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学术性视野,完善人物评价机制
——以人教版历史中的“吴佩孚形象”为例

2015-02-27江苏省苏州市吴江高级中学张建秋

新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吴佩孚北洋军阀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高级中学 张建秋

立足学术性视野,完善人物评价机制
——以人教版历史中的“吴佩孚形象”为例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高级中学 张建秋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吴佩孚常以黑暗的军阀形象示人,成为封建反动统治的代表,其代表的北洋军阀更是中国近代史上逆流。而现实中的吴佩孚却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文章尝试追根溯源,“回到”风云变幻的北洋时代,通过寻找一些失落的历史真相,呈现一个不一样的吴佩孚形象,并倡导一种客观、合理、准确的评价机制,弥补并完善对历史人物进行全面评价的标准,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力。

吴佩孚历史真相人物评价

“吴佩孚”对多数中学生来说即使不陌生,应当也不会太熟悉。在笔者教授的人教版历史教材中,只有必修1提到寥寥几笔,其作为北洋军阀的反动代表、国民革命对象的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然而,近年热播的电视纪录片《北洋大时代》却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吴佩孚形象,耐人寻味。

一、情景再现:《北洋大时代》中的时光纪录

电视纪录片《北洋大时代》片首解说词中描述了在新旧交替与并存、中西冲撞与融合的时代,这样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他是日俄战争中的日方间谍;他是反对在巴黎和会上签约,声援五四运动的‘爱国英雄’;他被誉为北洋军阀中的‘道德模范’,享有‘儒帅’、‘儒将’的美誉,是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他的丧事举行过两次,第一次为民国以来北平‘最大规模的出殡’,第二次是当时的中央政府‘国民政府’办的;他被蒋介石追认为‘陆军一级上将’;他是第一个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的中国人,被称为‘GENERAL WU’‘Biggest man in China’(吴大帅,中国最强者),被认为是那个时代‘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人’。但他也被人冠之‘汉奸’、‘走狗’、‘反动军阀’、‘卖国军阀’。”“他是谁?”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他就是“吴佩孚!”

二、认知冲突:一个不一样的吴佩孚

“吴佩孚?”——“北洋军阀!”错愕、惊诧、茫然……可能这是我们大部分人听到这个名字后的第一反应。我们不禁去追问:《北洋大时代》中的“吴佩孚形象”是否有误?

三、探寻真相:吴佩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秀才烟民一跃而为中国最强者。吴佩孚生于1874年,山东蓬莱县人。6岁入私塾,22岁考中秀才,此后却成为一名烟民。1902年吴佩孚进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测量科学习,一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任北洋督练公所参谋处中尉。日俄战争中因屡次立功,日本赠其六等“单光旭日勋章”一枚。护法战争中逐渐成为北洋军阀的中心人物。“湘省一战,吴佩孚由主战变成了主和,此惊人之举让吴佩孚脱颖而出……成为北洋军阀的中心人物。”并登上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成为首次亮相《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人。

2.四不主义成就爱国美名。“得意时清白乃心,不纳妾,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走租界,灌园抱瓮,真个解甲归田。”这是吴佩孚一生坚守的“四不主义”。日俄战争中,吴佩孚看清了沙皇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之心,“面对来自日本和俄国的威逼利诱,他都能稳如泰山,不为所动。”五四运动时期他更是通电呼吁死争青岛,“日人此次争执青岛,其本意不只在青岛,其将来希望,有大于青岛数万倍者”,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声援学生的爱国义举,“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仆后继,以草击钟,以卵击石:既非争权利热中,又非为结党要誉;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原!”吴佩孚的电文,振聋发聩,不仅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更对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声援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也为他赢得了“爱国将军”的美誉。

3.终是军阀,为名所累。吴佩孚虽然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北洋军阀时期旧式军人的楷模,但他毕竟是一个大军阀,同样对统治地区的百姓大肆盘剥,在中国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四、史贵求真:我们应该如何来全面评价吴佩孚?

面对吴佩孚这样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我们究竟该如何来评价他呢?盖棺尚不能定论。“由于吴佩孚是当时军阀割据称雄争霸斗争中的一员,因此,他身上具有难以抹杀的反动性。”“吴佩孚虽然也是个军阀,但他有两点却和其他军阀截然不同。第一,……他在失败时不出洋,不居租界……表现了他不愿依靠外国人讨生活的性情;第二,吴氏做官数十年,……没有私人积蓄,也没置田产,有清廉名,比较他同时代的那些军阀腰缠千百万,总算难能可贵。”综上所述,由于历史人物活动的多样化、历史环境的易变性及历史人物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因素,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乃至大相径庭。

由此可见,对于吴佩孚我们不能以“爱国vs卖国”、“军阀vs儒将”、“功vs过”来简单定论。“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历史永没有定论,对于吴佩孚的一时和一世,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个性和那个时代的共性的连带思考,有助于我们对他有一个全面真实的认识,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有助于我们在中学历史课程中更好地遵守“论从史出”的学科规范,“客观合理准确”地对历史人物全面评价的标准。相信这对促进学生正确地进行历史学习、培养历史思维、养成历史意识都是有所助益的。

猜你喜欢

吴佩孚北洋军阀
媒体视野下的清末宣讲所——以《北洋官报》为中心
从“三不主义”管窥吴佩孚的儒学情怀
吴佩孚鸡屁股“退敌”
低情商,易受伤
北洋外交部鲁乔奇(L.Giorgi)档案纪要
专治出墙杏
吴佩孚的批文
在坏的时代能做好事
看不到目标比死还可怕
军阀袁世凯的三次背叛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