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2015-02-27燕晋峰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新疆政治思想

燕晋峰

(新疆大学 人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互联网背景下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燕晋峰

(新疆大学 人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普及,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思想、个性、行为、心理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由于在区域环境、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民族情感等方面的差异,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典型的区域性特征。近年来,新疆严峻的安全稳定形势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多重现实困境。在分析现有困境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指导。

互联网;新疆;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高校的广泛应用,网络正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个性、行为、心理等方面,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作为各种思想、文化和信息交流、传播和汇集之地,高校容易受各类思想以及国内外重要事件的影响,甚至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思潮和舆论热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未来。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要思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因此,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建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针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打造示范性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1]因此,探索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路径、新方法,把握当下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新动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典型特征

新疆地处西部边疆,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周边环境十分复杂,是我国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聚集地,同时也是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以下简称“三股势力”)活动的前沿阵地。由于区域环境、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民族情感等方面的差异,新疆高校与内地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既存在有共性的内容,又呈现出典型的区域性特征。近年来,“三股势力”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大了对新疆乃至全国各地的渗透力度,呈现出暴力恐怖犯罪手段多样化、暴力恐怖活动空间扩大化、参与暴恐活动人员年轻化、国内外恐怖势力相互勾结等特点,严重损害了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更加凸显了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严峻性和紧迫感。

(一)周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

新疆周边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八个国家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重要区域。自古以来,新疆就与周边国家有着频繁的商贸、人员往来,一些民族经过长期的交流和融合,在语言、风俗习惯、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有着许多共同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中亚国家纷纷独立,红旗易色,政权易手,但频繁的政权更替以及糟糕的社会经济状况使这些国家的政府常常处于动荡之中,政局不稳,恐怖活动猖獗,加之在民族、宗教以及地域等方面的紧密联系,随着经贸、人员、商品往来的不断增多,不可避免地对新疆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敌我斗争的前沿阵地

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敌对势力觊觎新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价值,抨击社会主义政权,支持反华势力,煽动不明事理的人们,从未放弃对我国“西化”和“分化”的企图,对我国内政“说三道四”,为分裂活动提供人、财、物等资源,企图将新疆从我国的版图中分离出去。互联网使任何个人拥有了一个能够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向任何国家和社会发动进攻的锐利武器。[2]随着大学生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敌对势力利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特点,潜移默化地向大学生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想,使大学生接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影响和侵蚀,进而达到接受西方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的最终目的。

(三)“三股势力”加紧渗透

因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容易沉浸于虚拟环境中,摆脱现实束缚,难以辨别是非,忽视法律法规和社会责任。“三股势力”利用互联网隐蔽性强、传播快等特点,制作了大量极具煽动性的反动音视频,并且往往以“民主”“人权”等为幌子,将教育领域作为渗透的重点,积极进行反动宣传和极端宗教思想渗透。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在信息社会里并不构成资源,相反,它成为信息工作者的敌人。[3]另外,一些人打着弘扬民族文化、进行学术研究的招牌来散布民族分裂思想,利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制造谣言,混淆是非,借助少数民族师生的民族感情,煽动民族情绪和宗教狂热,使一些鉴别力较差的大学生误入歧途。

(四)浓厚宗教色彩的影响

新疆是一个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其中,伊斯兰教对新疆的影响最大,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数最多。在某种程度上,伊斯兰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与当地的风俗习惯、思想文化、民族情感等交织在一起,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我国实施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政策以来,新疆各级教育为抵制宗教向校园渗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一些经济发展落后、宗教氛围较浓厚的地区,宗教的影响力依然很大,加之近年来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学校学生不断减少,信教群众不断增多的现象。另外,一些学生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在思想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宗教意识或宗教感情。“三股势力”趁机利用个别学生朴素的宗教感情,拉拢、引诱学生参加非法宗教活动,大肆灌输宗教狂热和民族分裂思想,教唆学生在学校做乃玛孜、封斋、穿戴具有宗教特征的服饰等,试图将高校打造成从事分裂活动的主阵地,这些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二、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困境

针对新形势、新问题,新疆高校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且有益的探索,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马克思主义五观”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加强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探索了一些具有地方性元素的工作方法,并在政策支持、经费投入、体制建设等方面做了重大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维护新疆的安全与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薄弱。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较差

