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2015-02-27王建新

关键词:新课程思维语文

王建新

(福建省东山县宅山中心小学福建东山363400)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王建新

(福建省东山县宅山中心小学福建东山363400)

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摒弃一些陈旧的教学思想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去充分地读、大胆地想、好奇地问、自由地议、轻松地练、科学地评,尽情地扮好“主人”这一角色,学生才会有标新立异的冲动,才会有创新意识的萌芽和发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才能使语文教学顺应课堂教学改革的潮流,成为一泓“活水”。

一、要大胆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教师应以平等的心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主学习。传统的小学课堂,要求学生身子要坐直,双手要放在桌上,发言要举手,不准讲话,正是这些课堂行为规范,给予学生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也造就了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所以教师要解开束缚,建立教学民主,增进师生情感的沟通,消除学生的心理重压。教师要尽可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去,让学生敢说、敢问、敢辩、敢写,使他们在无拘束无压力的课堂上自由地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精讲少讲,腾出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时间,让每个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操作和讨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讨论、学生执教和情景表演等几种教学组织形式。此外还根据具体的实际需要选择和组合运用多种形式,从而扩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有主动活动的空间,释放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充分发挥出教学效益。

二、要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通过新课程理论的学习,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自主学习一发现质疑一讨论辨析一总结升华”四步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比较适应新课程理念。

(1)自主学习。语文的自主学习主要包括学生的阅读、预习,是下面学习环节的准备,更是学习新知识的尝试。自主学习能力不可能自然生成。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每一节有限的课时内自觉地、有意识地为促进学生走向独立自主、形成自主性学习而努力。

(2)发现质疑。发现质疑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一切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而告终。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才能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激发智慧的火花,引起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讨论辨析。讨论辨析是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讨论或辩论。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过程。讨论既是一种师生双边活动性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又是体现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经过学生自己积极思考,相互探讨,以求得问题解决和认识深入的一种发展性教学方法。组织好讨论的关键在于问题的提出,矛盾的展开和适时地结束,让学生留有余地回去思考。

(4)总结升华。总结升华就是将学生在课堂讨论或辩论的问题进行系统归纳。通过总结,是学生在新形式中的升华,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步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只是各种模式中的一个主要模式,或者说是主导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在新课程理念下指导下,探讨出更多的灵活多样的模式,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百花齐放的局面。

三、要以探究为目的,培养求异思维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创新思维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经常训练而生成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不好的教师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革旧观念,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答案并非只有一个,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要鼓励学生启迪智慧,换角度,多方面去探究,去追寻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除此之外,对教师的讲解欢迎提出不同意见甚至反驳意见。如:在教“穷人”第一自然段时,就提了这么一个问题“五个孩子为什么能在海风的呼啸声中睡得那么熟?”有的学生说:“凭我的经验,家里只要有一个大人在,我就能安然入睡,”有的学生说:“因为他们晚饭吃得饱,所以他们能睡得很香。”有的学生说:“五个孩子白天玩累了,所以晚上睡得很香。”有的学生说:“桑娜很勤劳,虽然外面寒风呼啸,家里却很温暖而舒适,五个孩子当然睡得熟。”也有的学生这样说:“孩子们还小,家里少了一个大人,他们似乎还不那么在乎。”学生的答案角度不同,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但这是他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智慧力量探究到的不同结果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锤定音,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只要言之有理,我们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四、要培养学生批判、求新的精神

有批判才会有创新。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和批判要及时的改正。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的好习惯,敢于向老师说“不”,敢于向教材说“不”。比如,在一节语文课中,写板书的时候写错了一个字,把“拆”字少写了一点,当时我没有注意到。这时,一个学生举手了,他说:“老师,你写的‘拆’字错了。”我一愣,定睛一看,果然错了。我停顿了半分钟,心里想这是一个表扬学生敢于提问题的好时机。我郑重其事地对学生说:“老师今天非常高兴,因为有同学给老师指出了一个错误,我非常感谢他及时地让老师改正了错误。”说完同学们都鼓起掌来。从此,我班的学生就渐渐地敢于向老师质疑,敢于向书本质疑了。

五、结语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目标、新理念、新内容、新教法最终将落实在课堂上。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出五彩纷呈的景观,让学生生命潜能绽放出熠熠生辉的火花。这应是我们当今小学语文教师所追求的。

猜你喜欢

新课程思维语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