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饮食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2015-02-27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主持人

张 昀

(作者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台)

电视饮食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张 昀

(作者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台)

摘 要:与精美的饮食菜谱、生活杂志等平面媒介相比,电视饮食节目的最大优势就是动感精美的画面和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一个优秀的电视饮食节目主持人要具备较强的饮食节目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电视饮食节目;语言艺术;主持人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餐桌。吃什么、怎么吃、如何吃出营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谈论的话题。因此饮食节目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1 语言要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电视媒体和平面媒体相比,优点是有精美动感的画面和生动优美的声音补充,而缺点就是,大量的信息一闪而过,观众不可能像阅读菜谱或杂志一样去慢慢体会,反复浏览。所以,如果节目中的主持人语言太过深奥难懂,很难引起观众的兴趣,主持人应该用最简单、最平易近人的语言来讲他们想了解的有关饮食的内容。

笔者曾经主持过一档饮食节目,其中一期节目编导给的菜谱里原材料是500克大虾。在前期准备过程中笔者在想500克大虾到底是多少,克这个量词太过抽象。所以与厨师交流,让他展示了500克虾的大小和只数,并且斟酌了这个量大概是几个人的食量。最后在节目中,笔者将其改成“做这道马来西亚奶油虾需要像这样(展示虾)和我手差不多长的虾6到7只,这样做起来会更容易入味,在锅里翻炒也会比较方便,足够一家3口的食用”。这种将具体数值转变成客观数据的语言还可以用在指导调料的量,比如,小半汤匙、一碗、几滴之类,可以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2 主持人语言要亲切、口语化

烹调做饭、品尝美食本身就是一件让人享受愉悦的事情,观众在观看我们饮食类节目时应该是轻松愉快的。主持人让观众愿意看你的节目,愿意听你说话,也就是主持人的语言一定要亲切口语化。

比如全家福豆腐这道菜。如果主持人说:“今天我们教大家做全家福豆腐,这道菜需要的原料有:豆腐2块,鲜蘑50克,青菜心10棵,香菇30克,素油50克,酱油20克,白糖3克,精盐1克,湿淀粉10克。首先,把香菇放入沸水中泡软,去蒂。青菜留菜心,修去叶根,烫至碧绿,凉水冲凉;第二步,炒锅上火,烧热,用油少许滑锅,舀入素油烧热,每块豆腐用刀切5片,入锅煎至两面金黄,添酱油、白糖、精盐、清水一碗,放入香菇、鲜蘑、菜心,焖烧至汤汁浓稠,离火;下来,取大圆盘一只,用筷子将菜心装入盘中铺底,豆腐放在菜心上,再将香菇摆在豆腐上,最后摆上鲜蘑,成绿、黄、黑、黄四层。炒锅继续上火,将汤汁用湿淀粉勾上芡,浇在全福豆腐上即成。

这样教这道菜,确实很清楚、准确,但是这样的语言太过死板和照本宣科,观众听着不舒服,看着也不会觉得有意思。而如果换一种说法:“我们今天教大家做的菜叫全家福豆腐,别看这个菜就是豆腐,简简单单,可是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再加上这个吉祥的名字,是很适合您在团圆饭或者新年宴会上做,保证很多人都会非常喜欢。在做这道菜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所需要的材料都有哪些……”介绍材料时可以把量的多少,所需食材的要求说得形象具体一些。这样一来,观众听得明明白白,更不会觉得这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说教节目。

3 语言要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

王小骞在一次与观众见面时说,要“告诉别人我所知道的,分享我所感触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使主持人更有亲和力,是让观众喜欢和信赖的关键。

还是举上面全家福豆腐这道菜的例子,前面说了准备哪些材料,下面再教如何做时就要融合自己的真情实感,比如,在“把香菇放入沸水中泡软,去蒂”这个步骤中,主持人可以说:“我们把香菇放到刚烧开的水里泡软,不过大家一定要注意,放香菇时要慢一点,一个一个放,否则刚开的水会溅出来,会烫伤自己。”这个时候就是主持人在表达他真实的感受,在现场拍摄过程中,主持人面对的就是滚烫的开水,这个时候,一定会感到危险,会小心翼翼,这时主持人把他的真实感受传达给观众,就会使观众觉得主持人很贴心,自然会给人一种亲切感。