近年来,新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在保证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注重开设应用性和针对性较强的实践课程。但具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思政课程比较少,尤其是贴近学生实际和生活,符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心理课程寥寥无几,多数课程依旧是阐述新疆地方史,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与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等内容。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校园信息网在新疆高校已经广泛应用,改变了以往思想教育中师生信息分布的不对称现象,对习惯于“灌输式”“说教式”的思政课堂带来了强烈冲击,迫切要求思政课程要紧跟时代,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但很多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简单地当做几本教材、几门课程、几场报告,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重要平台,导致思想教育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由于特殊的区情,新疆高校呈现出少数民族学生多、语言差异大、学习任务重、就业压力大等特点,少数民族学生有着独特的民族风俗、民族情感、民族性格等。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较少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情感和实际需求,难以触及其心灵深处,没有突出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没有把学习的过程转化为其自觉、自主的行动,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滞后

目前,新疆高校已经普遍建立起以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但成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性不强,综合素质不高。较内地高校而言,新疆高校运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还不够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员数量不足,尤其是学历高且有丰富经验的思政教师数量严重不足,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跟不上时代发展,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而且,很多思政教师是根据工作安排临时抽调,没有接受专业学习和系统培训,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远计划和工作责任感,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掌握不够,本着完成既定任务的目的,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此外,新疆高校的辅导员在薪酬工资、个人发展及能力提升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辅导员流失严重,思政队伍很不稳定,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经验,也影响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资源有待挖掘

近年来,互联网媒体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接连曝光,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但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较少关注他们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以及现实压力等情况。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疆内高校陆续建设了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但只是将枯燥乏味的书本理论移到了网站,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致使点击率和浏览量不高,很少有人参与、回复,没有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一个民族总会有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继而产生一些强烈的感情,作为本民族的特点和标志。民族文化在新疆地区和学生中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性,渗透到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演化为民族性的生活习惯。在已经开通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里面,很少有当地民族风俗、历史沿革等鲜活的案例,没有充分利用本地的文化资源,未能及时有效更新网站内容,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力度和范围有限。一些高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不足,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将其作为专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还未形成全员理解、重视、关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不健全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大学生成为使用微博、微信、QQ、论坛等新媒体的主力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外部环境、方式方法、主要内容和宣传渠道等发生了巨大变化,需要根据新形势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工作机制。但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新疆高校仍然存在着较为狭窄的教育理念,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相互渗透,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忽视了发展教育和理想教育,同样,专业教师中也存在着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没有真正建立全员育人的工作机制。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不能根据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也没有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思想状况的差异,在教学中,学生往往被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失去了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性的功能。面对新问题,既缺乏必要的理论武装,也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滞后,难以满足学生思想和心理需求。由此,导致思政工作职责未能细化,缺乏明确分工,工作随意性强、并各自为阵,没有形成合力,造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于形势的发展。

三、改进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当前,网络舆情已成为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晴雨表”。面对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保持影响力和实际效果就需要另辟蹊径,创新内容和方式。

(一)建立特色鲜明、多样文化的主题网站,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当今世界,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4]新疆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借助多样的民族文化,强化德育效果,打造“以人为本”的主题网站,积极克服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着力营造出和谐、多样、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实质上也是一种“他者文化”的移入与“自我文化”变迁的过程。高校作为各种思想、文化的大熔炉,少数民族学生在面对“他者文化”时(包括汉文化、其他文化等),文化环境的改变容易使他们产生孤独感,压抑感,进而萌生封闭意识。互联网扩展了科学知识,延伸了文化视角,使得民族学生加深了对“自我文化”的归属感,促使其进行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反思,不断地重新调整和构建“自我文化”。为此,新疆高校网站内容应贴近学生实际,并注重“导向性”,能够反映当前国家的热点问题和学生关注的社会焦点,将理论学习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打造一批时代感强、特色鲜明、积极向上的文化精品。同时,开设一些反映新疆多民族、多文化的学习视频,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讨论,并将讨论的内容以及一些优秀的活动总结共享到网络,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在校园网得到宣传和传播,变被动为主动,使思政教育由平面走向立体。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强化思政教育的育人效果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由于社会经验少、分辨是非能力较弱等因素,一些大学生往往容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迷失自我。这就需要一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网络信息中进行引导,强化主流言论。

