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以上海杉达学院为例
2015-02-27蒋华强
蒋华强
(上海杉达学院上海201209)
浅谈当前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以上海杉达学院为例
蒋华强
(上海杉达学院上海201209)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就业方式的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高等院校如何帮助学生从入校起就做好规划,从而在毕业时能比较容易的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里找到满意的工作,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本文以上海杉达学院为例,分析在职业生涯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本门课程的有效开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高等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对策
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受西方国家职业教育运动的影响于20世纪初萌芽,经历了发展、停滞、再发展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原有的国家“包分配”的就业形式逐步由“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向“自主择业”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社会各界逐步开始重视职业生涯教育。2000年10月,北京大学等8所首都高校组织开展的“2000年大学职业规划”活动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正式兴起。
上海杉达学院从1994年第一届专科毕业生就业开始就认识到了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多年来其教育方式基本以就业指导、开招聘会等形式来开展的,没有专门的职业生涯教育部门和专业的任课教师。直到2009年9月,我校商学院以2009级金融专业为试点,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以后逐步扩展到了商学院的其他专业。而全校的职业生涯教育课从2014年3月才开始在2013级的学生中全面展开。
一、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
根据麦克思研究院2014年6月9日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2013届的大学毕业生中,有33%的毕业生认为目前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还有25%的毕业生是迫于社会现实,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更多的学生在就业后半年内就选择换单位……”。这些情况反映出国家和高校虽然逐步认识到了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但就当前教育的实际状况来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还不能很好的满足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
1. 职业生涯教育重视不够
职业生涯教育虽然从20世纪初就已经在国内萌芽,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长一
段时间以来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国内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推动职业生涯教育政策的贯彻和落实,然而各高校真正去实行的并不多。很多高校长期以来缺乏对职业生涯教育这门学科的专业性认识,平时更多的是注重教学和科研,忽视了职业生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迫于就业的压力,很多高校比较重视就业工作,在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过程中都是以提高就业率为根本目的,没有注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没有认识到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前瞻性认识还不够。
随着就业形式的改变,职业生涯教育课虽然被多数高校纳入了教学计划,但是在2007年以前,大多数高校都是以就业指导课的形式开展,并大都采用选修课的形式。我校也直到2014年初才将职业生涯教育课真正列入了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从大一第一学期就开始授课,共16个学时,1个学分。
2. 师资队伍比较薄弱
职业生涯教育课综合性、应用性较强,这需要任课教师具有广阔的知识面,要对该学科有比较强的研究。然后,纵观全国各大高校,专业从事职业生涯教育的老师比较欠缺。很多高校都是由负责就业的老师、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学院学生工作相关领导来兼职从事职业生涯课的教育教学工作。这些老师虽然乐意去从事这一方面的工作,但毕竟不是专业的教师,他们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和社会经验。这一切导致了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效性不高,一部分学生甚至根本不重视职业生涯教育课。
以我校为例,担任职业生涯教育课的老师比较缺乏。目前,作为学科带头人,真正意义上从事职业生涯教育教学研究的老师只有1人,其他基本上都是一线的辅导员,他们来自不同的学科背景,对职业生涯学科的知识背景比较缺乏。部分辅导员老师本身是留校的,虽然学校加强了培训和指导,但是他们自身没有找工作的实际经历,因而,在讲职业规划课的时候往往感到有些“力不从心”。而从社会培训角度来看,虽然从1999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就已经开始实施职业指导师资格的鉴定,但就目前来讲,全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不多,其中获得高级职业指导师资格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我们学校目前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也只有个位数。
3. 教学方式略些单一
目前,虽然很多高校将职业生涯教育课纳入了教学计划,但是平时基本上是以课堂教育的形式开展的,而且很多都是采用上大课的形式,一百多人甚至两百多人在一个教室上课。教学形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互动,也很难满足学生对教育方式多元化的需求。同时,虽然一直强调要加强实践教学,开展专题辅导、职业规划大赛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但实际操作起来这种教学形式开展的还比较有限,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我们学校将职业生涯教育课纳入了教学计划,但目前一学期只上8周课,共计16个学时,1个学分。由于时间有限,授课教师只能以点盖面,很难在课堂上把每个问题都讲的透彻。此外,刚开始的时候,每个教学班由3-4个小班构成,总共有100多位学生在一起上大课,教学效果不是很好。本学期,学校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作了调整,每个教学班人数压缩到60人左右,这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职业生涯教育课涉及面广,综合性高,16个课时的教学时间比较紧迫,教师为了赶进度,在上课的时候只能注重以讲为主,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的时间就更少了。另外,教研室在设计教学大纲的时候虽然设想要加强实践环节,但目前来讲,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一设想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改进职业生涯教育的对策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职业发展的历程,它贯穿个人从毕业后进入职场直到退休离开职场的整个过程。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是一种未雨绸缪之举,是一种远见和智慧,它对社会、高校、学生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笔者以一名职业生涯课一线教师的身份,就如何提高职业生涯教育课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1. 高校应加强对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视
