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传媒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

2015-02-27阎予成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1期

阎予成

(作者单位:湖南卫视节目中心)

现代传媒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

阎予成

(作者单位:湖南卫视节目中心)

摘 要: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新闻娱乐化逐渐成为当下新闻报道的走势。在现代传媒环境中,社会上随便一个小事件都能够通过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成为重大新闻,影响原本有序的社会秩序。本文主要从各个层面探讨了新闻娱乐化出现的必然性。

关键词:现代传媒;后现代生活;新闻娱乐化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时代的到来,新闻娱乐化已然拥有了发展的基础,成为当今新闻报道的主流。在这种情况之下,电视媒体以及平面媒体也追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使用故事化的方法讲述社会上的新闻。作为当今新闻报道的主流,新闻娱乐化得到了所有大部分工作人员的关注,其背后蕴涵的文化也成为了一个必然的学术话题。

1 新闻娱乐化的定义和表现

新闻娱乐化,又名“新闻软着陆”,即在内容上主要偏向软新闻(又称大众新闻),或尽力将硬性新闻软化。其表现之一主要就是增加软新闻在新闻传播中的比例,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在新闻娱乐化的大环境下,一些媒体传播商乐于将各种日常事件或一些犯罪新闻、花边娱乐、体育新闻等作为媒体新闻播报的重点,热衷于渲染都市的光怪陆离,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并且这股潮流不断发展,甚至蔓延到了一些权威媒体和主流媒体中。

新闻娱乐化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将一些硬性新闻通过媒介将其内容和形式进行软化。从形式上来说,新闻娱乐化要求记者在进行新闻的陈述时强调协作的故事性和情节性,要将自己当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而非一个报道员。从内容上来说则是要求记者不断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可供娱乐的地方,对新闻进行改造,实现硬新闻的软着陆。

2 新闻娱乐化形成原因

2.1 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

后现代从语义学来理解包括了两个含义:第一,特指一段特定的历史,即作为一种历史分期的概念而存在;第二,指的是一种社会文化的思潮。而在后现代生活中,后现代主要指的是后者。

二十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取利益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为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而在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两极分化严重,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逐渐向着国际跨国垄断发展,更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经济发达国家与经济落后国家之间的差距,导致经济落后国家处在了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最底层。一旦经济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政治状况时,总会想方设法将状况与危机转移给经济落后国家,使经济落后国家不仅要承受在自身国家内的经济压力,还要承担经济发达国家的压力,严重损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利益,为这些人民带去了沉重的负担和严重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逐渐开始对资本主义宣扬的“人类中心主义”“工具理性主义”产生了质疑与厌倦,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创设了环境。而后现代生活则是在基于后现代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后现代主义价值观在沿海城市不断传播,并向着内地开始蔓延。在后现代主义价值观的潜移默化之下,沿海城市中的都市新人不可避免的拥有了后现代生活。这类都市新人的生活观念向着后现代主义不断靠拢,生活中充斥着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色彩。这类人追求标新立异,追求变化,强调投入此时的游戏,但又能够随时抽身投入另一个游戏。

而后现代主义中反对理性、反对深度、追求娱乐化的价值取向正是为我国新闻娱乐化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在现代社会中,中国各类传播方式或多或少地都受到了后现代思想的渗透。电视中对于广告的解读越来越要求直观的视觉呈现;电视节目越来越多出现各类对于历史人物的“戏说”;而娱乐节目则开始向着各种反讽、调侃、搞笑等路线狂奔。

2.2 现代传媒与新闻娱乐化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现代传媒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电视和互联网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从纸质媒体和收音机拓展到了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但是这些媒体的生存却依赖着各种各样的广告商。由于受众对媒体的消费在媒体的收入中只占小部分比例,各种各样的广告商才是媒体的生命线,一旦没有广告商愿意投资媒体,那么媒体就难以生存。因此,媒体开始变得越来越商业化。但是媒体的发展依然要依靠受众,受众越多,媒体能够接到的广告也就越多,经营也就越来越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媒体不得不开始多考虑受众的爱好。时代的发展促使受众不仅需要物质上的享受,更多的希望获得精神上的娱乐享受,因此媒体也不得不开始向着新闻娱乐化的方向发展。

3 结语

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新闻娱乐化必然能够成为现代新闻报道的主流。新闻娱乐化能够很好地体现出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各种新闻背后的个体生命的存在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新闻民主的真意。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一旦新闻娱乐化过度,那么对社会秩序造成的危害也是我们所不能估量的。因此,新闻娱乐化必须拥有一定的底线,不然整个国家的文化秩序将被彻底颠覆,文化灭亡的命运在劫难逃。

参考文献:

[1]杨金鹏,黄良奇.新闻娱乐化、公众利益和传媒责任[J].新闻界,2004,(3):36-37.

[2]郭祎珺.新闻娱乐化的“度”[J].大观周刊,2011,(29):130-130.

[3]吴飞,沈荟.现代传媒、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