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媒体的社会责任

2015-02-27刘树刚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1期
关键词:舆论受众责任

刘树刚

(作者单位:阿坝州广播电视台)

浅谈新媒体的社会责任

刘树刚

(作者单位:阿坝州广播电视台)

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为核心和趋势,并以这些依托新的技术支撑而产生的新的传播行为,几乎彻底改变了大众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和分析信息的方式和思维。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实时性、互动性和多媒体性,昭示着我们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作为影响社会大众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新的传播时代应该发挥特有的社会作用,肩负起重要的社会责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 新的传播方式中新媒体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加重大

新媒体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其传播的内容与社会观念、价值具有直接关系。作为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大众传媒,相应地负有环境监视、社会协调或联系以及社会遗产传承等功能,这些功能决定了媒体必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并满足公众的知情需求;必须遵守现行的法律和各种规章制度,维护公共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必须履行社会公共文化使命,做高品位、正能量的传播。

在全新的媒体时代,网络传播是高度开放的信息空间,信息的无限丰富,传播路径的广泛,信息流动的自由无序,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互换角色。因此,就整个互联网而言,网络信息优劣并存,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真假莫辨。这些都给新媒体承担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的标准,也势必要求新媒体必须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自律行为,增强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和担当意识,从而确立新媒体的信息权威性和公信力。

2 报道语言的主观、失真对新媒体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时代,信息源和信息量无限扩容,传播主体与受众在信息选择、吸收、甄别、反馈、互动等方面的权利、能力和意识已经相对对称。信息的极度丰富和广泛传播及流动,都使得新媒体在报道语言的运用上更自由,形式更灵活,表现力更张扬。包括各大门户网站、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在内的新媒体各出奇招,抢占头条,扩大影响,以获取更多点击量。

这其中,难免有一些新媒体受利益驱使,置所担当的社会责任于不顾,以失真或者有偏差,甚至错误的报道语言,恶意炒作,制造新闻话题和焦点,错误地引导受众。其表现形式:一是标题与报道内容严重脱节甚至毫无关联,为了引起广泛关注和博取高点击量,在标题中使用震撼和冲击眼球的语言和文字,一味或者无节操放大新闻源的敏感度;二是对新闻事实断章取义,报道时只截选其中能够引起关注的事件片断或者挑选几个毫不连贯的细节,并频繁使用敏感和夸大的语言,全然不顾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三是主观判断和选择上的偏差,在报道语言、内容中过多加入主观的新闻场景、虚构和臆想新闻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想法,在评论中主观意识太强烈,从而给受众传递出一种有偏差甚至错误的价值。

这些行为虽然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增加媒体的关注度和知名度。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悖于作为媒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与正确的方向背道而驰,最终将使这些新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挑战和质疑,影响新媒体的健康运行和发展。

3 新形势下,新媒体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在全民都是信息传播者又是信息接收者的全媒体时代,新媒体如何运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和特点,在天生相对自由的网络虚拟环境中正确传播事实真相,正确引领舆论?这是新媒体必须深刻思考和认真施行的问题,也是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1)传播事实真相,提供正确的价值标准

网络新闻资源非常丰富,既有来自传统媒体、其它网站的新闻信息,也有来自一些组织和个人提供的新闻信息。因此,新媒体需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信息,既要求新,也要整理共享的、中肯的信息,因为有时候分享和整理已有的信息比搜索纯粹的信息更重要。仅从这一点出发,新媒体就有责任和义务为受众提供高质量、有价值并对其有用的信息,必须在鉴别信息、理解信息、判断信息和利用信息上为受众服好务。网站、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应增强辨别真假的能力,以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为基本原则,善于鉴别,自觉摒弃那些会给社会和受众带来危害的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精心挑选和真实加工,向受众传播有价值的信息。

在烟波浩渺的网络信息中,信息可谓是良莠不齐,优劣共存。新媒体除了要成为有用信息的提供者,还应该借助对信息的引路和评价来表明网络媒体自身的态度和立场,形成一种健康的网络伦理,在规范网络传播行为,抵制恶意传播等方面有所作为,自觉规范网络信息传播行为,成为网络传播规范的倡导者和监督者,从而为受众提供价值和是非判断的标准和可靠信息,促进网络传播的健康发展。

(2)发挥社会影响,引导正确舆论

新媒体的特点,为受众提供了广泛参与新闻信息传受、舆论表达和舆论引

导的空间及渠道,不仅改变了舆论表达和舆论引导的格局,也使得民众的舆论表达与网络信息传播产生一定的无序现象,因此,合理疏导并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是新媒体必须承担的重大责任。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从本质上讲是以个人为主体的传播时代。在网络世界里,人是相对自由的,强加的观点或者生硬的规劝,很可能让受众反感,进而绕开节点,去别的网站寻找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网络传播应该潜移默化地引导舆论,必须更加巧妙,更隐蔽,有计划、有意识地去报道新闻事实和发表言论,从而影响受众,引导受众。

新媒体应该利用网络传播更快的时效性与更强的互动性、更彻底的全时性与更多的层次性、更突出的技术性和更全面的综合性等特性,通过设置议程、网络论坛、多媒体等方式和手段,利用正确的观点、翔实的论据和有力的论述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受众在接受和交流中形成一致意见,一步一步地使舆论朝着所希望的方向发展,高质量地实现对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

当下,面对新媒体的极速发展,传统媒体正在积极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这也赋予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发展的新内涵,承担社会责任更是其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立足于这一社会职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及从业者都应恪守职业道德规范,为有责任的传播做好把关人;坚守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媒体品格,对公众进行有益的引导,从而对受众产生值得信赖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彭兰.网络新闻编辑教程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

[2]董天策.网络新闻传播学 [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228.

[3]刘伟.实用新闻编辑学 [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287.

猜你喜欢

舆论受众责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期望嘱托责任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