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聋哑学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2015-02-27秦军
秦军
(1.陕西科技大学职业教育师范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2.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陕西宝鸡721004)
中职聋哑学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秦军1、2
(1.陕西科技大学职业教育师范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2.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陕西宝鸡721004)
近年来,中职聋哑学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成为制约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问卷、个别访谈,了解聋生家庭经济状况及社会交往情况;了解家长教育聋生的态度,了解聋生对现有教材、学校教师教学和教师工作态度、教育方法及学校管理方式的看法,从而找出聋生流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有效的对策,在实施过程中,使聋生流失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中职聋哑学生流失原因对策
一、中职聋哑学生流失的原因
通过对部分中职聋哑学生的调查、访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得出中职聋哑学生流失的原因。
1. 家庭因素的影响
中职聋哑学生的父母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有的家长文化程度较低,思想观念保守,由于认知能力的限制,他们的思想潜移默化的转到了学生身上,随着时间的流失,中职聋哑学生便会心不在焉,感觉到上不上学无所谓,有的时候可能不上学更自由。在调查中发现:中职聋哑学生的父母学历程度不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就低,造成学生的流失相对就高;他们父母的学历程度越高,认知能力就强,教育孩子的水平就高,学生的流失相对就低。因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有的家长无奈的做出选择,学生只能退学。
2. 聋哑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中职聋哑学生由于身体的缺陷,大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心里障碍问题。心里障碍导致他们的性格变得扭曲,思考问题容易进入误区,行动容易走向极端。这是聋哑学生流失的主要内因。
首先是中职聋哑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欠缺引起的;其次是他们过早的承担家庭责任引起的;最后是由于他们思想单纯、是非判断能力差引起的。
3. 就读学校因素的影响
首先,学校管理不规范引起的流失。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一般的特殊教育学校采取封闭式的管理。这种管理对防止学生流失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青春年少的中职聋哑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痛苦的煎熬。他们的内心也向往围墙外面精彩的世界。其次,学校的教学活动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引起的流失。由于聋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学校的教育教学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教材的繁、难、偏,配套实施的落后,教师无奈,学生无趣,消减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失去了学生家长的信任,造成了部分学生成为了流失大军的一部分。
4社 会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地方政府部门对特殊教育尤其是聋哑学生的职业教育态度消极。其次是社会聋哑人的诱骗。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发现,每当节假日,总有社会聋哑人采取诱惑或强行拐骗等手段将中职聋哑学生带走。最后是社会健全人的歧视。由于语言障碍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健全人仍然对聋哑学生存在着一定的歧视,导致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而离开学校。
二、中职聋哑学生流失的对策
1. 切实发挥聋哑学生家庭的“生命教育”作用
家庭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家长用人品、学识、情感及家庭生活习惯给孩子以熏陶,是做人的教育。对于有效防范中职聋哑学生流失问题无法替代。对于学生的家长,我们在日常工作的基础上,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管理教育的交流沟通,尤其要从以下几点做好家庭生命教育:
首先,家长应改变观念,给学生有正确的引导。家长要培养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勇敢的面对挫折的勇气,积极参与竞争;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鼓励孩子接受教育,学习专业技能。
其次,家长应成为学生做人的榜样,用正直的品行感染他们;家长能掌握简单的手语和孩子沟通交流,切实尊重孩子。
最后.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家长不能将孩子交给学校后大撒手。应该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积极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沟通解决。尤其关注假期孩子的表现,做到教育的延续与有效。
2. 强化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主导性的作用
(1)加快聋哑学生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是特殊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置上与时俱进。教学目标要从实践的需要、人文关怀的角度,切合实际制定。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专业素质;对残疾人充满爱心,有奉献精神是从事特使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担任班主任的老师要有能力,责任心强,勇于担当。在此基础上,注重个别化教学,选择恰当的教学语言,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学校管理,提高聋哑学生思想教育水平
校园里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依托,和谐文明的校园时是聋生生活的乐园,成才的摇篮。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设立心理咨询室,解决中职聋哑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问题,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转变政府职能,服务特教发展
我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指出: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
(1)正确认识中职聋哑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和流失的危害性。严格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保障法》、《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政策法规。切实解决特殊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统筹安排特殊教育经费,政策性优先安排残疾人就业。
(2)各级执法部门加大对社会聋哑人犯罪的打击力度。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从严惩处诱骗聋哑学生的社会聋哑人,加大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的力度,切实保证中职聋哑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
(3)解决中职聋哑学生上学的经费问题。党和国家已经实行了中职学生免学费政策。但对于那些家庭贫困的聋哑学生来讲,生活费用仍然没有解决。可以利用福彩公益金或其他途径募集资金予以资助,解觉他们的后顾之忧。
(4)设立聋哑学生订单式职业培训、就业为一体的政府机构。聋哑学生职业院校毕业后经过岗前培训,很快能够较好的就业,达到减轻就业压力,起到稳定聋哑学生群体的作用,其他聋哑学生就能够踏实学习,安心在校完成学业。
解决中职聋哑学生流失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在加强教育、管理、沟通的同时,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保障特殊教育经费,落实中职聋哑学生的奖、助学金等有关政策,落实中职聋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安置工作。这样,中职聋哑学生流失现象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中职特殊教育事业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