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磨目标:牵一发而动全身——合作教学中如何制订适切的教学目标

2015-02-27陆菲

新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学情目标方法

【摘要】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磨目标,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次的目标设定,都需要研判小组学情,也顺势引致合作学习单和学习方式的变化。设定教学目标需科学、具体、准确,才能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提高合作学习的达成度,提高合作课堂的教学成效。

当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蓬勃发展充分说明了它的生命力。但是,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与访谈调查,我们发现,作为“导演”角色的广大教师在合作课堂中,目标设置不清晰、不明确,导致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重形式,轻实质,从而使合作课堂教学的成效大打折扣。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过:“在目的明确、行动有方向的场合,人们只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取得较大的成就。”这段话告诉我们,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也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教学目标确定得是否科学、具体、准确,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成效。

因此,本文以笔者执教的四年级上册说明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三磨为例,通过具体的课堂实例,阐述教师如何通过磨教学目标,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提高合作学习的达成度,促进合作课堂的教学成效,探得合作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走出合作课堂中教学目标设置的误区。

一、设定目标需研小组学情

学情分析,即正确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存在的学习问题、学习需求等。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可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中的学情分析是针对学生个体而言。而合作课堂,不仅要对个体进行学情分析,更要对小组整体合作学习状况即小组学情进行考量。想一想:设计的问题让小组合作完成符合他们的实际吗?有没有难度?小组通过思维碰撞,能不能解决给出的问题?只有以小组学情为依据,才能设计出让课堂有效、高效的教学目标用来指导教学。

在一磨中,第三个教学目标我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达成。在教学进行到合作环节时,我先让学生仿照例句,用打比方、举例子这两种说明方法介绍国际互联网其中一种功能。再让他们进行小组交流,筛选出一至两条语句通顺、说明方法运用较恰当的句子进行展示。可小组交流时,我观察到每位组员只是读一读自己写的仿句,听一听其他组员写的仿句,最后随便挑了两位成绩较好的组员所写的句子展示,并没有评判组员的说明方法是否运用恰当。从他们合作的过程,显然可以看出,学生没有能力,也无从着手去判断谁的句子说明方法运用恰当,从而筛选出组内写得到位的仿句。我所设计的合作显然超出了小组自身的能力范围。

经过第一次实践的反思,在二磨中对第三个教学目标重新设计,合作学习依然放在这个目标的达成上。小组中,学生通过合作能很顺畅地找到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但是却无法合作完成“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使小组合作从一开始的热闹演变成最终的冷场,甚至出现整组无人发言的尴尬场面。此外,虽然我设置了填表说明,但学生无法理解如何填写,特别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更是无从下手。导致合作过程中,我疲于奔命,不停地在各小组之间穿梭,指导学生如何完成表格。再加上记录员写字速度较慢,即使超过了合作时间,学生仍然无法完成这份表格。

吸取第二次课堂实践的教训,我对第三个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这次合作任务,难度系数降低,易于小组操作。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气氛活跃和谐,每个人都能说,每个人都会说,且能在讨论中达成小组共识。

前两次课堂实践,我都没有深入地研究小组学情。想当然地认为我所设置的任务,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是能够达成的。而事实证明,我过高地估计了小组的整体能力,导致他们无法合作完成,教学目标自然也无法达成。而在第三轮中,我意识到这个问题,设计了匹配小组学情的合作任务,目标自然也就达成了。所以说,合作课堂的教学目标设计,必须深入地研究和把握小组学情,必须明确设计的合作任务对于小组整体达成是否有难度,是否和小组整体合作能力相持衡。只有明确小组学情,才能设计出适合小组合作的教学目标。

二、设定目标需设合作学习单

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合作学习单是合作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是合作学习支架的主要形态,它是教师依据学情,为达成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合作学习活动的载体,它是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合作参与学习活动的任务单。合作学习单的设置,是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既为学生的合作学习铺下垫脚石,又高效学习了课文,提高了课堂效率。由此可以明确,合作学习单的任务是依据教学目标设定,当教学目标发生变动时,学习单也需相应随之改变。

第一次教学,第三个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仿写初步学会运用打比方、举例子这两种说明方法,由此设计了让学生在仿写之后进行交流评价的学习单。

第二次教学,目标变为:“用填写表格的方式认识、理解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四种说明方法,体会文章通过说明方法把抽象的互联网知识介绍得生动具体、通俗易懂。”根据这个目标,我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学生合作找出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和相应的句子,以及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通过这样的学习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说明方法。

第三次教学,目标又进行了略微的调整:“通过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这种方式,认识、理解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四种说明方法,体会文章通过这些说明方法把抽象的互联网知识介绍得生动具体、通俗易懂。”根据这个目标,我把先前设计的完成表格调整为交流文中喜欢的句子,通过小组内部的自由交流,从而让学生领会本文运用说明方法把互联网介绍得生动具体的特点。

纵观三次教学,每一次合作学习单的设置,都根据教学目标的变化进行适时的变动,所以合作学习单是落实教学目标的载体。

三、设定目标需变合作方式

小组中的合作方式,是指根据学习单出示的活动任务,相应地给出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方法。小学阶段适合学生的合作方式主要是讨论式合作学习和表演式合作学习。表演式合作学习即通过表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或作为课堂的小结形式,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讨论式合作学习即让学生对某一内容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实施自我教育,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其中讨论式合作学习又可细分为口头式讨论和填写式讨论。

合作课堂中,落实教学目标的核心是合作学习单的设计,而合作学习单中的任务设计又决定了小组成员的合作方式。那么,课堂中,到底采用何种合作方式?归根结底,还是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来进行具体研断。

第二次教学,合作学习的时机把握准确,合作学习的内容设置恰当,只是没有根据学情来设计合作表格,问题过难、步骤复杂,即达成目标的学习方式设置不恰当。所以第三次设计目标时,“认识、理解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四种说明方法,体会文章通过这些说明方法把抽象的互联网知识介绍得生动具体、通俗易懂。”这点不变,而把达成目标的学习方式进行了调整,把复杂耗时的表格变为让学生找出喜欢的句子。教学中,学生用这样的学习方式进行合作学习,降低合作难度,契合小组学情。所以,教学目标的改变,必然也会使学习方式发生改变。

在《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的磨课过程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磨目标,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次的目标的设定,都需要研判小组学情,合作学习单和学习方式也必然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设定教学目标需科学、具体、准确。只有在整体把握、明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合作教学才有方向,才能实现真正的合作课堂,才能切实提高合作课堂教学的成效。

猜你喜欢

学情目标方法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