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荨麻》中态度资源与人物情感的功能文体学分析
——评价理论视角

2015-02-27陈凤

关键词:荨麻文体学态度

陈凤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荨麻》中态度资源与人物情感的功能文体学分析
——评价理论视角

陈凤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本文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评价理论量化分析的研究框架,并以加拿大著名作家、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芒罗的作品《荨麻》为例,分析文本中评价资源和评价特征如何体现人物的态度。通过实例分析表明,本框架将情绪与情感反应与参与者和过程联系起来,有助于进一步剖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态度和情感变化,对文本进行深层次地理解。

《荨麻》态度资源人物情感文体特征

一、引言

文体学是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问题的学科,它的任务是描写和分析坐着特定的语言选择所产生的特定问题效果,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的美学效果和艺术价值。西方对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的修辞学研究。而功能文体学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修辞学和论辩学,直到20世纪初随着布拉格学派的诞生,才真正得以确立。但功能文体学真正在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始于《语言功能和文学文体》(Linguistic Function and Literary Style)。戈尔丁的小说《继承者》进行了文体分析,通过研究及物性系统中的过程、参与者和环境因素在语篇小句中的实现和分布规律,说明了语言结构模式的反复出现与小说人物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之间的联系。近年来,我国学者也运用韩礼德的元功能理论对文学文本分析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从情境语境、及物性系统、语气结构、衔接手段等方面着手有效地揭示出文本的作者是如何用某些特定领域中的语言特点进行文学描写和如何让读者领悟作品中各人物间的关系,为读者正确有效地分析文学作品提供了一种基于语言现象的客观标准,从而揭示了功能文体学理论在文学文本中分析的重要地位。

本文试图从评价理论的态度这一方面着手,以加拿大著名作家、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芒罗的重要作品《荨麻》为例,分析语篇中人物的态度和情感变化,以丰富和发展功能文体学的评价理论分析框架,帮助读者有意识地通过态度更好地欣赏作品。

二、评价资源的范畴及量化分析框架

帕默(Palmer,1989)认为,评价意义与情感意义相近,即有的词语影响我们的情绪,因为它们蕴含赞同或反对的意思。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的大多数话都不是在陈述事实,而是在不断地对情景、自身及他人的话语等作评价。拉波夫(Labov,1967)将“评价”定义为叙事中表明叙事主旨的一系列特征,即叙事中用来表明为什么那些情境和事件是值得叙述的东西。

情绪是人类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人们在物理和心理领域里体验情绪,与其他动物不同,人们不仅能体验情绪,而且能表达情绪,并谈论情绪。情绪可分为三组,即幸福/不幸福(un/happiness),安全/不安全(in/security)和满意/不满意(dis/satisfaction),它们依次关涉到“心的状态”(如喜悦、幸福、悲伤和爱)、社会状态(如焦虑、平和、恐惧、信心、信任等)以及对目标的追求(如不快、好奇、尊敬等)鉴于情感既可能是积极的,亦可能是消极的,因此,在说话过程中,人们通常会采用两种方式来表达感情:心情好时,运用积极词汇;心情不好时,则采用消极词汇。换言之,情感的表达与人物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判定系统则指一系列有制度规定的规范对人类行为的肯定和否定评价的意义。鉴别是评价产品和过程的系统。鉴别包含了处于美学这个大范畴下的价值,以及“社会评价”这一非美学范畴。可以把鉴别看成是被制度化了的一系列人类对产品、过程和实体的积极或消极的价值观。

三、《荨麻》中态度资源与情感分析

爱丽丝·芒罗是加拿大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被誉为“加拿大的契诃夫”。她出生于渥太华,因此她的作品大多以渥太华为背景,以女性为主人公,通过女性视角细致地描写现代社会中女性的爱情、婚姻、家庭、亲子关系及社会问题,揭示普通人生活中深刻而复杂的情感。(于艳平,2010)

该段描述的是“我”所经历的苦难生活以及内心复杂的情绪。happy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表达我内心的满足,true是一种积极的判定表明的是这种变化的真实性;而necessary则是对当时生活状态的一种积极的评估。因此可以看出,对于离开丈夫自己独自生活的这种状态,“我”是相对比较开心而满足的。然而当孩子们来看到这样的状态是,sickening和frightening则是对于此种状态的消极情感,表明“我”的孩子们很不喜欢这里的态度。然而,孩子们没有任何抱怨,而是假装开心,为的是不让“我”太过难受。最后,misery,bitterly和hate都是孩子们的消极情绪,此处消极的态度数量明显多于积极态度的分布,表达这样的家庭状况带给她们的不开心。

四、结语

评价理论主要关注“人”,是对韩礼德的人际元功能的补充,它使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更加丰富、完善。通过以上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对文学作品中态度资源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语篇中人物的态度转变和情感反应,以及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的复杂性和层次感。上文的统计数据表明,在芒罗的短篇作品《荨麻》中,积极态度分布和消极态度的分布大体上是持平的,这表明作品中人物情感处于纠结和矛盾状态;另一方面,其中积极态度的分布略胜于消极态度的分布,这说明最终人物的情感是趋于积极向上的,之前的纠结、矛盾和困惑终将趋于平缓或者得到释放。这种建立在功能语言学和语篇分析基础上的功能文体学定量分析模式,并不排斥和否认其他文学批评方法,而是丰富现有的文学批评方法,使其建立在坚实的语言分析基础上,用可信而有效的数据说明作品的文体特征。当然,本文主要关注态度资源分布情况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作用,关于评价理论的子范畴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1]陈淑芳.评价系统与词汇产出[J].山东外语教学,2002(6):28-30.

[2]管淑红,王雅丽.小说话语的人际意义——试析B1ackmai1中人物的权势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10-13.

[3]廖智英.小说《荨麻草》的隐含主题:一个中年妇女的困惑[J].时代文学,2010(5):222-223.

猜你喜欢

荨麻文体学态度
小荨麻
文体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
可怕的“小白蛇”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狭叶荨麻总黄酮纯化工艺优化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从文体学视角研究英诗《为国捐躯》的反战主题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