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快乐的“牧马人”
——农村初中思品课改调研
2015-02-27江苏省太仓市新区中学王卫中
江苏省太仓市新区中学 王卫中
做个快乐的“牧马人”
——农村初中思品课改调研
江苏省太仓市新区中学 王卫中
在近两年的初中思品课改实践中,笔者通过调查、观察等监控方法来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尝试在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基础上构建常态思品课理想课堂,形成常态思品课基本流程,以加深学生对生命、生活的感悟并促成学生能力的提升,也让自己在教学的“牧场”上成为一个快乐的“牧马人”。
初中思品课课改调研实践探索
思想品德课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代替的。思品课除了承担着特殊的德育功能之外,也面临着接受中考检验的任务。因此,对于思品课的监控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拿捏不准会导致学科教学陷入困境。在考试与贯彻德育功能之间,作为学科教师应该通过合理监控、及时调整,逐步构建学生心目中的思品课理想课堂。
一、思品课理想课堂是一种愿景
乔治·肖伯纳曾说过:“征服世界的将是这样一些人:开始的时候,他们试图找到理想中的乐园;最终,当他们无法找到的时候,就亲手创造了它。”联想到我们的思品课堂教学,当我们无法找到理想中的思品课乐园时,我们也只能努力亲手去创造它。因此,思品课理想课堂的构建必定要经历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正是通过调查等途径来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探寻学生心目中的理想课堂。
二、动态监控下的思品课调整
当今初中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复杂性,使得思品课的课堂教学难度增大。教师既要克服传统思品课简单说教带来的弊端,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思想因素,灵活调整课堂教学策略或教学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三维目标。为此,思品课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1.如何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思品课这一门课程?时代在变化,教育教学形势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面对着生源不整和学生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作为思品课教师不得不首先考虑如何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思品课这门课程。为此,笔者开展了以下针对性调查——
你觉得目前思品课教材的内容设置哪一点最吸引你?
A密切联系生活和学生实际。都讲述一些中学生有关的心理、品德现象等。
B材料(或案例)典型生动,光看教材就很吸引人,有时会情不自禁地浏览教材中的案例。
C过于抽象,看不懂,不吸引人。
D没注意到有吸引人的地方。
E和其他学科教材一样,感觉没意思、没吸引力。
调查显示:初一学生倾向于A,初二学生倾向于B。初二学生在初一时已经养成静下心来阅读文本的习惯,课堂明显要沉静了很多,大多数学生不浮躁;而半数以上初一学生对教材中案例材料还不能沉下心来关注。但总体上新课改后的教材能被学生欣然接受,低年级学生充分肯定教材的可读性。
2.如何更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使学生“魂”归课堂?既然教材编排合理,那么,在构建思品课理想课堂中教师应更注重对学生在特定环境下围绕既定教学内容作特殊的教学设计。为此,笔者开展以下实践——
(1)给课堂营造一个适合的教学方式、安排一个合适的流程——为理想课堂奠定一个基础。
调查:你能接受下面哪一种授课(上课)方式?
A老师一讲到底,学生几乎没有参与的机会。
B传统的老师按教材讲,根据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
C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讲,师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在老师指导下,慢慢地转变到以学生互动学习、解决问题为主。
D放任学生在课堂上自习,老师管好纪律就行。
笔者所任教班级80%以上的学生不约而同地将票投给了C,只有小部分学生还倾向于接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选择给我们一个强烈的信息——他们的确想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必须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为此,笔者开始着力尝试调整课堂教学方式——教师不再讲很多,而是交代清楚学习任务,让学生探讨交流共同解决。
据此,初步形成富有个性化的常态思品课流程,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会思考、会交流(表达)、有感悟。步骤大体如下:
①情境导入(寻找贴近学生实际的话题或创设容易激发学生探知欲望的情境,3分钟左右)。
②开展阅读(让学生总体把握本课所要讲述的道理,在教师不同的问题情境下简要梳理内容结构,提炼观点,5~10分钟)。
③感悟交流(学生关注与自己发生心灵碰撞的内容,重点准备一个方面参与交流,谈体会;师生在互动中加深对道理的感悟)。
④提问互动(学生产生疑问的地方以问题方式提出来,然后互动交流解决;不能解决的由教师引导解决,15~20分钟)。
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笔者发现:学生的合作交流还不充分,互动不活跃,思考不积极,生活感悟少,普遍不会提问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笔者在实践中更注重在教学设计中做好充分的资料准备,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产生的疑惑,在微调中力使学生的互动交流更主动、更轻松和谐。
为了了解实施课改的真正效果,笔者又设计了如下调查题——
①相比传统老师设计问题、同学参与回答、教师总结、然后练习的方式,你更喜欢:
A以前的方式。因为任务明确,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B现在的方式。因为学习任务也明确,能多次参与回答,更有利于锻炼自己的能力。
C两种方式无所谓,看不出哪种效果更好。
D都不喜欢,最好有其他方式。
最高海拔1900余米的重庆石柱县,地处武陵山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却使这个美丽的县城积贫积弱。通过建档立卡等一系列手段,石柱县将脱贫目标彻底量化,并实现“一对一”帮扶,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只能“扶一时”,难以“扶一世”的问题。
②你喜欢现在的上课方式吗?
A喜欢。能加强我们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每个同学都有公平、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而且老师也以鼓励为主。
B喜欢。能养成(加强)自己爱思考的习惯并能让自己在课堂上一展风采。
C不喜欢。因为害怕自己不会概括提炼,丢面子。
D不喜欢,但说不清原因。
E说不清。
调查显示:80%以上学生倾向于新的方式,在实施与调整的课改模式对比中,学生又倾向于现在的做法。
【实践反思】学生的变化发展是个动态生长的过程,如果急于求成或三心二意,那将势必导致改革的中断甚至失败。只要认准是正确的,学生能接受的,那就试着做下去!
(2)课堂流程设计应服务于学生对知识和道理的“深度”(有层次的、递进式的)发掘,课堂上坚持民主平等,渗透激励性评价。就好比阅读感悟交流最适应递进式交流的设想,正如学生自己感悟到的。学生能涵养性格,静下心来读书,这对他们来讲是一件好事,至于能力的提高还有待于改革的坚持和深入——
你觉得目前的思想品德课与你心目中所期望的有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
A教师没有改革意识,不想把课堂教学搞好或老师从不考虑学生的需要,只是按自己的设想(或老一套)进行。
B学生的素质达不到老师期待理想化课堂的要求,比如阅读概括的基本能力尚不具备等。
C学生习惯了过去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少提问、不互动等方式,不适应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一旦变化,无所适从。
D教师在改革,但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相信老师潜心改革后能找到学生心目中的理想课堂模式)。
调查结果因班而异:“层次式递进”的教学设计目前只能在基础相对较好的班“兑现”。但笔者坚信:悄悄地改,悄悄地变化,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实现质的飞跃。
三、学生心目中的思品课理想课堂
在做调查过程中,学生还给老师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如课堂气氛的活跃、言语的幽默等。至此,笔者才对学生心目中的思品课理想课堂有了模糊的轮廓,说它有形其实它无形——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积极参与的学生表现,注重生成的流程设计,对生命生活的深切体验……
每个教师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但笔者认为,哪怕是再简单不过的方式,适合自己学生的才是最好的。相信有好多老师也在积极探索常态下思品课的理想课堂,那就让我们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共同成长——做个快乐的“牧马人”吧!
(此文获2012年江苏省中小学“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比二等奖;江苏省第十届“蓝天杯”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比三等奖)
王卫中,中学高级教师,太仓市初中政治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