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上位标准 强调情感教学
——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及其运用
2015-02-27朱兰君
◆朱兰君
坚持上位标准 强调情感教学
——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及其运用
◆朱兰君
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性行为,这既是新课程理念高调呼唤的上位标准,也是素质教育强调的重要关键词。作为课程活动的组织者、主导者和促进力量,广大教师应本着“两唯两不唯”的根本原则,即“唯学生发展、唯学习需要”和“不唯教材、不唯应考”,努力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有效教学活动,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化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不断地奠基铺路、注入活力、加强积淀。本文结合中职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立足于有效教学基本策略的着力构建与应用实践,试对此作出抛砖引玉之论,希望能为后来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情感智力促进;实践与探微
在学校教育中,有效教学的唯一目标在于 “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育部课改专家组核心成员宇文森着重强调:“从时间概念来说,学生发展主要分为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两大类。任何一种有效教学必须在促进当下发展的同时,也应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效教学能够为学生沉淀一种思维方式和学习精神。”这就从根本上为有效性教学活动作出了一种战略性指向和战术性指导。就中职数学教学而言,我们应始终坚持以 “学生的当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上位目标,以加强各类情感元素的渗透和浸润为抓手,把积极开展有效教学作为自己的根本做法和自觉行为,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元素。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出简要性阐述。
一、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标准
所谓 “有效教学”,是与低效教学和无效教学相对而言,主要指在历经执教者的一段时期主导之后,以学生获得的进步或发展为根本衡量标准的一种课程实践活动。有效教学的核心理念着力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和突出学习主体地位,始终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二是要始终关注教学活动的时间与效益,而不是在 “一定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更多的课程知识”;三是要科学地对待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更多关注课程教学的可测性和量化。值得强调的是,在各类有效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智力因素的有效培养,另一方面还要特别关注学习兴趣和情感的有效发展,因为注重学生情趣和成绩是很重要的两个维度。究竟什么是有效数学教学呢?笔者从实践中总结认为,从学科本体论而言,至少应当具备以下 “三种视角”:首先是与学习认知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其核心教学观念在于 “求是”;其次是与学习能力密切相关的基本技能,其核心教学观念在于 “求实”;再次是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情感力量和思维能力,其核心教学观念在于 “求真”。
二、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与应用性实践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校教育是一项以理论为指导、以目标为指向和以策略为推进的系统性实践工程。如何进行切实有效的策略构建和应用实践,这是一种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行为现象。
1.以情趣化策略为抓手,积极开展中职数学的有效教学活动
有业内人士强调指出:“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至少不算是完美的教育。”这与爱因斯坦的 “兴趣教师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尤其对于中职学生而言,由于基础成绩和学习品质 “双差”等因素,他们对于情趣化教学活动存在强烈的依赖心理。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情趣课程实践活动,从中攫取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 “情绪智力效应”。
2.以生活化策略为支撑,积极开展中职数学的有效教学活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且在生活发展中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理论和实践表明:数学学科及其教学活动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的涵养和滋润,就会逐步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 “空中楼阁”现象。而“数学生活化、生活化数学”,不仅可以有效淡化数学教学的纯课程形式,更好地促进学用结合与知行统一,而且能为学生留下持久深刻的效果。如在学习函数章节知识后,笔者让学生就日常手机上网收费问题展开自行调查和总结,并以此列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调查情况如下:手机上网包月有两种套餐,其一5M的上限流量每月是6元,其二20M的上限流量每月15元。若每月超出套餐允许范围,每5K加收费用是0.02元。由此形成手机上网费用(y)元与流量x(k)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据此,有学生对照自己手机某月浏览的8M流量,得出当月上网费用是18.36元。两种套餐比较,还是后者更划算。由此让学生在学用结合中增强了生活数学的良好体验。
3.以自主化策略为指向,积极开展中职数学的有效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既是对有效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和考验,又是切实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良好载体、重要平台和战略之法。例如,关于x的方程x2-lg a-2x+1=0有两个不等式根,求a的范围。对于这一数学题目,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大都意识到 “判别式Δ>0且a>0”,却忽略了lg a≠0这一点。由于思维不够严谨,他们尚未考虑到此题为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0。待到 “愤悱”状态出现,适时地补充了这一条件,学生们会意而笑。这种巧设埋伏法由此产生了“四两拨千斤”之效。
4.以激励性策略为助推,积极开展中职数学的有效教学活动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积极开展中职数学激励性教学活动,对于具有个性化特质的中职生群体来说,不仅有利于课程教学的和谐互动,而且在完善健康心态、健全学生人格、促进个性发展、增强成功信念等方面,具有非常必要的现实意义和十分重大的深远影响。激励性教学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动态掌握综合学情基础上,积极有效地开展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活动。无论在备课环节、作业设计还是课堂分组活动中,既要充分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又要合理地体现层次性和梯度性。二是在教学评价方面,切不可 “用一根尺子量人”,还要重视以情感、态度、习惯为成分的非智力因素。同时把 “教师—学生”的单向性评价积极发展为开放性的多元化方式,如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等,从而为促进课程的有效性教学和学生的持续性发展推波助澜。
综上所述,在学校教育中有效教学是一项有待发展并不断完善的实践性课题。“课程教学的上位目标——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它犹如永不消逝的 ‘北极星’。跟着它走,只要努力就会有效;偏离了它,越努力就可能越有害。”作为教学一线人员,我们更应本着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精神,为有效性教学源源不断地注入正能量。
[1]杨雪侠.试论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8):87-88.
[2]苗霞.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3]杨慧.中职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不容忽视[J].中国校外教育, 2014,(16):40.
(编辑:郝 婵)
朱兰君,女,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职学校数学教学。
G712
A
1671-0568(2015)32-0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