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地区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
——美术教学的相关建议
2015-02-27朱慧琳
朱慧琳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100048)
北京市地区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
——美术教学的相关建议
朱慧琳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100048)
北京市教委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并针对传统的教学课堂专注于课本与固定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推行了在义务阶段的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但是计划实施已近一年,在美术教学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对教学进行反思。
北京中小学课外计划美术教学
一、《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推行的现状分析
北京市地区《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以下简称为《计划》)从2014年1月14日颁布实施以来,以“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学校组织、学生自愿”为原则。培养我市中小学生在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兴趣和素养,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为目标。各区县、学校可在星期一至星期五15:30至17:00的课外时间安排活动,每周不少于3天,每天不低于1小时的时间保证下,使得《计划》的顺利进行。对于师资方面更为丰富,聘请高等学校,民办教育机构的教师,少年宫教师,专业人才以及满足条件的志愿者。
北京地区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尤为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尤为重视艺术教育。一些课外兴趣班选择与中小学进行合作教学。因为是课外活动下的美术教育,与常规的课堂美术教学有所区别,尽管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教室中,由于教师成分的不同,学生态度的不同,教学方法上的不同,教学的成效自然也是不同的。同样是课外活动美术教育,但本质有很大的区别,机构培训下的美术教学较学校内的课后美术教学成效有很大的差距,前者是专门培养有美术天分的学生,后者则更注重于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学校内的课后美术教育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大有裨益的。
二、《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实施过程的分析
由于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升学压力等问题的凸显,北京市教委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但实施起来仍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下的美术教育毕竟较正规美术课堂教育有很大差距,因此对《计划》下的美术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心理方面。“心想事成”恰当的形容此《计划》的实施过程,如果一个人的心里足够重视一件事情或一个人,那么必定能够做的很好。然而学生心理上并没有对课后一小时的美术课高度重视。经分析,有以下几个因素阻碍着学生对此课程的重视程度。
(1)急迫回家心理
(2)歧视教师心理。《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师资前文已经阐述。班主任不跟班,驻校美术教师不跟班,而校外聘请的教师对于学生是一个新鲜的团体。当教师问道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时,学生给的评价是“老师你很好玩”,“老师你好温柔”等。足以见得,年轻的志愿者或课外兼职教师压不住学生的活跃气焰,导致课堂混乱不堪,教学无法进行。
(3)学科歧视心理。(4)美术兴趣不足。以上是对学生心理的分析,但是教师对《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解读也会有所偏差,也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影响教学。
2. 准备方面。这里尤指学生材料的准备方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课程设计,再有趣的教学内容,没有材料,只有一支铅笔,一张作业纸恐怕也不会有过多丰富的作业效果。有的学校将一学期要上的课所需要的材料在开学之初就列好清单让家长准备并督促学生带齐,这是一种非常值得借鉴的方法。但大部分学校并未采取此种做法,因为学生的不重视心理,材料准备方面十分狼藉。
3. 成效方面。由于《计划》培养的是学生综合素质,加强美育建设,将美术的地位逐渐提升。学生对于美术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基本不是很了解,因为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没有着重关注美术方面的相关内容。所以《计划》着重培养他们的兴趣,在玩中学。对于画面的要求不能过分专业,使学生失去兴趣,破坏此《计划》的宗旨。
4. 教学方法方面。《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中的美术课与课外培训班,课堂美术性质均不同,课外培训班培养的是美术兴趣高涨,甚至是美术专业人才,所采取的教学方法相对较专业。课堂美术教学是一种较为系统的教学模式。而《计划》中的美术教学是综合二者。将课外兴趣班教学中的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引进到课外活动计划课程中去,同时兼顾课堂美术教育较为系统的、普及的教育方法。介于既不普通也不专业,既不浅显也不深奥之间。
三、《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下的美术教学建议
首先,对于学生的种种不良心理,教师应该始终保持细致认真的教学态度。教师的认真态度直接反映到了课堂的作业效果。备课教学不可丢失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多媒体设备,直观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助于学生理解课堂内容。据观察,有不少《计划》的美术教师做到“四不做”,一不做教案,二不做多媒体准备,三不做范画,四不做课堂示范,单凭口舌功夫简单讲述,毫无直观理解便布置作业任务。此种教学态度必定是不能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美术是一种直观理解的课程学科,视觉内容呈现不可缺少。
其次,对于材料不全的现状,教师应采用与学校配合的积极地态度。正如前文所述,校方可以将一学期所需要的材料通知家长,督促学生配齐材料。北京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城市,不可能受到基本美术材料的限制。如果总是采用最简单的教学工具进行美术课程,恐怕学生会对其厌倦。
再次,课程内容设计简单而又丰富。《计划》面对的是大部分中小学学生,不是专业的美术学生,且提高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美感。有校长说“聘请校外教师到学校来能够解决校内教师解决不了的问题。”受教育思想,教学材料,资金等影响,校内美术课程不能够充分的培养学生美的能力。《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下的美术课程是课堂美术教育的一种补充。
朱慧琳(199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首都师范大学2013级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