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研究
——以长坝小学,白云小学为例
2015-02-27苟显美
苟显美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01)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研究
——以长坝小学,白云小学为例
苟显美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01)
据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相关理论分析提出这样一种越来越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假说:青春期以前是人类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期。由此看来,在我国,小学阶段是学生习得英语的关键时期。过了这个阶段,对于缺乏真实英文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学习可能事倍功半。由此可见,小学英语教学十分重要。然而,到现在为止,农村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本文从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几个方面分析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得出师资配备不齐全,学生口语能力差,学习热情不高,家长不够重视,学校对英语的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从教师的角度,试图通过问题的提出和分析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希望本文能引起更多人对农村小学英语现状和问题的关注。
小学英语教学关键期英语口语习得教育公平
一、小学英语重要性的支撑
1. 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
1953年,Pen Field提出儿童的语言学习能力与大脑的发育有关。经其研究得出,语言习得的最佳年龄是在10岁以前。超过十岁,大脑逐渐失去弹性和可塑性,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也随之消失。1967年,语言学家Lenneberg提出了著名的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他认为,儿童的语言习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生理的影响。经过他的研究,他认为儿童在2岁到(12-13)岁(也就是青春期)之间是语言习得的最佳时期。因为在这个时期,在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的影响下,大脑的左半球和右半球都参与了语言学习,所以理解和习得语言就更加轻松。而在青春期后,大脑则开始发生侧化(lateralization.)大部分语言监控由左脑实施,人脑用于学习语言的部分已经发育成熟,大脑可塑性降低。语言学习机制的功能日渐减弱,语言学习的障碍增加。过了关键期,语言学习的难度将大大地增大。尽管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是否真的存在还没有定论,但是有不少学者都支持这一假说,并把这一个产生于一语习得研究领域的理论扩展到二语习得,做了很多相关研究。
总之许多研究都认为中国孩子在教室环境下开始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期是在5岁到13岁之间。而小学一年级,也就是孩子们6-7岁的时候会学习汉语拼音。为了避免拼音和英语相互干扰的情况发生,很多学校选择在小学2-3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而在农村地区多从3年级开始开设为主。
2. 关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相关政策
2001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仅六个月之后,2001年7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这两个文件的相继出台,为小学英语的开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成为了近几年来指导小学英语的纲领性文件。根据文件的要求,从2001年开始,全国的县级及以上小学开始开设英语课,2002年乡镇及农村开始开设英语课程。文件从听说读写等方面明确规定了小学生在各个年级所要达到的英语水平和要求。到2005年为止,文件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实施。由此可见国家对小学英语的高度重视。邓小平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看来英语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才行。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和汉语一样,英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英语教学的相关政策会更加规范并趋于完善。
3. 长坝小学的英语教学实施情况
笔者曾是长坝小学的一名英语教师。从2011年入职以来,笔者了解到,按照文件要求,该校从2005年起开始正式开设英语课。2010年该校迎来了第一名英语专业的专职英语教师。也就是说从2005年到2010年秋期之前,该校虽然开设了英语课,但是上课任务都由半路出家的其他专业的老师代劳。这些老师由教务处指定或教师主动争取产生。他们分别是上过大学的年轻体育老师。爱好英语,中师毕业的计算机老师和语文老师。专业师资的缺乏困扰了该校英语教学发展好几年。这些老师们即使想把英语课上好也由于缺乏英语专业知识而力不从心。何况英语课被其他课所占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这样的师资配备的情况下想要孩子们学好英语几乎是神话。