食品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除了视觉上有信息之外,在味觉、嗅觉上也有大量的信息体现,这是至关重要的。表达自己真情实感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告诉大家这道菜闻着吃着是什么味道。电视饮食节目,已经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广播节目没有画面的缺陷,让受众可以清晰地看到菜的样子,又弥补了平面媒体的静态缺陷,以动态的形式将制作过程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受众。可是味觉嗅觉的感受是电视媒体传达不了的。所以,电视饮食节目主持人用语言形容食物的味道、口感就是相当重要的。一道菜是甜是酸、是咸是辣、是软是脆,都要靠主持人用语言去形容。这就需要主持人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

笔者在一次拍摄节目过程中,做了一道很辣的菜,当时嘉宾厨师在锅里下了干辣椒之后,笔者被呛得又咳嗽又流眼泪。当时以为这时编导肯定要喊停,等恢复了再拍,可是他认为这样反而非常真实,并且让笔者在品尝完这道菜以后详细地形容到底有多辣。其实编导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他让笔者在镜头面前用自己最真实的生理反应,让观众最大限度上体会到了这道菜的“辣”。

经历这次节目后,每当品尝菜之后,笔者都会很详细真实地表达自己对这道菜味道和口感,并且会适当地给观众以提示。比如太甜的,糖尿病患者做时就要减少含

糖调料的量,太硬的,就不建议老人去吃等。

4 专业语言要准确,形象

中国饮食文化自古就博大精深,光是做法就分为很多种:煎、炒、炸、煮、闷、烧、炖、煸等等。刀法也分,切、斩、剔、拍、剁等不同处理方法。这些做法在烹调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口感。

比如在做一些荤菜时需要搭配一些素菜,素菜的处理方法就分很多种。以“煮”和“焯”为例。煮,是要放在水里一段时间,等水开了,或菜的形状颜色发生某种变化时拿出来;焯,则是放进去很短的时间,马上就捞出来。这两种做法同样是放在热水里,可是效果却很不一样。如果我们要处理的素菜是很嫩的绿叶菜,就应该要用焯,简单地把菜在水里过一下熟了就可以,可是如果用煮,则会破坏绿菜的营养,而且也使菜的口感变得很差。

简单的一个词的差别,最终表达的效果却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饮食节目主持人在用专业词语时要准确、形象,才可以传达正确的信息。

5 不同的节目形式要运用不同风格的语体

不同的饮食节目,形式各有不同。有主持人一个人边做边教,有请嘉宾厨师做,主持人在旁边讲解,也有嘉宾又做又讲,主持人在旁边打下手边采访,利用谈话引导嘉宾讲如何做的。这就要求主持人要根据不同的节目形式使用不同风格的语体。

以刘仪伟主持的《天天饮食》为例,他十分恰当地运用了适合节目形式的谈话语体。他在主持节目时是一个人,需要又说又做,现场没有真正的交流对象,所以他需要模拟一个语境,设想眼前有一个观众“您”,“我”和“您”在客厅里,沙发旁等场合进行亲切的交谈,模拟的现实谈话越像,观众的收看效果就越好。刘仪伟在这方面做得很出色,比如,在开场白与结束语时他不用一般的套话:“观众朋友们,您现在收看的是……”这样会一下子拉开双方的距离,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他甚至不用“您”来称呼观众,只用“你”,比如:“做饭是一门艺术,做饭本身的艺术只有你自己才能体会得到,本身的快乐也只有你自己才能心领神会。”“真的,一点都不骗你。”这种随意的称呼,更使观众感到亲切。

以《食全食美》这个节目为例,这个节目的形式是两个主持一个嘉宾,有时候还会有一个美食营养专家。这就需要主持人在不同的语体中变化。当和嘉宾交流时,可以是聊天的、交谈的,主持人和电视观众交流时,可以是介绍的、说明的。有专家时,可以是采访、探讨的形式。只有恰当地运用不同的语体才会让语言生动,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要传达给观众的信息。

6 结论

电视社教类饮食节目受众范围广泛,节目形式多样,主持人在现场的表现灵活多变,充分发挥了电视传播手段的画面丰富立体的特点。这就要求电视饮食节目的主持人语言要有亲和力,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有准确、细致、亲切、生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多积累,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积累自己的生活阅历。真正做到服务大众,满足受众需要,达到节目最终的服务指导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未.《天天饮食》的主持特色[J].现代传播,2001,(3):91.

[2]黄庆.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发展与趋势分析[J].东南传播,2009,(11):121-122.

作者简介:张昀(1986-),女,山西人。研究方向:播音主持。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主持人
主持人语
小小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关于电视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探讨
浅谈面谈访问式的市场调查方法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