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采访遭拒现象

2015-02-27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4期
关键词:新闻采访

柯 艺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文学院)

新闻采访遭拒现象

柯 艺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文学院)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闻活动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介入,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在采访中遭拒的现象屡屡出现。采访频频被拒甚至遭遇抵抗,折射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的进步和活力,同时也反映出新闻采访过程的艰难。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为何屡屡遭拒,出现拒绝采访的现象并不是孤立的。本文从采访遭拒的现象入手,分析媒介环境、记者素养及被采访者心理,以期找出采访遭拒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新闻采访;遭拒;媒介环境

1 采访遭拒现象

翻阅手边的资料,记者采访被拒俨然成为媒体新闻事件之一。除了见诸报端的事件以外,新闻记者采访遭拒更多的是以非暴力形式出现的。一般说来,新闻采访遭拒大致可以分为“热”和“冷”两种。

1.1 热拒绝

即暴力拒访,指在新闻采访过程中某些低素质采访对象用暴力方式阻止、拒绝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导致正常的新闻活动无法进行。分析这类事件可发现,当新闻采访使相关群体的利益受到影响时,利益受损者往往会采取暴力手段来对抗。随着新闻采访对社会生活的进一步渗透,暴力拒访事件近年来更是不甚枚举。

1.2 冷拒绝

相较于暴力拒访,现实生活中新闻从业人员进行采访活动时,受访者拒绝接受采访更多的是以非暴力形式呈现出来的。当受访者不愿接受采访时,大多数都采取不合作态度,或以外交辞令来回避,或是态度冷漠生硬。

2 媒介环境的反思

一些人为何会对媒体如此抗拒?当前,社会以及媒介景象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媒介竞争、媒介整合,媒介重新定位引发的焦虑,导致传统媒体积淀的良好形象遭受打击,媒体公信力全面下降。在残酷的市场竞争和“眼球经济”的驱动下,媒介环境呈现出整体性躁动。

从舆论监督体制角度来看,暴力和非暴力拒访之所以可以随意发生,在于拒访成本远低于事件真相公之于众对当事人所造成的损失,折射出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困境。采访权和人身安全难得到合理合法地保障,使媒体记者无力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尊严。

3 受访者的媒介抗拒

人的行动莫不受到心理的支配,作为新闻采访活动主体,受访者与采访遭拒现象有着最直接的关联。不同身份、职业、社会地位的人都有差异性的个性特征和认知,拒绝接受采访的理由也是非常个人化的。针对采访遭拒的不同对象,受访者可分为如下几个群体:公务员、名人、社会组织以及一般公众等。

3.1 公务员的拒绝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拒绝接受采访原因大致有两方面:一是采访涉及国家机密或者个人职权之外的信息,被访者有正当理由拒绝;二是采访触及到相关人群的既得利益,某些政府机构会逃避,甚至暴力干涉采访。

3.2 名人的逃避

对于名人报道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作为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知名度的人,名人的公众生活一直被媒体和大众津津乐道,甚至疯狂追逐。当某些媒体对名人的关注从社会公共活动扩大到宣传名人隐私和花新闻,开始满足低层次公众兴趣时,采访被拒理所当然。因此,文体明星与新闻记者的冲突新闻常常出现在媒体文化娱乐版块。

3.3 不受社会组织欢迎的采访

社会组织一般将新闻记者划为两类,即受组织欢迎的公众(记者)和不受组织欢迎的公众(记者)。受欢迎的公众(记者)会对组织进行正面现象报道,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不受欢迎的公众(记者)则会破坏组织形象,被认为会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到负面甚至毁灭性的作用。因此,对前者会积极配合,对后者会采取各种方式拒绝采访,转而寻求新闻发布会等方式“以我为主”地进行信息公开。

3.4 普通公众的复杂心理

采访活动要想顺利完成,就要求记者充分了解采访对象的拒访心理。普通公众拒绝接受采访的原因较为复杂,个人化色彩较浓。从媒介素养层面上看,部分公众因为缺乏经验和认识,面对新闻媒体心理紧张,无法正常表达自己,常常“晕镜头”。从社会心理角度看,受众基于自我保护意识不愿将自己的个人隐私暴露在公众面前,或对于媒体信任度不够拒绝面对媒体。

4 媒介的“格雷欣法则”

4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格雷欣爵士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即“良币”,必然退出流通;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即“劣币”,充斥市场。这一现象被称为“格雷欣法则”,亦称之为“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在21世纪的今天,一些媒体仍存在“劣币驱逐良币”之惑。随着新闻事业的大发展,新闻单位人员增多,大量临时聘用的采编人员充斥。而媒体只管用人,无法留人,导致低素质员工大量涌入,高素质员工被“驱逐”。记者的职业素质和业务素质无法保证,反映在采访活动中就是记者采访行为不当,举动不合时宜。在很多灾难救援现场,也会看到记者们对被解救出来的伤员进行围堵,甚至为了竞争而彼此动粗,令人瞠目结舌,在采访中被屡遭拒绝也就不足为奇。

参考文献:

[1]蓝鸿文.新闻采访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新闻采访
网络环境下电视台记者的角色定位及新闻采访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电视民生类新闻采访策略分析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记者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
“互联网+”能为新闻采访及调查新闻提供哪些新方法
“提问技巧”是新闻采访的“法宝”
新闻采访技巧研究
关于口述史的若干问题探讨
浅谈新闻采访技巧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