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民间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性
2015-02-27原泉
原泉
中职民间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性
原泉
(宁波外事学校浙江宁波315000)
民间舞蹈是我们中华民族艺术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积淀的产物。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追求正在逐步提升,而民间舞蹈凭借其独特的魅力也开始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重视。当今很多中职院校相继开设了民间舞蹈教学的课程,然而在民间舞蹈教学中我们也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我们常常忽略了一些很重要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职民间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一些提高舞蹈表现力的措施。
民间舞蹈中职教学表现力
前言
民间舞蹈是人民在劳动生活中自创自演的一种舞蹈,一般是以载歌载舞的形式用来庆祝、祈福以及敬拜神灵等。它形式多样,情感丰富,并且各个民族地区之间的舞蹈动作形体千变万化,我们在进行民间舞蹈的教学时也要注意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民间舞的作用就是表达丰富的情感,因此我们也要注意民间舞蹈表现力的教学。然而,随着开设民间舞蹈的中职院校增多人们反而开始渐渐忽略了中职民间舞蹈教学中的表现力,这也就失去了民间舞蹈的魅力和舞蹈风格特点。
一、舞蹈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性
(一)舞蹈艺术表现力是舞蹈情感的体现
我们都知道民间舞蹈是在人民劳动中总结出来的,是用来表达不同情感的。比如,我们在开心兴奋的时候可以通过民间舞蹈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我们进行宗教活动祖先祭拜的时候也是通过民间舞蹈来表达内心敬畏之心,甚至是婚礼和丧礼都会通过民间舞蹈来体现风土人情。由此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民间舞蹈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性,假如我们不具备舞蹈艺术表现力,那么就无法表现出如此丰富的情感[1]。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婚礼上看到的舞蹈与在丧礼上看到的舞蹈感受相同,那么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困扰和麻烦。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舞蹈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性。
(二)舞蹈艺术表现力是衡量舞蹈演员能力的标志
舞蹈艺术表现力同时还是衡量舞蹈演员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中国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导致我们大部分人的性格都比较内敛,并且非常注重品味和内涵。这种性格特点也让我们在艺术欣赏和创作中变得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比如,我们对国画的欣赏就是透过简单的线条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同样的我们在欣赏民间舞蹈的时候也是如此,因此舞蹈艺术表现力是衡量舞蹈演员的能力的一个标志,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应该是像一个演说家,用肢体动作和面部神态来向观众传达所要表现的思想,要让观众能够透过动作和表现力来看到舞蹈演员所表达的丰富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够与观众之间建立联系,才能与观众之间产生共鸣,陶冶观众的情操,这样的舞蹈表演才是一场艺术的洗礼。因此我们在舞蹈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舞蹈艺术表现力的训练。
二、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教学策略
通过上述文中的叙述我们已经能够详细的了解到民间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人对于精神文明的追求逐渐提高,而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自然也引起人们的关注,各个中职院校也开设民间舞蹈的课程,但是由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导致人们越来越浮躁,导致很多教学中读忽略了表现力的教学。我们一定要通过给各种方式和各种手段来加强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教学。
(一)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想要提高舞蹈艺术表现力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了解民族的文化背景。我们都知道民族舞蹈是在民间劳动中开发的,这是基于实际生活的,如果我们不能了解民族的风俗习惯等文化特色那么就无法掌握了民间舞蹈所表达的情感,连我们自身都无法理解民俗的情感状态,那么自然无法通过我们肢体和内心情感表达出去,于是舞蹈表现力也就出现了问题。因此,我们在民间舞蹈教学中要注意提高学生们对民族文化、风格、特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多媒体来向学生们播放各个民族的民间舞蹈。比如,陕西的安塞腰鼓、山东的鼓子秧歌、海南的招龙舞扥还有各个少数民族舞蹈等等。将每个民族舞蹈播放一小段,然后让学生们几个人一组进行讨论,找出我所播放的舞蹈片段的名称以及他们都是来自哪里,如果有人知道就请回答的同学向我们讲述关于这个民间舞蹈的起源和相关的故事[2]。另外,我还会给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奖励,比如,期末考试加分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于民间舞蹈探索的热情,学生会更愿意去主动寻找关于民间舞蹈的相关知识,可能是为了考试的加分,也可能是为了能够回答出问题时受到其他学生的赞许,但是无论是什么原因最终都会或多或少的使学生积累到民族舞蹈的相关知识,只有充分了解了民间舞蹈的特色以及表达情感的方式等,才能够对民间舞蹈有所理解,才能够更好的在舞台上将其表现出来。
(二)加强学生基本功的训练
除了学生内在的文化积淀,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如果内在的文化积淀相当于电,那么学生的基本功就是灯,当我们只有电而没有灯的时候,无论我们的电力多么充足也无法释放出来;而当我们有灯却没有电的时候同样也不会产生什么反应,只要当我们的文化积淀和舞蹈基本功共同进步和完善的时候才能够发出耀眼的光亮,才能通过强烈的表现力去感染观众。舞蹈的基本功就是我们身体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以及身体的韧性和力量等,这些是我们能够做复杂动作的基础,如果我们的基本功不到位那么我们的舞蹈动作会变得僵硬、呆板、不协调甚至会发生危险,这自然无法提高舞蹈表现力。
因此我在进行舞蹈教学时会注意舞蹈基本功的训练,这是舞蹈教学的基础也是重点,只有舞蹈基本功掌握的非常熟练,才能更好的进行民间舞蹈的表演,同时基本功的扎实与否也会影响到舞蹈动作学习的速度与质量。然而目前学习舞蹈的中职学生中很少有在初中阶段授过专业学习舞蹈的学生,他们的基本功水平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会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基本功训练。比如,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很好但是柔韧度不高,那么如果再让其进行身体素质能力的训练就会显得过于浪费时间,因此我会针对它柔韧度不高来进行训练。另外,对于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我会加强它们基本功训练的强度,在保持优秀的基本功训练上进行不断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民间舞蹈表现力的另一个快捷的办法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心去感受世界中每一个微小的存在,去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心境。同时要学会让学生善于发现和总结。比如,让学生观察表达情感的动作和神态。其实每个感情都有特定的舞蹈肢体语言,比如,表现人难过会哭泣,开心会笑,用步伐轻快来表达愉快的心情,用沉重的脚步来表现落寞和艰辛等。
因此我会在教学中给学生们播放一些优秀的民族舞蹈剧目视频,让学生们注意观察舞蹈剧目中舞蹈演员的神态和动作等都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和情绪,然而与学生讨论这样表达是否准确,还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或动作时,学生们也学会了自己动脑去分析舞蹈剧目、去理解舞蹈剧目,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也就提高了民间舞蹈表现力。
总结
综上所述,民间舞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研究民族风俗习惯以及民族文化的重要参考。舞蹈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习惯于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情感,表达美好的事物,并且不同的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舞蹈形式,他们所特有的节奏和动作以及音乐都在表现着本民族的特色[3]。因此,我们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能忽视舞蹈表现力的教学。一旦忽略了舞蹈表现力,那么就失去了舞蹈的魅力,使整个舞蹈变得流于表面,失去丰富的情感以及内涵。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视内敛以及意境的表达,因此我们一定要在中职民间舞蹈教学中注意表现力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1]李晓君.浅谈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的有机结合[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02)
[2]崔睿.对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思考[J].大舞台. 2011(11)
[3]董晶晶.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提高分析[J].艺术教育2014(06)
原泉,1982.04.22,男,汉族,山东掖县,舞蹈教师,本科,宁波外事学校研究方向:中职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