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活动课程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2015-02-27袁琴

关键词:课外书课外阅读读书

袁琴

(广州市南沙黄阁中学广东广州511455)

阅读活动课程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袁琴

(广州市南沙黄阁中学广东广州511455)

现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语文教学和提高语文素养已经称为教学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其中,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就需要学生进行丰富的课外阅读。再加上最近几年,中考趋势使得课外阅读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为教师,也必须更好的关注语文教学的环节。作为教室,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促使阅读活动课程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更好的实践。中学语文中,要更多的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而不是传统观念的语文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阅读活动课程化的实践。关键词:中学教学实践阅读活动课程化课外阅读语文素养的提高

1阅读活动课程的准备

1.1 解决书籍少的问题

大部分家长上班时间长,不曾读书看报,家里藏书也比较少,即使有也是一些娱乐杂志等,但却不能作为课外读物,因此,可以这么说:真正能作为课外阅读的材料少;另一方面,家长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甚至可以说反感学生看课外书。而学生手头上并没有很多零花钱,不够买书,因此学生很难读到课外书,这并不是因为学生不愿意读书,更多是家长的错误观念导致的。

了解清楚书籍少的原因后,教师可针对这些情况做出必要的反映措施:

首先,教师可拿出部分藏书,设立读书角,供学生课后或者闲暇时间阅读,提供丰富的文艺氛围,并且号召学生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放到读书角,这样大家可以分享阅读。读书角需要派出小组进行专门的定期的保护和清扫,确保有一个比较舒适的读书环境。

其次,发起省钱买书的文艺活动,号召学生一天省一元,存在购书夹里面,一学期结束后就可以买书。这样集少成多,学生拥有好书,自然会日渐的文学底蕴变强。这样,在班级中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作风,也为课上阅读活动做出铺垫。

1.2 组织并指导学生阅读

在传统观念中,课外读物被家长称为闲书,意思就是没有用的书,学生与其看一些闲书,还不如去多做几道题,这种错误的观念影响了很多学生。导致他们也把读书看作非常浪费时间的事情,其实不然。在准备阅读功课之前,需要纠正学生们的错误意识。让他们明白,课外阅读其实可以扩大知识面,也可以让自己变得丰富文雅起来,俗话说开卷有益,多看书不仅对学生没有坏处,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学生人生道路做出铺垫。

2阅读活动课程化实践

阅读是语文学习必要的准备活动。也是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的必备良药。“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必须400万字以上”;第四学段的学生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3]。同时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课外自主选择阅读材料”[1]。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课外阅读量不能少于300万字,每年要阅读至少两三部名著。尽管语文课标早就已经对课外阅读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学生并不能做到,总是有所缺陷。根据对语文教师的访谈中得出,语文教师对课外书的重视程度也不是太高,在课程中,通常学生和家长都是在围着分数和书本转,学生已经变成不会思考的容器,课内教程也抹低了学生的智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失却,恶课外阅读也几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2.2 阅读活动课程化的意义

阅读活动课程化的存在意义就是改变过去只重视落实知识和提高阅读技能的狭隘的学习观点,这样会影响学生能力的提升,和主动探索的精神,以及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提高,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所以需要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主动,自学,自己为主体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心理素质[4]。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让教师更加全面,系统的掌握学习成果,并且结合学校实际,充分提高教室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以及指导课外阅读的能力。

课外阅读提倡师生共读,这样既能发展学生,又能成就老师。读教相长,事实上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体现,语文教师教学水平要高,见解要独特,其本身的文学底蕴必须要高,这就要求教师能多进行课外阅读,让自己的教学水平能够厚重些。师生共读,就是师生的共同进步,不论是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是有益无害,并且师生共读还能让老师发挥榜样作用,更好的去教学。

课外阅读提倡亲子阅读。亲子阅读,现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认可,更多的被用于中学课外阅读教育上。事实上亲子阅读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能力,并且为父母和孩子都创造一个沟通和分享读书乐趣的机会,共同成长。

2.3 实践活动

2.3.1 指导学生阅读和欣赏

首先要端正思想,改变传统关键,对于学生来说,受家长教师多年的耳濡目染形成的课外书无用论,这种观念需要根除,尤其是对于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更要纠正错误观念,教师首先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并且告诉他们,课外书可以扩大知识面,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对课外学习也是一种放松和调节,再者,要对家长进行思想纠正,让他们转变观念,认同课外书。这些做法就为课内的学习做了很有利的铺垫。

利用Simpack建立配备永磁同步电机架悬直驱转向架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分析计算时,加入轨道不平顺的影响,并分别考虑直线轨道与曲线轨道两种计算工况。

2.3.2 开展课外书阅读活动

在校园内开辟一块课外书阅读中心,安排每周两次课外活动为读书时间,同学们可以从读书角找到合适的读物进行阅读。静静的阅读40分钟左右的书本。同时教师也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并且与同学们讨论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一些读书心得。

2.3.3 设立专场阅读课

每周设立一节课为课外活动专场,让学生在课外读书角活动中就做好准备,等到上这节课时,让学生走上讲台,然后讲述自己的读书心得,书籍吸引到学生的地方或者是讲述文中的精彩片段或者是故事。例如,红楼梦中的刘姥姥逛大观园,三国演绎中的诸葛亮七擒孟获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互相交流心得,讲台上的同学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而讲台下的同学也获取了知识,通过听故事,也引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总之,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思想,最终的结果就是人人都有收获。交换思想是促进学生思想全面化成熟化的一种方法。

作为语文教师,也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深入课堂内,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学生们讲述课外阅读的中心思想和技巧,比如,如何去分析和欣赏一部著作,这可以从几个方面说起,比如故事情节是否吸引人,比如表现手法是否多元,比如细节部分是否真实和严谨,这些都是赏析的切入要素点[2]。在讲解知识时候,最好结合课本实例,这样可以更好的让学生理解。

当然,在讲解知识时候,要注意告诉学生,作品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行,不能被书籍中的不好的思想所影响。

2.3.4 感官欣赏的辅助功能

感官欣赏的辅助主要是指多媒体,通过观看一些文学作品改编的电视剧或者电影,学生可以更好的感受作品中的人和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正确的理解文学作品和剧本之间是不一样的,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的投入阅读之中,这样才会获得更好效果。当然,感官欣赏只是一种辅助作用,过度沉迷于电视,电影,容易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还是要多进行课外阅读才可以。

2.3.5 培养合理的阅读评价体系

阅读对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等多种方法来对学生课外阅读成果进行评价,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提升听说读写,以及审美,鉴赏,探究能力,增强文化底蕴。

3总 结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需要深刻的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扭转错误的观念。传统的教学中注重的是语文能力,成绩等,现在需要把重心慢慢的转移到语文素养上来,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更多的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总之多读课外书籍,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直接方法,也是学生开拓世面,扩大知识面的一种方法,对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等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中学教师应该利用课外书的教学,引导学生走上一条积极健康的语文学习之路上。

[1]汤碧莲,培养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J】;邵阳语文学刊,2012(02)

[2]沈芳,李孟奇,从课外阅读能力看语文素养的提高【J】,黑龙江科技,2013(08)

[3]张梦媛,搭建课外阅读平台,提高语文素养和水平【J】,山西教育,2013(04)

[4]杨翁,李星,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J】,陕西师范大学,2014(5)

注:本文系广州市南沙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读书活动课程化研究》(课题编号为2011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外书课外阅读读书
爱看课外书的我
我爱读书
课外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