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2015-02-27梅海峰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技术高职

梅海峰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梅海峰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与高职院校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文化程度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而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是教师养成内在专业素质机构和职业专门化规范和意识的一个过程。本文将通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在信息技术支持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对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探讨,并且提出有效途径和策略以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教育的发展也踏上了信息化的道路,教育信息化成为了必然的趋势。然而,在信息技术支持下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该走向何处?该如何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一、信息技术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意义

在当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教育教学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推动下有了明显的进步,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和平台。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快捷地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并且对其进行加工和处理利用不同的形式给教学实践创造真实的情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总而言之,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时代对教师的发展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需求,时代的信息化要求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将走向更具创新性的网络教研模式。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现状

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综合阐述了当前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利用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来了解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相关情况。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高职院校有了较大的发展,积极建设和探索教育信息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政府、学校和教师开始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整体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三、信息技术支持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教师专业发展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专业技能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经过调查,大部分高职教师都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巧,有99.4%的高职教师至少掌握了一种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并且希望能够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虽然大部分高职教师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但实际运用能力却比较差。[1]一部分的教师正在积极尝试把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没有尝试,说明高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缺乏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 高职教师缺少充分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对于年轻一代的教师来说,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可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老一辈的教师来说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们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却很有限,导致了习惯与传统教学的老教师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不可少得。很多高职院校却没有提供充分的培训机会,以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水平。

3. 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不足。信息技术教学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虽然已经有大部分教师开始尝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了,但还是存在小部分教师尝试积极性不高。据资料显示,教师之间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合作方面的比例很低,教师缺乏广泛的交流沟通和互相帮助,这严重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2]利用网络查找工具是科研过程很重要的手段,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掌握网络获取资料的技巧,因此,高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科研活动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总的来说,把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当中需要政府和学校的重视和支持,更重要的是教师本身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信息技术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探究策略

在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教育者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本文将结合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出两种教师专业在信息技术的促进下的发展模式。

1. 针对学校的协同发展模式

协同发展也就是协作组织、共同发展,教师队伍其实就是一个共同体,教师之间可以通过论坛和教师培训共享资源、交流协作、分享心得。这种模式对学校提出了以下要求:

1.1 创建良好的信息化教育环境。信息技术环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包括了现代信息技术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近年来,各大高职院校努力地进行信息技术环境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但还是远远没达到教学改革的要求。[3]高职院校要加大经费投入,首先考虑建设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合作开发抓好软件建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利的信息技术环境。

1.2 开展信息技术化的教学与科研。信息化的教学是现代教师最主要的教学实践,积极开展信息化的科研活动,使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时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认识和发展。

1.3 加强信息化环境的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师培训。开展教学资源建设有利于优化高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教学资源的开发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学科知识还要懂得教育技术原理,并且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

2. 针对教师的自我成长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发展,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大量资源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两点:

2.1 树立现代信息化的职业教育理念。信息化的时代要求树立信息化的教育理念,这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教师必须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观念,培养自己的信息意识,提高自己的高职教育实践能力。

2.2 提高自身的专业化发展的意识。教师首先应树立专业化的发展意识,从而增强专业化发展的动力。深刻领会国家的战略部署,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自我发展的意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4]教师要在研究中成长,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反思过程是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反思、研究、实践,才能真正地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五、结语

把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实践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教学环境,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质量,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发展。高职教育发展必然走向信息化,这是时代赋予教育发展的新特征。[5]高职院校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自身的发展。因此让教师了解自己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不断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杨锐.信息技术支持下云南省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

[2]吴忠香.课程资源开发: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华东师范大学,2012.

[3]苗洪霞.“基于问题学习”——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初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8,12:7-8.

[4]何春霞.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0:150-151+143.

[5]曹立明.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3,15: 223-224.

猜你喜欢

信息化信息技术高职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