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议独立学院金融课程改革方向和具体举措
2015-02-27林海涛长春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21
林海涛(长春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吉林长春 130021)
邹议独立学院金融课程改革方向和具体举措
林海涛
(长春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21)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超速发展和国家对独立学院的大力鼓励政策的执行,独立学院金融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是我国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独立学院要立足于培养专业性金融人才,追求以就业为中心的金融课程改革方向,通过一系列措施,形成应用性强和兴趣性强的双强金融课程体系。
独立学院金融课程改革方向具体举措
中国经济的腾飞,世界各国有目共睹。独立学院要立足于培养专业性金融人才,追求以就业为中心的金融课程改革方向,通过一系列措施,形成应用性强和兴趣性强的双强金融课程体系。
一、独立学院金融课程弊端
金融学居于现代经济学领域的最高层次,是各个高校招生分数最高的学科之一,凝聚着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理论界对金融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俩种,广义的金融定义,将所有与金融有关的内容都囊括进来,概括地说就是资金融通的工具。本文将以这一定义为基础,充分挖掘目前独立学院金融课程的弊端,从而深入探讨金融学的改革方向和具体的改革措施,以期能够为独立学院的金融课程改革贡献力量。
1.理论性强于实践性,目的性强于教学性
目前,我国独立学院的教训水平显著提高,作为其招牌课程的金融学,更是重点之重点。然而,现今的金融课程理论性强于实践性,目的性强于教学性。课程枯燥性太强,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几乎没有。[1]忽视实践环节的后果,就是让中国的金融学多偏向货币学和银行学,完全与国外金融学的课程设置相违背。
2.课程设置重复,内容缺乏连续性
选课时,学生的反应较好,但真正开始学习后,很多人都觉得有种被欺骗的感觉。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很多独立学院的老师都是从本部聘请过来的,导致很多课程只是名字不同,教学内容却实质相同。[2]老师走马观花地教学,必然导致内容的讲解不彻底,不深入。课程交叉性的突出表现,在于独立学院金融学的课程内容重复性过高,且缺乏必要的连续性。
3.金融学基础理论课的知识深度太弱
独立学院金融课程的另外一大弊端在于,金融学基础课程的知识深度讲解的太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虽然金融学要贴近政治,但宏观政策的讲解远超学术金融理论。第二,主要集中于银行和货币运行上,对于其他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提及甚少。第三,对金融界新方法、新思路的介绍几乎空白。
二、金融学课程体系改革方向
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更加严格。金融学课程的建设要首先明确一点,就是要立足于培养专业性金融人才,追求以就业为中心的金融课程改革方向。在坚持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更要基于国内现状,培养专业性金融人才。由于独立学院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所以追求学生生源是独立学院的使命。
三、金融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1.增强实践性教学,通过案例深入理论学习
传统理论中多强调案例分析法,以至于将其认为是无所不能的法宝。实践性教学法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教学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将基础性的理论知识点明确,并清晰地讲解清楚;其次,将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研究此案例;最后,在课堂上模拟真实的案例情况,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实践。
2.引入专题形式,创学者型教师
金融学课程体系改革迫在眉睫,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改进金融课程的枯燥与晦涩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虽然传统的课程改革也一直针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提升,但是一般只是换汤不换药地改革,并未突破课程内容的局限性。[3]从整体出发,紧扣改革的方向,穿造性地提出了专题讲座的模式。让教师不单单是教师,更是一个学者,一个领域的专家。
3.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提供人文性教学
完善的课程体系和优秀的教学要得到学生的认可才能真正发挥光芒。本着教学与服务相结合,相统一的目的,通过课后访谈、问卷调查、匿名评审等各种方式方法建立课程评价机制,让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让独立学院的明天更美好!
总之,独立学院金融课程改革,让学生真正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能力,争取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走在前端。独立学院要立足于培养专业性金融人才,追求以就业为中心的金融课程改革方向,通过一系列措施,形成应用性强和兴趣性强的双强金融课程体系。
[1]王玉.金融课程改革的思考[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2-13.
[2]陈设.高职财政与金融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林区教育[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4:44-48.
[3]徐桂华.高职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浅析[J].江苏:科教研究,2014:44-48.
林海涛,出生年份(1972.7-),籍贯:吉林长春,民族:汉,学历:研究生,单位:长春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创新和宏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