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法治教育在初中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2015-02-27韦淋漓

关键词:初中生法治法律

韦淋漓

(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初级中学广西南宁530000)

论法治教育在初中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韦淋漓

(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初级中学广西南宁530000)

初中政治教育对学生有着形成法治观念,提高法治意识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目前很多初中老师的法治知识不全面,教学理念比较落后,社会环境风气有待提高等问题,对政治教育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本文对法制教育在初中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以期提高初中生的法治意识,养成他们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法制教育初中政治政治教育运用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法律制度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社会文明水平。而青少年作为法律制度的捍卫者以及遵守者,在平常的学和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品德。但是在实际中,由于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淡薄,抵抗诱惑的能力较弱,加上现在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由此导致了许多青少年产生出许多极端的想法和行为,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初中政治教育的老师应该将法治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法治教育在初中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思想政治教学观念与法治观念不能有效的结合起来

虽然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很多初中学校已经开展了素质教育,但是素质教育观念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因此,在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很多老师依然注重于学生的卷面分数,只要求学生对于课文中比较重要的知识内容进行死记硬背,以此用来应付考试。对于课文中的法治知识,老师也是简单的一带而过,并不会特意的对学生进行法治知识的讲解。而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初中政治老师不能将政治教学观念与法治观念不能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法制教育难以开展起来。

2. 老师缺乏比较全面的法律知识

很多初中思想政治老师只是在大学的时候学习过《法律基础知识》,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或学习,从而没有形成比较专业的法律知识系统,对于法律的认识和概念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对于法治现象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甚至还有的老师对于学生提出有关于法律方面的问题根本回答不上来。正是由于思想政治老师缺乏全面的法律知识,为初中生的法治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无法实现初中政治教育培养初中生形成正确的法治意识的教学目标。

3. 教学手段与法治教育不相符合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思想政治老师只关注于升学率,对于学生的法治教育也紧紧局限于教材。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老师只是向学生简单的传授书本上所讲的法制知识,并没有进行拓展延伸,同时老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没有对学生的自身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从而导致初中生的法治意识比较薄弱。再加上初中生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使其法制知识只停留在抽象的法律概念,而无法将法律知识与法律现象有效的联系在一起。

4. 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对法制教育有一定的影响

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主要是根据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而形成的,而对于正在处于青春期阶段、心理正在发展的初中生来说,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会对其内心产生一定的影响,进一步而言会影响到初中生健康心理的发展。目前,社会上出现许多违法违纪的现象,这些现象经过媒体等途径传播到学生的群体中,这不仅对于明辨是非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具有负面的影响,而且也不利于思想政治老师开展法治教育。

二、法治教育在初中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1. 提高老师的法律知识

学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老师开展法律知识的培训活动,或者聘请专业的法律教师、法治副校长等对老师进行法治的宣传,提高老师的法律知识,使其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法治教育。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大对法治的宣传力度,使全校的师生对法治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利用各种手段提高自身的法治知识以及提高自己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对法制教育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印象。

2. 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

其实学校就是一个缩小的社会,同时也是学生接触到最多的环境,因此学校领导和老师必须制定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学校环境予以规范。不仅是学生和老师,还有学校领导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只要违反了规章制度,无论是谁都必须接受相应的惩处,借此让学校成为一个“依法治校,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法治学校。同时相关的部门,例如工商局、文化管理部门以及警察局等,应协助学校为学生净化学校周围的环境,让学生从心里认为社会环境的稳定需要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维护,从而形成法治意识。

3. 引导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校规校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法律制度。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对于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学校需要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严格的处理,这种强制性的遵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让学生学会怎样有效地利用法律制度维护自身权益,并遵守法律制度基础上进行社会行为,进而维护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4. 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还处于懵懂的阶段,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利用各种手段以及通过多种途径,例如媒体、课堂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对社会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着正确的认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进而指导自己的日常言行。

结束语

要想法治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良好的运用,就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有效的结合起来,运用各种手段,通过社会上的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长期以往,不仅会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而且还能培养他们主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维护法律的尊严,进而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条件。

[1]石雁.法治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J].思想教育研究,2013,(2).

[2]刘基,闫立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反思与重构[J].求实,2011,(12).

[3]李淑慧.法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维度[J].学术交流, 2007,(12).

[4]彭君.论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5]杨伟荣.具有系统性的充实的法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3).

猜你喜欢

初中生法治法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