新疆高校要科学定位思政队伍,建立以专职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理咨询师、团学干部为主,相关部门参与指导的网络监管组织,坚持“高进、严管、精育、优出”的原则,把从事网络思政队伍作为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的重要后备力量,能够充分利用博客、QQ、飞信、论坛、微博等多种形式,从事日常监管工作,积极有效地引导网上舆论。另一方面,完善网络思政队伍人员的职务、职级聘任条例,建立职业和能力发展系统,打造一支融思政教育、管理服务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专兼结合、德才兼备、结构合理、动态平衡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能够及时处理网络出现的突发情况,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将所解决问题的情况及时给予反馈,确保信息渠道的畅通,做好网上信息的互动、引导,鼓励学生开设班级博客或网站,自觉利用网络展现班集体、党团支部风采,交流学习、生活心得,推进班风、学风建设,促进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力争教育者主体角色的转变,即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从看守者转变为领路人,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

互联网具有互动性强、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参与度高等特点,大学生运用互联网随时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信息。一方面,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及时了解到健康、科学、正确的外界信息。另一方面,网络中存在着大量负面信息,严重侵蚀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造成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混乱。

互联网拆除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填平了民族与世界的鸿沟,把大学生带入了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给予大众传媒中无法充分表达的话语空间。新疆高校应该结合本地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实情况,有针对、分阶段地利用网络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制道德教育等,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的教育以及“四个认同”即祖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教育,开设一些学习视频、专家讲座、专题评论等版块。另一方面,增加一些关于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主题版块,诸如维吾尔族、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满族等民俗文化,以民族文化为主题,满足各族大学生对了解、学习、传播民族文化的需求,建立一个各族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了解、互帮互助的交流平台。通过合理运用互联网,新疆高校开展针对性的思政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危害性,自觉抵制狭隘的民族意识,引导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做民族团结和长治久安的宣传员和践行者。

(四)完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建设,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研判功能

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给人们的交流、沟通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着虚拟性所带来的现实问题,在微信、论坛等交互性较强的新媒体平台,社会热点事件可能会被敌对分子所利用,影响舆论导向,造成负面的影响。[5]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新疆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网络思政队伍工作责任制,明确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工作职责,强化网络管理员、网络辅导员、网络评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其工作责任和要求,将考核结果与职务聘任、奖惩、职级晋升等挂钩,对工作突出的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出现工作失误、犯有严重错误的工作人员给予相应惩罚,并追究其责任。另外,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团委、信息中心等多部门协同合作,组建一支关心学生工作、熟悉信息技术、政治素质过硬的网络舆情监管队伍,并从政策、人员、资金上给予倾斜,做到动态化、常态化监督,实行校园网用户实名登记制度,力求做到准确掌握信息源,开展网络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够及时应对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学生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邀请相关专家、学者结合现实给予深度剖析,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高校网络舆论。在评论方面,要以正面的、积极健康的评论为主,同时也鼓励中肯的批评和建议,对错误言论、思潮敢于批评并及时纠正,发挥师生参与网络监督的积极性。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建立起多部门共同参与、协调推进、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才能取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大效果。面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疆高校必须牢牢把握校园网络的主动权,积极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突出多民族、多文化的地缘特色,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和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着力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分辨力,培养学生科学、文明、理性、健康的上网习惯,营造一个健康、有序、和谐的校园网络环境。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2015-01-19]http://www.gov.cn/xinwen/2015-01/19/content_2806397.htm.

[2]约翰·奈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97-201.

[3]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崭新的文明[M].陈峰,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31-33.

[4]涂秀珍.试论网络时代高校的校园舆论环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99-100.

[5]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75-76.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XinJia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et

YAN Jin-fe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46)

With the expans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has had a profound effect for college students on thought,personality, behavior and psychology. Due to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social culture, customs and habi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ational emotion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s in Xinjiang’s universities has presented typical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et. In recent year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s are facing multipl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under the situation of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in Xinjiang. In this paper, corresponding proposal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predica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Xinjiang’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rnet;Xinjiang;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图分类号:G642

A

1009-9545(2015)04-00015-05

2015-02-12

燕晋峰(1987-),男,硕士,主要从事教育政策与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

猜你喜欢

新疆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