任何偏离文章思想主旨,偏离课文情感主线的想象,即使再丰富再生动,都是南辕北辙,不但无益于教学,而且可能成为误导。《七色花》一文的教学难点是运用想象,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想实现什么愿望?学生的愿望肯定不少,而且也乐于说出来,可是如何通过想象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主旨,进一步认识要做有意义的事,只有乐于助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呢?我先让学生比较珍妮的七个愿望,学生很明确的指出最后一片花瓣实现的愿望——帮助维佳恢复健康最有意义。因为前六个愿望,珍妮都只为自己考虑,不但没有获得快乐反而被大白熊追逐,被玩具挤得无处容身。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启发学生围绕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和对象展开想象,避免学生狭隘的只从自身需求出发考虑。有的学生说“我想让全世界的病人都恢复健康,所以的盲人都能看得见,聋子都能听到声音”,有的学生说“我想让这个世界更美丽”,有的学生说“我想让小伙伴们都远离危险,天天都平安快乐”,还有学生说出“我想让小动物们都有个温暖的家,小鱼能喝上干净的水”……如果任由学生自主想象,学生可能说出些没有意义的愿望,甚至说出自私自利的,损人利己的愿望,就有悖于文章的主旨,完全偏离了主线。因此,引导学生想象,教师要掐准想象的“根”。
三、想象要有动力之源
既然想象如此重要,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想象合情合理又深入持久,还要学生敢于言说,乐于表达呢?首先,要建立民主的课堂氛围,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允许学生存在不同的意见,倾听他们的不同想法,让学生敢于言说心中所想。其次,教师要善于启发,善于引导。当学生的思维集中于某一点,不能发散开来的时候,或学生的想象偏离文章主旨的时候,教师的点拨引导尤为重要。再次,表扬和鼓励能极大的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调到学生的积极思维。童话故事《圆圆的沙粒》一文中有三个省略号,留给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在体会沙粒坚定的信念时,我抓住第三个省略号引导学生想象:在漫长的岁月里,沙粒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起初学生的想象比较单一,在说出“沙粒想变成一颗珍珠,成为有用之才”后就沉默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化身为圆圆的沙粒,更进一步深入沙粒的内心,感受沙粒心中的真实想法,第二次教学时我将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引入课堂,同时用饱含激情的语言进行铺垫:在这漫长的黑暗岁月里,沙粒是孤独寂寞的,他会伤心好朋友把他遗忘了,他会想念妈妈温暖的怀抱,还想在爸爸怀里打滚,跟姐姐聊天,在狂风暴雨差点把他冲到大海深处的时候他也会害怕,可是,他一想到自己要成为珍珠,就镇定下来,继续忍受着孤独和寂寞。在此基础上我用投影出示提示语,帮助学生开阔思路:当夜幕降临,我多想(),但一想到(),我();当黎明的曙光来临时,我多想(),但一想到(),我();当(),我多想(),但一想到(),我()……经过一番调动,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在丰富独特的想象中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沙粒在蚌中面对外界的诱惑却不曾放弃梦想的坚定和执着。
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有足够的动力,我相信学生的想象定能成源头活水,滔滔不绝。只要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定能带领学生向文本更深处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