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灵动而又高效的课堂——关于课堂主问题设计有效性的思考
2015-02-27龚仙雁
【摘要】在生命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动而低效、偏离轨道等。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教学设计出了问题,尤其是主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出了大问题。为此,教师必须思考主问题的定义、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优化,从而构建灵动而又高效的课堂。
在区课堂改革的推动下,我校生命课堂应运而生。何谓生命课堂?简而言之,就是以生为本,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基础上构建灵动而又高效的课堂。源于生命课堂理念的指引,我校语文学科逐渐形成了自成一体的语文教学流程。它包括前置学习、预习交流、合作学习、拓展提升四个环节。要构建灵动而又高效的课堂,每个环节都要重视,尤其是有效的前置学习是保障,高效的合作学习是推动,前置学习与合作学习两手都要抓,而且两手都要硬。这当中,老师大有文章可做,而且确有做好的必要。但是,很多教师没有准确理解课改的含义,过分地强调合作学习的作用,而错误地把课堂教学设计易主于小组活动,甚至单纯地为了小组活动而设计课堂教学,为活动而活动,全然不顾活动的必要与效果。于是出现如下系列问题:
1.动而低效。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问题过易,不经大脑,课堂看似活跃,实则低效;二是问题过散、过碎、无序、随性,脚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语文味全无,学生对文本难以形成有序、整体、深刻的理解,效果同样低下。
2.偏离轨道。为小组活动而活动,语文课成了思品课。
此外,低效求补,课改反成了加负。因为课堂低效,学生难以吃饱,甚至教学任务完成不了,不得已,只有挤出时间进行恶补,这显然是背离了课改减负的初衷。
以上问题均是课改进入深水区后的不良反应,究其原因,都是课堂低效惹的祸,而课堂低效的很大因素则是课堂教学设计出了问题,尤其是主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出了大问题。鉴于此,在此与大家一同思考“课堂主问题的有效设计”显得很有必要。
一、问题定义
我认为符合以下特点方可视为主问题:(1)课堂教学的重点,或课堂教学难点的突破;(2)众生的疑惑点。总之,主问题是在反复研读、多角度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学情,提炼出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问题。其中众生的疑惑点是重中之重,因为这是学生的兴趣点,也是能力的增长点。
二、设计原则
我认为,问题设计前,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重构教学内容应坚守两个基本点——文本核心价值与具体学情,尤其重要的是具体学情这一点。在此基础上,我认为设计出的主问题既要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又要做到“牵一发而动全生”。
首先,牵一发而动全身。问题的设计忌散、忌碎、忌随性,主问题要有提纲契领的作用,最好既可统领全文,又能引领整堂课,确保课堂的流畅与美感。如《社戏》一文,可依据文尾一句话:“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将主问题这样设计:那夜的豆好吃吗?那夜的戏好看吗?为什么作者说“再也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看过那夜似的好戏”呢?
其次,要牵一发而动全生。问题的设计要注意难易适度,并有梯度,既要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又能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问题的设计要结合学生思维特点,特别是学生在不同学段所表现出的思维特点,要能够指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让学生乐于动起来,从而让课堂真正灵动。
三、设计方法
1.问题设计落点要准。首先,主问题设计要切中文本关键,或瞄准教学重点,或为教学难点做铺垫,要防止并杜绝游离文本、泛文化甚至丢弃文本的现象。其次,主问题设计要瞄准学生疑惑点和兴奋点。当然,这个兴奋点往往就是学生的疑惑点,所以抓住学生疑惑点的主问题设计不仅能真正做到以学定教,而且能激发学生研读文本的兴趣。
2.问题的设计落脚要低,但要有梯度。问题设计不宜太难,难了后进生无从下手,就会游离课堂之外。所以问题设计落脚要低,其目的是要让众生有话可说,不至于无从下手。当然,落脚低并非肤浅,肤浅了优生不屑于思考,也不利于他们能力的培养,所以又要有梯度,要有能力增长点。如我在教学《我的老师》一文时,针对学生作文选材与组材上的疑惑设计了以下两个主问题:
(1)写老师竟然用了七件事,真啰嗦,可不知道该去除哪件事。请同学们帮助我,说明理由,做好参谋。
(2)这么多事,如果要你来写,你会怎么排序,说说你的理由,看谁排得妙。注:选择两三件排排也行。(要求小组合作探讨)
追问:魏巍的安排有无道理?
其中,引导学生如何组材的问题设计2中“选两三件排排也行”,落脚低,学生感知简单,都会跃跃欲试;而追问中“魏巍的安排有无道理?”则是引导优生在对比中体会组材的优劣,是问题的深化,更是能力增长点。如此落脚低但有梯度的问题设计,不同层次的学生才会饶有兴致,才能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要注意的是,这个梯度不仅体现在系列问题上,就是同一问题也要有所思考,有时可以借助追问达成。
四、设计优化
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个系统的共同参与过程。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很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以很好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所以,教师设计主问题时要充分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首先,问题的设计要隐含期待。如《我的老师》一文中的问题设计2“选择两三件排排也行”,不仅隐含对后进生的鼓励,也隐含对优秀学生完整排序的期待。“看谁排得妙”则隐含认真思考的期待。
其次,问题的设计要有诱导性。教师要利用有目的的引导提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致。
总之,主问题的设计,不仅要抓住文本核心,而且要基于具体学情;既要有利于充分开展学习活动,又要能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既要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又要能“牵一发而动全生”。在课改如火如荼的教学大环境中,教师只有重视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把握住课堂教学主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方能推动课改不断深化,否则,课改只会成为花拳绣腿,无任实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