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探析

2015-02-27陈嘉颖

关键词:职业道德中职职业

陈嘉颖

(清远市阳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清远513100)

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探析

陈嘉颖

(清远市阳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清远513100)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标准,总体上是难以满足社会和企业要求的。虽然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少值得称道的业绩,表现出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精神,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仅缺乏积极的人生目标,缺乏追求目标的不懈态度和精神,甚至连最基础的道德素养都缺乏,进而不能很好地端正行为。这说明我们的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还存在许多的实际问题。因此,有必要这些实际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办法,显然是当务之急。

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

一、职业道德的定义及重要内容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该职业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重要内容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职业道德教育要重视“敬业乐群”。如果缺乏敬业精神,就不可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职业教育的目的就不能很好地实现。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敬业乐群”的教育,使职业教育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其次,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是尊重劳动。“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树立职业责任感、自豪感、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职业平等的新观念,形成吃苦耐劳,敬业乐业的良好态度和习惯”。再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是社会实践。学生一旦走入工作岗位,就必然要面对许多与岗位有关的问题,比如:专业操作、工作态度、人际交往等,在这样一种真实生动的职业环境中,他们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在课堂教学与社会教育的有效对接下,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岗敬业,真正做到敬畏自己的职业。最后,职业道德教育的保障是严明纪律。用纪律的约束让学生养成适应社会、适应岗位、减低欲望、规范行为的习惯。所以对在校学生进行严格纪律约束是非常必要的,在各种制度的执行下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走入社会也必然能成为合格的职业人员。

二、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存在问题

1. 职业道德教育呈边缘化趋势。

虽然目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没有改变,仍然提倡成绩第一。中职学校注重打造专业精品,花大力气抓专业教学质量,却忽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仅仅是开设几个课时的德育课,甚至有些学校完全不开设。

2. 职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现状不容乐观。

目前不少中职学校学生们抱有的就业幻想是工作轻松且待遇高,而学生的现实情况是学历低、职业竞争力薄弱,形成强烈反差。例如职校生毕业后会进入生产线做操作工人,生产线的工作是简单重复,且工作时间长,于是很快辞职。甚至部分学生不愿接受各类艰苦工作而在家闲置啃老,这是令人担忧的现象。

3. 职业道德教育教材体系建设及教法有待完善。

在教材体系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尽管有些学校开设职业道德课,但教材没有针对性。例如,教材是否适合自己学校,是否适合不同专业等等。问题不突出、不明确,缺乏对这一学科的理论研究。同时,伴随着这样的教材展开的教学实践,能够看到学生的职业道德基础理论认知确立,但实际执行能力脱节。例如: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时接受并认可,可真正进入职业角色在工作中触及自身利益,他们又会毫不犹豫的放弃道德标准,而采取利己态度去解决问题。

在教法方面,大多数学校还是采用传统的教育手段,即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不生动,实用性不强,学生参与的热情不高。另外,在学生的观念中就认为职业道德课就是一门可有可无、无关痛痒的课,所以他们普遍不重视,对待任课教师的态度也很轻视,逃课旷课现象严重,直接影响课堂授课质量。

4. 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不少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教师的专业性、教师培训环境、教师教学手段应用等问题,都是存在的。教师专门研究职业道德教育的人数少且专业性欠佳;教师接受这一领域培训机会稀缺,视野狭窄;教学手段停留在传统教学习惯上,教材、教案、教师即为一节课,没有跟上时代发展去利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有效生动的教学,例如:课件的应用、多媒体应用,一节课下来学生普遍觉得枯燥乏味,不好理解,不愿接受,长期恶性循环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不重视甚至反感此类教学,他们只认为教师只是在做大道理的说教却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5. 缺乏养成职业道德素养的实践平台。

校企合作、顶岗实训这样的锻炼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能力的平台搭建的机会很局限。多数的学校只能在校内实现,并且实训内容多是课堂专业课教师讲过的内容,而没有考虑到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而对技术、产品做出调整的要求。实习实训内容不灵活,校内实习实训与在企业中真实工作岗位实训的意义相差甚远,没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当然也就不能做到对具体职业、具体岗位的职业道德规范的细化深入。

三、提升中职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措施

1. 营造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特殊的、重要的载体,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推动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应综合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手段营造有利于开展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舆论环境;应树立表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典范发挥其良好的道德示范效应。

2. 与潜在用人企业文化对接的校园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进优秀企业文化尤其是用人单位的文化,有利于学生对企业深层次的认识学习企业先进管理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企业文化的引入具有如下作用:(1)导向作用。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引导全体员工把个人的目标和理想拴系在企业同一的目标和信念上,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2)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好似一种黏合剂,能减少企业内部的摩擦和消耗,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内聚力。因此企业文化对员工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有着强烈的引导作用。

3. 学校与企业多元化的合作,共同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

(1)针对不同时期的学生情况,校企双方定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校企双方共同讨论制定职业道德教育计划、课程设置、教材安排等事宜;

(3)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进行职业道德训练。学生“吃住在企业,工作在企业,学习在企业”,经历了企业的磨炼,体验了劳动的艰辛,承担了企业责任,容易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4)邀请企业主管或劳模到学校做爱岗敬业方面的报告,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企业甚至还可参与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考核评估工作。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育形式。

(1)通过培养和招聘专业的优秀职业道德讲师来进行教学,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专业性。同时让一些优秀的爱岗敬业的一线工人作为学校德育的兼职教师,通过亲身体验教学,可以起到示范性作用。

(2)改善教育方法,多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例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接受职业道德教育。

总之,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对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而言,加强职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理论创新性和实践开拓性,还存在着许多复杂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和解决。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经过长期的自我修养逐渐而成的,这需要学校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养。

[1]王亮.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1).

[2]刘权辉,龙小军.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10).

[3]郭秀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4]刘宽亮.高职高专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状况及对策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06,(8).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中职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职业写作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我爱的职业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