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
2015-02-27陈仕贤
◆谢 芸 陈仕贤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
◆谢 芸 陈仕贤
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频繁密切,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素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相应的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也不断严格起来。本文主要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就今后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发展改革提供了若干建议。
高校英语教学现状;现代化教学;素质专业化
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其中包括: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实施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新教学模式;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注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繁荣,国际交流的不断密切发展,对高校毕业生英语能力的要求更高,相应的,对于高校英语教学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大学英语不应再是单纯的应试教育,而是从文化上、交流上、应用上提升大学生对英语认识的能力教育。但从目前英语教学水准来看,离这样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是什么?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如何?成为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现阶段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
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与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是现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在研究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高校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作为教学建设的主要目的。具体来说,现阶段高校将综合应用能力定位为 “全国大学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大学生职场英语应用能力”“学术英语应用能力”和“其他英语考试(如考研、托福等)的应试能力”,其中以前两项为主要培养目标,后两项在多数高校当中并未普及。而对于后两项的关注度以985、211大学较为突出,这说明一般大学应该在注重一般应用能力的同时,应同时兼顾对学生特殊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对于高校自己的全面性发展也大有裨益。
在课程方面,各大高校根据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依照自己的情况开设各类英语必须课程与选修课程。据调查显示,英语必修课学分平均在13到16分不等,但研究表明,必修英语的课程设置正逐年下调,以985、211大学尤为明显,而选修英语课的课程正逐年上涨,这说明,英语学习开始打破以往固定的高校规定制,英语学习逐渐要求学生的主动性,而非学校强制力,设计具有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现阶段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
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是现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现代化教学模式强调网络技术的运用,其中多媒体教学与网络资源库的应用成为两种主要应用方式。
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在现代教学模式中屡见不鲜,占有极大的位置。调查显示,大多数学校所采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由出版社提供,但也有不少高校对课件进行了二次开发。这反映出出版社提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得到了大多数学校的认可,但过度依赖他人的课件可能很难较好地满足本校及本班学生的具体需求,也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本人的教育技术运用能力。进一步数据分析表明,虽然数量较多的学校主要使用出版社提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但相对非211工程学校而言,在985工程和211工程学校中有更多的学校使用自己开发的教学课件。这说明,一般大学应该更应注重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培养。
2.网络资源库的应用
网络资源库的应用也成为信息化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依据资源库来配合自己的教学,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学生所学更加丰富。但是现阶段学校网络资源库的应用也多依靠出版社的提供,仅少数水平较高大学才设置了自己的网络资源库。这说明学校自主开发网络资源库将在今后成为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高校应该顺应新形势,在教学模式上也应更加完善。
三、现阶段高校英语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完善是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由来已久,缺点自不必说,由于现在高校的师资力量与配套设施的不完善,这种课程模式会继续很长时间,所以,如何努力提高并完善教学课程体系是需要重点考虑和探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设置问题来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其思维活动,充分利用教材与学生进行信息、认知及情感等方面的交流。课堂训练时间主要组织小组活动,教师并不凌驾于小组之上,而是作为小组的普通一员在小组内发挥作用。教师在概括各小组汇报时以鼓励为主,不对学生的语言和内容进行过多的挑剔,而是提出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问题进行精解,把好语言关。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按照教学大纲布置相关作业,如阅读短文、背诵、翻译、小组书面报告、设计对话等。大型课堂教学的实施尤其应该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努力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此外,教师应该努力通过合作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合作的精神,以改变大班授课经常出现的沉闷现象。
四、高校英语教学发展的根本要求
高校英语教师素质专业化是促进英语教学发展的根本要求。教师素质专业化是保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因为如果缺乏合格专业的教师,任何美好的改革设想都无法得到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也不可能实现。近些年来,大学英语师资队伍不断趋向专业化,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年轻教师即35岁以下的教师的比例偏大,占到 60%以上;男女比例失衡,女教师的比例几乎占到80%;学习交流的机会偏少,多数大学英语教师忙于教学,很少有进修和与外校教师接触交流的机会,这也不利于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等等。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导致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有所欠缺的原因,如:学科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导致大学英语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英语技能方面,而忽视了文化全面掌握,例如没有掌握充分的教育学理论等教师必备的知识;缺乏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靠经验教学,并有许多教师认为科研的目的是晋升职称;缺乏科研方面的组织者和学术带头人,等等。所以,尽管语言基本功和教学效果在教师的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除了坚实的英语基础,良好的听说读写技能,教师还要掌握灵活多样、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并具有敬业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与理论水平,只有这样,英语教学才会有长足发展。
各高校应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推进和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加强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基础条件建设,坚持创新改革,团结协作,努力工作,取得更大进步。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岑建君.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现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4-7+79.
[3]邹晓玲.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路[J].高等建筑教育,2000,(3):25-27.
(编辑:郝 婵)
谢芸,女,硕士,河北中医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G642.0
A
1671-0568(2015)32-00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