学校领导应加强对职业生涯教育课的重视,应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教育中心,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职责范围;平时要加强对职业生涯教育课老师的培训和管理,把职业生涯教育课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制定一套系统、科学、切合实际的教学大纲。高校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全面发展、职业发展和终身成长的思想高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
多年来,上海杉达学院逐步加强了对职业生涯教育课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就职业生涯教育教学展开了讨论和研究,将该门课程纳入了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处、教务处、学生处、就业办等部门共同研究,选拔了一批辅导员作为本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并要求集体备课,从而保证了该门课的教学质量。学校还专门成立了职业生涯教研室,由经验丰富的高红霞老师担任本门课的教学带头人,并召集了各学院总支书记、就业办相关老师统一编写教材。平时教研室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学院分管校长、教学督导经常关心本门课程的建设,并亲自出席教学研讨会,就本门课程的开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由于各方的重视,我校职业生涯教育正朝着良性的方向健康发展。
2. 高校应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教育理念
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质量如何不是由学校自己定的,而是由用人单位来衡量的。用人单位注重的是学生的理解、推理、解决问题、执行任务等方面的能力。因此,高校应以将学生培养成用人单位所需的人才为其主要目标。高校要改变过去短期化的教育方式,要构建全程渐进的教学体系,实施分层教育。针对大一新生,学校应立足于尽快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加强职业意识教育,促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与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明确学习的目的,增强学习动力,从而在进大学第一天起就开始规划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对大二、大三的学生,学校应加强职业规划意识的引导,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帮助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变化等情况来不断修订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对于大四的学生,学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针对学生找工作方面遇到的困惑来开展就业政策、就业技巧、法律知识、心理测试的培训和必要的职业咨询服务,逐步帮助大家由学校人向职业人转变,进而实现理想的就业。
上海杉达学院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大一时就开设了职业生涯教育课,目的是帮助广大学生认识这门课的意义,从入校第一天起就开始做好个人的职业规划;大二的时候学校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动联系校外相关企业进校园开展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大三、大四通过开展职业咨询服务,给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学校还通过举办校园招聘会、开展面试求职和技能方面的专业讲座,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为毕业生走上社会提供帮助。
3. 高校应注重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职业生涯教育课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是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专业教师十分缺乏,因此,高校应采取多种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在专业教师缺乏的情况下,学校应充分发挥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的积极性,加强对他们的培养,让这一部分教师在不断学习中积累经验,提高水平;此外,学校应该鼓励或选送老师参加全国职业指导师、人力资源师等培训,科学设计相关教师的培训及奖励措施,不断提高教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还可以聘请校外资深专家来学校担任职业指导专家,通过举办讲座、开展职业咨询等形式来让学生了解最新的职场信息。通过校内校外两个举措,不断提升职业生涯教育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最具专业性和实效性的指导。
近年来,我校逐步加强了专业教师的建设工作,由人力资源管理处、学生处、教务处、就业处等部门联合选择了一批辅导员老师和管理干部组成了职业生涯教育师资团队,并邀请著名的北森集团来校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TTT培训”、“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等师资培训,并对培训合格的教师颁发了认证证书。此外,学校还经常邀请校外资深专家来校开展讲座和职业咨询服务,这有效地推动了本校教师和校外专家的沟通和交流,开阔了广大教师的知识面,逐步培养了一批既有理论功底,又有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队伍,从而进一步提升我校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三、结语
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课对于开启学生良好的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各高校应该充分认识这些不足,逐步转变观念,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加强建设。通过这些措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的有效性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课也一定会起到“高校学生职业发展的好参谋”的作用。
[1]曹荣瑞.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
[2]张再生.职业生涯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3]周邦华,张婷.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
[4]蒋珩,曾晓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08(10).