到2010年,长坝小学虽然有了第一个专职的专业英语教师,但是要一个老师把全校的英语教好是不可能的。到2011年,该校两名专职专业英语教师的工作量是上全校12个班的英语课。该校每周每个班开设3节英语课,一个老师上6个班,也就说每个老师一周上18节课,平均每天3-4节课。值得注意的是每天的英语课基本都得连堂上,这对英语老师的体力和嗓子是一个挑战。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我们看到了长坝小学英语教学事业的巨大进步。但是,从长坝小学的例子不难看出农村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小学英语教学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英语教师的困惑
在农村偏远地区,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正在为了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然而在这些地方,师资配备不齐全是困扰英语教师的一个大问题。在全民英语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农村英语教师却倍感独木难支。在离长坝镇不远的白云乡,有这样一名英语教师,她2012年毕业后就业于白云小学,担任该校的英语教师。该教师本科毕业,通过了英语专业8级考试。现在担任白云小学3-6年级的英语教师。通过访谈,我了解到,该教师将该校3年级4年级合并起来,一起上课。我们且不谈论这样上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我们来看看该老师的苦衷。她不想任何一个年级的孩子被落下才出此下策。但是这个方法从长远来看确实不可取。3年级的孩子有三年级的特点,四年级的学生有四年级的特征,针对他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应该得有差异。面对这样的境地,该老师也只有摇头叹无可奈何。
不仅如此,访谈中,该老师还提到,有时候班主任或语文,数学老师还会提出借课。这课,说是借,实则是老虎借猪,有去无回。该老师说,面对这种情况,她深感尴尬。如果经常把课借给其他老师,自己的英语教学会受到影响,如果不借吧,若真拉下脸来不肯借还会得罪备受学校和家长重视的语数老师。该老师叹道:你说我这个英语老师好当吗?
除了这些,农村英语教师还要面对教学设备落后,教研活动无法开展的困境。在农村地区,录音磁带是频繁使用的教具。多媒体设备则是少之又少。孩子们除了在课堂上能有一些英文听力输入,课后几乎与英文环境绝缘。这这样的情况下要想让孩子有一口本土纯正的英文发音可谓是天方夜谭。要解决口语问题,改善设备,转变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观念势在必行。我们要尽力为孩子的英语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多给他们接触英语,输入英语的机会这样才有利于其英文输出。针对一个学校只有一两个英语教师,教师间交流困难,教研活动无法展开的情况我们可以从教师的角度自己研发暂时的解决方法。比如县里各乡镇英语教师互流电话号码,QQ号,微博以方便一起交流探讨做课题。
2. 农村地区学生及家长对英语的认识根据问卷调查,长坝小学四个年级对英语的主流认识有:2.1英语不如语文数学重要,但可以与科技,美术,体育,思品等学科匹敌。2.2对为什么要学英语不清楚。多半学生认为是因为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所以要学。一少部分学生觉得可以通过英语学习来赚外国人的钱。2.3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课后缺乏接触英语的机会。
笔者对长坝小学的家长做了随机访谈。根据访谈得知,小部分家长认为英语学习很重要,一部分家长觉得英语学习没有用。根据访谈来看,农村地区家长对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是由经济文化政策各种因素影响造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政策要先行。英语教师也要做出成绩,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让家长看到学生的变化。让他们认同“新事物”热爱新事物。要让孩子看外面的世界,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和英语的重要性。学生还小,对事情的看法缺少理性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加强情感教育。让孩子们从小热爱语言。
三、小结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英语作为一种大语种对中国的对外交流影响重大。为了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英语教育必须受到重视。高考制度改革,英语不在被纳入高考不代表英语对中国人不重要。为了扬长避短,广泛地吸取西方国家的精华,中国的英语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学抓起。面对小学英语教学尤其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要集结社会各界力量去解决它。本人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可能不够全面。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对农村英语教学有更多的研究探讨,更多的社会力量对这一块有更多的关注。
[1]卢喜飞,英语教学,1
[2]于春波,影响第二语言语音获得年龄因素的研究综述,12-13
[3]王勃然,关键期假说及其对我国英语教学初始年龄的启示,20
[4]何莉娜,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45
[5]段淑芳,情感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30-31
[6]李凌云,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