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分析合作性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

2015-02-27黄冲卫

关键词:合作性分组探究

黄冲卫

(马山县林圩镇片联初中广西南宁530000)

试分析合作性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

黄冲卫

(马山县林圩镇片联初中广西南宁530000)

近些年来,新课标在我国不断推行,使我国的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教学理念的改变正是这种变化的重要体现。高中的数学课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师的角色相较从前而言也发生了诸多的改变,由从前注重讲解转变为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彼此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也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之内更大程度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开展教育工作必须要引起重视的。因此本文就将针对合作性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合作性教学初中数学课堂应用

在新课标的不断推进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是在不断的改变,教师已经不再是像从前一样只局限于对课本内容的讲解和分析,枯燥的将一些理论性和应试性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寻求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形成自主探究的精神。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与从前相比较而言,也有了许多的变化。课堂教学的侧重点发生变化的同时,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设定也在改变。所以教师要学会转变从前的角色,由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会自主探究,亲自实践,彼此之间进行合作和探究,从而掌握知识和要领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学生也必须要学会转化自身的角色,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的定位,而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学会与同学进行分析与探讨,自主的解决问题,从而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一、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1. 忽视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许多初中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多数会忽略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在教学中体现的作用和不可替代的意义都没有被重视起来,教师不了解小组合作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一重要的作用。许多教师片面的认为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要讲述的知识讲解完毕,反而使学生缺乏教学活动的参与和自主思考的能力。还有一些教师认为数学教学不需要太多的合作与探究,学生没必要拥有太多自主思考的时间,只需要做好笔记,对那些具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来说,学习数学难度不会太高,但对于吃力的学生,即便是进行探究,效果也不够明显。基于这种认识之下,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很少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

2. 分组原则缺乏公平与合理

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需要合理的原则来规范,也需要合理的原则来进行组员的分配。因为分组的目的是在于学习而非娱乐,所以一定要本着共同促进,相互取长补短的目的进行分组。但是许多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并没有相关的原则对此进行规范和约束。教师既没有严格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在分组的问题上也比较草率,导致了学生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之下,分成的组大多数都是以关系的远近为依据,所以教师安排小组合作时,学生就会在座位上乱成一团,嬉笑打闹都会出现,很少有讨论组可以做到真正的讨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3. 小组合作时间安排不合理

由于初中课堂教学时间相对有限,初中课程大纲要求讲授的内容也比较多,从而导致初中教师在安排小组合作的时间上存在较大的问题,留给学生自主讨论的时间少之又少,更不必说让学生通过自主讨论获得答案。所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时间安排对于学习的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既不能够占有太多的课堂授课时间,也不能够完全被占用,要学会科学合理的将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但是当前许多的初中数学教学当中都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

4. 小组人员分配合理

小组人员的分配和配备对于小组合作结果的好坏起着决定的作用。要想更好的实现小组合作,就必须在小组成员的配备上做到科学合理。小组合作的人员分配要本着合理的原则,一般来说小组成员在学习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各自的长处方面都有所不同,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对于数学学习都有自己的长处,所以在分配的时候就应该按照各自互补的原则,而不是学生按照关系的远近随意的组合成组,这样的小组分配必然起不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二、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性教学的具体应用策略

1. 按照互补的原则进行小组成员的划分

实现科学的分组,主要就是要求学生在自己寻找组里成员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彼此关系的远近,更应该按照能力来进行具体的划分。

2. 分工合作的过程当中也应该体现出公平与公正

小组合作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合理与公平。公平是开展一切工作的核心与基础,在小组合作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应该秉着对每个学生公平的态度,不要一味的要求学习优秀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该予以帮助,也应该为他们组合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帮助他们共同进步,取长补短,真正的实现科学和公平。

3. 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体现出来

小组合作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可以很好的将学生的个性与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每个人在思考当中充分的表现出自己的优势,为其他的学生取长补短,真正的实现小组合作的核心,培养团结意识和合作意识,更好的学习初中数学知识和技能。因此初中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比如,在讲授平面几何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班级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发放一些几何图形,要求每个小组成员进行拼图,并通过拼图讨论与几何相关的知识。这样学生之间经过交流与沟通,阐述了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自主学习。相比于传统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是从学生主观能动性出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获得更有效的学习方式。

结束语:

要想更好的实现合作性的教学,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将合作性教学的原则和理念不断的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当中,让学生学会团结,学会在合作中不断的发挥自己的长处,进而更好的促进彼此之间的进步,从而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张鹤.初中数学理解性教学实验研究[D].江南大学,2013.

[2]陈招发.试分析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4,15:108.

[3]杨明.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7

猜你喜欢

合作性分组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分组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分析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