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专业选修课程及教学的探讨
2015-02-27郭攀锋
◆郭攀锋 王 辉
对高校专业选修课程及教学的探讨
◆郭攀锋 王 辉
以电类专业选修课为例,从选修课程特点出发,对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对专业选修课的态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就改变专业选修课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对专业选修课的重要性认识和教学理念等方面对高校专业选修课的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
高校;专业选修课;教学;探讨
随着高校学分制的改革,以及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各高校往往在安排专业必修课学分达到的同时,会制订一些关于专业选修课的学习学分要求和大纲要求,以扩充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这样,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必须选择相应学分的专业选修课,学生会认为这是专业学习中的重要课程,对以后的考研或者就业有很大的帮助,需要认真学习,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于高校的专业选修课程,以电类教学为例,如 “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气自动化设备”等课程,虽然有制订的大纲和学分的约束,但重视度往往欠缺。本文将以三峡大学电类专业的选修课为例,对其专业选修课教学进行探讨。
一、高校专业选修课教学的存在问题
本文以电类专业选修课为例,来进行探讨。
1.电类专业选修课的特点
以笔者所教的专业选修课 “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为例来分析课程特点。一方面,该课程内容多而广。专业选修课,顾名思义,往往是要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基础,对所学专业进行拓宽和延伸。该课程能够深刻的理解,则需要的专业课包括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等几门课程。这几门专业课内容本身就很难理解,如果之前奠定的基础不牢固或者有遗忘,在上课的时候会由于听不懂而觉得枯燥,这样的课堂将毫无效率。
另一方面,本专业选修课理论性和抽象思维性太强。每一门专业选修课的学习都需要其他几门专业课为支撑,就像前面所讲,电子技术基础和电力电子技术这两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理论性就比较强,所以这门选修课中以装置为基础,以控制为主线来学习的。学生在面对无数的由电子组成的控制模块发挥想象,去了解控制过程,这个抽象的思维是很难建立起来的。
当然,还有其他的电类专业选修课,如 “电力系统自动化”,也同样需要综合多门学科,才能综合学习。总之,电类专业选修课是具有内容多、内容难、枯燥等特点于一身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2.电类专业选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专业选修课授课教师安排的合理性。就 “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这门课而言,共有三个平行的班级在开同一门课,相对应的有三位教师独立承担。课程性质和特点决定教师应该熟悉专业基础课且熟悉工业实际,才能充实且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由于教师资源或者课程安排的时间等因素,结果变成个别缺乏实际经验的青年教师来讲授这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选修课,其合理性有待改善。
其次,授课教师对课程的重视度。这门专业选修课开设在大学三年级的下学期,教师可能会认为是门选修课,不像专业课那么重要,所以备课过程也存在不严谨的现象。同时,部分选修课教师一般对学生要求相对较松,使课堂的出勤率和课堂纪律相对宽松。
另外,就是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式选择。专业选修课的学时数通常是32学时,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完足够多的内容,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灌输式的讲解,学生也就有意无意地去听一下而已。
3.学生对待专业选修课的学习态度
选修课由于课时少,要求通常比较低,所以一些学生抱着 “混学分”或者 “混绩点”的态度来上课,部分学生认为专业选修课教师要求比较低,易产生 “反正也能过”的思想,这些都对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另外,本门专业选修课开设在大三下学期,正值学生学习专业课和准备考研的时间,部分学生甚至把上课的教室复习专业课或者看考研的相关书籍,全然不知选修课老师在讲什么。
二、对高校专业选修课教学的探讨
1.改变授课教师队伍结构
通常情况下,每个教师将会独立承担一门专业选修课,这对教师对专业基础课以及经验有很高的要求。如 “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这门课,可以选择教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师来讲授这门选修课,让这门选修课的授课内容有的放矢,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学时讲授这门课;这门选修课可以选择相关专业课老师交叉上课,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新鲜感,也增加了这门专业选修课的专业知识面。
2.提高对专业选修课的认知
教师可以通过在其他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中,或者平时沟通中,让学生认识到专业选修课对于强化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意义重大。可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拓宽专业的知识面,对于找工作面试很有帮助,很多就业单位不仅要求专业基础扎实,专业能力、专业特长更要突出,专业选修课的设置目的正在于此。重视专业选修课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作用很大。另外,通过专业选修课的学习,让学生可以完善知识结构,形成电气系统的知识体系,成为电气专业的综合型人才来服务社会。
3.适当引入新的教学理念
现在的教学课堂与以前比完全是不一样的,学习的知识宽而广,学生对知识的苛求和获取的方式也不仅仅只有课堂,所以适当地去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可能会有效果。尤其是对电气专业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即将步入大四,面临的是继续深造的考研之路还是踏入社会就业,学生往往在意的是专业课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设计控制的本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讲解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课时可以列举与本节课所讲知识相关的例子作为本课时的引题,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学习有意义。也可以适当播放视频,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等。总之,在教学方式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多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
高校的专业选修课程对于学生而言,是可以提高学生知识面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很多的因素,在很多高校这样的专业选修课不受重视,成为“凑学分”的一种手段。有必要改变这种状态,强化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效果。
[1]李胜利.专业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几点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2009,(1):46-47.
[2]李道西,张世宝,陈平.高校专业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0,(26):170-172.
[3]朱子明,潘华华,金姝兰.关于专业选修课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的研究[J].学理论,2010,(35):266-267.
(编辑:秦俊嫄)
郭攀锋,女,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电磁兼容等;王辉,男,三峡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力电子等。
G642.0
A
1671-0568(2015)32-00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