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手机与中职语文研究

2015-02-27李玠

新课程研究 2015年32期
关键词:智能手机利用中职

◆李玠

智能手机与中职语文研究

◆李玠

本文就智能手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分析利弊,认为智能手机有利于学生联系社会生活,有利于学生阅读和写作,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方便教学和学习的交流。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智能手机的功能转化为有效学习。

智能手机;中职;语文

智能手机,对于中职语文教学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干扰学生学习语文,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一面让学生学好语文。无论哪个方面,我们都需慎重对待。本文拟分析出智能手机对语文的利与弊,并以此找出趋利避害的方式与途径,引导学生将智能手机的功能转化为有效学习。

一、智能手机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利与弊

在使用智能手机时,学生养成了依赖于从画面中获取所要的内容的习惯,久而久之,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就会逐渐下降,阅读能力也会跟着下降,继而可能出现阅读障碍,这不仅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语文学习,还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智力、思维的发展。智能手机的过多使用意味着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机会的减少,长此以往,学生的听力理解、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都有可能逐步下降。此外,智能手机的语音聊天和语音搜索等便捷方式,会使学生懒于动笔,惧于动笔,甚至无从下笔。可见,智能手机对语文听说读写这四个基本能力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智能手机虽然有着不利于学习语文的一面,但是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载体,也有很多正面的作用。就语文而言,智能手机的正面作用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智能手机有利于学生联系社会生活

语文教育学者王丽在引发语文教育大讨论的 《中学语文教育手记》中说:“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而当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脱离社会生活的现象,学生对于国内和国际形势所知甚少,对于生活的观察也很少,人文精神严重缺失。而智能手机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信息载体,只要连接网络,学生便可以随时随地浏览资讯,信息的多样化更容易让学生对所获取信息有所思、有所想,有更多的感知感悟。而且,手机的便携性使得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信息。

2.智能手机有利于学生阅读

智能手机在阅读方面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方便。智能手机能够随时随地上网,这使得学生的阅读 “代价”降到了最低——不管读多少本书,只要有一台智能手机就可以了。智能手机的移动性也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的阅读。而且,智能手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阅读的频率,只要打开手机,总有一些阅读的材料进入学生的视线,哪怕仅是匆匆扫过几眼,也是一个阅读的过程。

3.智能手机有利于学生写作

通过智能手机,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表文章,而读者和评判者也不再仅仅是一个老师,而是整个社交媒体。对自己的文章,学生还可以通过手机听到许多不同的声音,得到各种评价和反馈,提高他们的写作自主性,更好地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4.智能手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首先,对中职学生来说,引导学生基于手机的兴趣投其所好,利用手机来进行语文学习,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对教师而言,可以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手机上不但有文字信息,还有很多的图片、动画视频,将这些信息有效地结合在语文教学上,将完全改变以往语文教学以单一的文字为载体的现状。最后,智能手机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语文的重要性。手机网络上不但提供了各种丰富的论坛,同时还有各种有趣的活动,比如发微博、微信朋友圈,这些都需用到语言文字。现在部分学生懂得利用QQ空间、朋友圈吆喝做买卖,这必须借助语言文字对其产品进行描述。所以,智能手机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实际运用。

5.智能手机方便教学和学习的交流

有了手机以后,每个语文老师都可以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发送到手机上,通过多种聊天工具,实现同行之间的互相交流。而老师和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腾讯QQ、微信、微课掌上通、校讯通等多种方式进行多方面的交流。而手机的拍摄功能,不但可以让学生随时记录一些学习的过程,方便老师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拍成视频,发给学生,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也方便了学生根据自己接受的程度实现反复的学习。

二、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智能手机的功能转化为有效学习

1.遵循兴趣第一和为 “准职业人”服务的原则

中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高,因此,让中职学生用手机来学习,学习的材料应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只有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其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方针,利用智能手机自助语文学习也应该以此为指导思想,学习的内容应着眼于提高中职学生作为 “准职业人”的综合素质,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2.积极向学生推荐可利用的资源

智能手机上可用于学习语文的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几乎所有语文方面的知识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获取,如果利用得好,语文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训练,智能手机都可以满足。概括来讲,这些资源包括电子书、论坛、新闻、视频动画、游戏软件、各类应用App、微博、微信等。

3.培养学生养成利用智能手机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

智能手机的便携性让语文学习更具有弹性,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随时随地利用手机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排队等待的时候,可以在手机网络上找一些小短文来读;旅行在外,利用手机写一点心得体会发表出来;每天睡前或者醒来后,可以打开手机听一听新闻,看一看视频;课堂上老师介绍了某个作家后,可以借助手机网络来搜集相关资料。

4.将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有机结合

鉴于中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高,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课堂给学生布置一个学习任务让学生课后利用智能手机去完成。例如,可以就某种文学现象,让学生写一篇小论文,鼓励学生自己在网络上寻找与写作主题有关的信息,再形成自己的东西,然后教师创建一个论坛或个人主页,让全班同学能够发帖交流,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写作思路,也可以对别人的论文加以评价。

语文和其他事物一样,顺应时代的发展,才有可能取得好效果,在这个信息社会,我们一定要处理好智能手机与语文的关系。

[1]卢炳祥,蒋文翔.巧借智能手机提高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效果[J].卫生职业教育,2015,(9):59-61.

[2]邹慧.移动互联网对中职生表达能力的影响及对策初探[D].烟台:鲁东大学,2014.

(编辑:郝 婵)

李玠,女,硕士,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教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研究。

G712

A

1671-0568(2015)32-0131-01

猜你喜欢

智能手机利用中职
智能手机是座矿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智能手机脸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智能手机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