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发式教学对大学生主动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015-02-27◆葛

新课程研究 2015年32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思维大学生

◆葛 琦

启发式教学对大学生主动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葛 琦

在当前新型科技发展趋势下,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挑战性课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思维能力的现状与培养情况,从对主动性思维的认识与实践以及启发式教学对培养大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两个方面,阐述启发式教育对发展大学生主动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主动性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高等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高级人才。为实现这一任务,学校的各个工作环节都要以此为出发点,采取综合措施,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钻研问题、发现规律,培养学生以创造性为主的主动性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启发式教学是大学生主动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所在。

一、对 “启发式”教学的内涵探讨

在高等教育领域,由于受到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现在的大学生缺乏思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高校对大学生的思维训练基本处于半放任状态,不够自觉、主动,缺少对思维的启发与强化,课堂教学仍然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少大学生已经表现出思维呆板、思维浅露、思维定式甚至思维偏执状态。因此,加强大学生主动性思维训练是客观所需、形势所迫。

提倡启发式课堂教学、克服 “填鸭式”的照本宣科等做法是多年来教育界强烈的呼声。进入新世纪以来,启发式教学已受到广泛重视,中小学和高等院校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发表了许多研究成果,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提高教学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对于 “启发式教学”内涵的理解不尽一致,这些争议概括起来主要是:

1.启发式教学是方法还是指导思想

在以往的各项教学实践中,很多人都认为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并且正式记入有关教育学教材中。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争议,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启发式教学是针对 “填鸭式”教学而言,是与其根本对立的教学思想,而不能看作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还有一部分则认为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从方法论观点分析,所谓 “方法”是指实现某项任务的手段,而启发式教学已远远超出了单一手段的范畴,有着典型的哲学框架和一定的科学基础。它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解决了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等矛盾,并把它们统一起来。它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任务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法体系的各个方面。因此,把这种启发式教学法完善为我国独有的一种新的教学法理论——“启发式教学论”是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

2.对科学的启发式教育的理解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启发学生能随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科学的启发式教学是毛泽东同志1929年在古田会议上提出来的,他总结的 “十大教授法”给启发式教学赋予了重要的地位和新的含义,他以辩证唯物主义能动的反映论为理论依据,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他倡导讲授要 “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教师讲话要 “通俗化”“明白”“有趣味”,“要以姿势助说话”“干部班要用讨论式”等,都是对启发式教学的具体化,对推动当前的教学方法改革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培养大学生主动性思维能力的意义和价值

1.培养大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重要的主观力量,未来的竞争本质上是思维的竞争,人才竞争只是思维竞争的外显和物化。因此,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思维训练也是教育工作的最终机理,高等教育应以发展大学生思维能力为根本目标,强化思维的训练。与此同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各学科教师的思维训练意识、加强学科思维教学的研究、克服 “重知识轻思维,重灌输轻启发”的不良现象、纠正 “发展思维是知识传授过程中的附属品”的错误思想以及促进思维科学的飞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培养大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通过探索不同学生的思维现象,为回答 “人应该如何思维”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依据。

2.培养大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价值

常言道:“知识就是力量”。然而,知识是思维之果,智慧是思维之花。思维使人变得更加理智和敏捷,对人的智力、能力及事业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正是借助思维之力才得以正确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灵活处理汹涌的信息浪潮,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实世界。一个人的才能不仅取决于知识与技能,更要依赖于所具有的思维能力。

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生通过对思维方法的不断掌握、积累和熟练运用,逐渐产生思考问题的敏感性,进而能够迅速抓住问题的实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种思维活动就是典型的主动性思维。许国泰先生认为 “用神奇的大脑思考大脑的神奇,才能结出新的、奇特的果实。”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努力开拓大学生的主动性思维空间,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这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战略的客观要求,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

培养大学生思维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思维教学。所谓思维教学就是要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运用相应的教学内容、方法,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意识的训练,以培养良好的思维技能、意向和态度。培养大学生的主动性思维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现阶段,高校主要利用课堂平台开展启发式教学活动,强调教师对现有思维理论和思维方法的理解及其在相关学科课堂教学中的组织与运用。教师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思维训练,能够促使大学生的注意力、洞察力、记忆力、分析力、综合力、联想力、想象力、直觉力及判断力等得到显著提高,有利于造就拥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笔者认为,一个人可以胸无文墨,身无分文,但不可以没有科学的思维。主动性思维是一个人成才、成功的基础,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丧失理性思维的指引。

主动性思维活动是一种精神行为,受知识、智力、兴趣、意志、情感及性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作为高校教师,最重要的责任在于研究思维科学,强化思维训练,挖掘思维潜能,帮助大学生进行最佳创造性的主动思维。为达到此目的,教师要深刻理解启发式教学在培养大学生主动性思维方面的作用,在每个教学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考试、实习、实训等,明确引导思维创造的内容和方法,启发创造,将主动性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1]齐珊,尤慧艳.启发式教学模式与合作研究学习模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学教育,2014.(4):25-26.

[2]王春华.开展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03-104.

(编辑:秦俊嫄)

本文系2014年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信号与系统’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编号:JG00214JX52)的研究成果。

葛琦,女,博士,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G645

A

1671-0568(2015)32-0120-01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思维大学生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